APP下载

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

2017-03-12俞金尧,洪庆明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阳历辛亥革命进程

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

对于全球化的历史,人们多关注人类活动空间范围的扩大和联系纽带的加强,但这种关注欠缺一个重要的维度,即世界各地趋向于使用统一的时间体系的过程。事实上,时间的标准化,既是全球化进程的产物,同时也是推动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类的时间是社会文化时间,时间的社会性必然导致人类在全球交往层面上所使用的时间趋同。

对于中国来说,辛亥革命之后的新政权马上宣布采用阳历,这一行动固然有政治上的意义,但也显示出一种追随世界潮流的姿态。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向世界开放,公元纪年的方式也开始在沿海传播。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的一些重要报纸以中西历并用的方式标记日期,方便读者对照时间。辛亥革命前夕,清政府正式下诏筹办采用阳历事宜。当然,历法改革非一日之功,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不断地推动阳历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甚至将阳历定为“国历”。1930年,政府编印了《什么叫做国历》的宣传大纲,列出了15条“实行国历宣传标语”,想让中国融入世界的急切心情跃然纸上,迎合了时间统一的世界大势。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7期,作者:俞金尧、洪庆明)

猜你喜欢

阳历辛亥革命进程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2020年春节,为何来得“早”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按阳历算的清明节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的阻碍
2012年缘何“春节早”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