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性”需要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依据探析

2017-03-12张丽敏娄淑华徐国辉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存在物物质性精神性

张丽敏,娄淑华,徐国辉

基于“人”这个出发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又以“人”为最终目的,其整体设计和内容必须符合人性,以培养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作为人的行为和社会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动力源泉,是人内在的本质规定性,其满足程度直接关系到人的本质的实现程度。需要作为人们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往往以“缺失感”的形式存在,以愿望、目的的形式外在表现出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要分析人的需要的三个层次,即人的需要的内容是客观的,人的需要的满足要依赖于外部世界;人的需要是人对客观条件的自觉反映,是人的主观意识;人的需要是人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主观反映,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所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要深入探究人的物质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从而将人的需要作为一种内在动机推动机制和活动,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依据的理论根源,这是分析和适当满足人的正当合理需要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人性”需要理论

既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主体是泛概念化的人,要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探究“人性”本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依据的理论渊源,这就需要从“人性”的三种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出发来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人性根源。首先,“人性”的物质性需要。马克思曾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这阐述了人作为一个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的实体,是自然的产物,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和决定,其最直接的反映就是人在物质方面的需要,它是人的社会性需要的生理基础,受人的社会性需要的制约,它主要是满足人的低层次的基本需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本性,是生存和发展的第一条件,也是人进行其他生产和活动的基本动因。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探析其物质性需要,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第一,人来源于自然!人作为与自然有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的个体,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第二,人依赖于自然!人与自然有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是无法割断其与自然的联系的,只能依靠自身的劳动和智慧,从自然界获得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切资源。第三,人包含自然!既然我们已经论述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那么,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自然是人的一部分,在特定情况下人也是包含着自然的。所以说,物质性需要是客观存在的人最基本、最明显的需要,我们要承认、正视人的这种客观存在的需要,要维持人的生命,促进人的个体发展,进而满足人的正当的、合理的物质性需要。其次,“人性”的社会性需要。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概括揭示出了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促使人在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各种各样的具体社会关系,是作为社会存在物的形式存在的,是人社会性的具体体现,所以说,社会性是人类特有的属性。人的这种社会性主要取决于人们所处的经济地位和生产关系,他是人类最本质的属性,是不能脱离群体和社会而存在的,要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实质上就是对人们的各种不同需要进行分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理需要的前提下,满足人的交往、合作、得到别人尊重、得到社会认可,以及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等方面的社会性需要。人的社会性需要一经产生,就需要国家、制度、规范等强制形式和手段的出现,以制约个人。而人的这些社会性需要在得到满足和实现的过程中,是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促进作用的。所以,实现和丰富人的社会性需要,促进人的社会化,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重要功能。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人社会化:第一,人是在社会中产生的。现实的人的物质性需要作为已经社会化了的自然性,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也是社会劳动的结果。第二,人在社会中存在。马克思曾说:“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存在对他来说才是他的人的存在。[3]”这就说明人在根本上是一种社会存在物,人离开了社会,是无法成为“人的存在”的。第三,人在社会中发展。即人只有在社会中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提高,才能在激烈竞争和相互合作中发挥自身的能力和智慧,并进行不断的创造和改进。最后,“人性”的精神性需要。马克思曾说:“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这说明了人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是具有精神性需要的。这就是指人在满足其物质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的前提下,要满足人对于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需要,要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要体现自我价值。而人的精神性需要,不但包括人的感觉,情感,意志等“非理性”的精神因素,还包括“理性”因素,这说明人是能思维的,人类认识活动是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这些理性和非理性的精神因素既形成于实践,又对实践起反作用。探析人的精神性需要,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第一,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是具有内含知、情、意、行在内的特殊的心理结构的特殊存在,并“由此产生了精神生活、精神需要和精神动力,产生了人的活动不同于其他动物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或‘自觉的能动性’。[4]”第二,人是有理想的存在物。人是具有意识和理想的存在,人的活动是创造性的活动,具有区别于动物本能欲望的关于将来的设想,是具有历史规定性的。第三,人是“自由”存在物。自由作为在认识指导下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是人对客观世界必然性的认识。而人的意识的主要功能就是反映事物的规律,并运用其规律,以促进人类改造世界。

二、基于“人性”需要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依据探析

人的物质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是人性组成的不同因素,是在人性这个动力系统中不断变化发展的,三种需要之间的张力关系的变化是我们研究人性、进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理论依据的重中之重。要想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人性”根源,不可避免地要探究人的需要层次中的冲突和缺陷。首先,人的物质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之间的冲突。人的物质性需要作为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件,是人的行为发生的根源性动因,往往起着“原发性”的基础作用。虽然是人的本性,却要通过社会化的方式来满足和实现,而为了满足和实现,必定有人会不择手段、竭尽所能地索取,这将对人的社会生活构成威胁,破坏人的社会性需要所要求的有序化,两者之间必然产生冲突。人的社会性需要作为受各种社会关系制约的人最本质的属性,必然对人的各种物质性需要的满足和实现起着调控作用。当社会性需要所倡导的规则、信仰和价值观适合人的物质性需要时,人的物质性需要会得到良性发展,当社会性需要所倡导的理念不适合人的物质性需要时,社会性需要会摧残的人物质性需要,这也将导致两者之间的冲突。其次,人的物质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之间的冲突。人的物质性需要除了通过人的社会化的方式来表现,从原生的意义上讲还会引发人的精神活动,甚至受人的精神性需要的支配和调控。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物质性需要是精神化了的物质性需要,其物质性需要满足和实现的方式的选择要受到人的思想观念和意志的支配,精神性需要所倡导的知情意和谐、真善美统一是人性追求的至高境界,但却会因人的物质性需要本身的欲望膨胀和急躁冲动走向两个极端,这是导致人的物质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的冲突。同样,人的精神性需要所倡导的自由、平等、人权、正义等观念在与人的物质性需要相适应时,会促进人的物质性需要的良性化态势,当人的精神性需要所倡导的理念与人的物质性需要相违背时,会束缚人的物质性需要的正常发展,甚至会导致人的物质性需要本身的扭曲和堕落,这也将导致两者之间的冲突。最后,人的社会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之间的冲突。人的精神性需要作为人的至高精神追求,会导致人最大限度想追求精神利益的满足,而这种无限的追求本身所具有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会因其方式和手段与社会性需要的秩序化和有序化发生冲突,甚至是违背社会客观规律,导致人的社会性需要的破坏,这将导致人的社会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的冲突。同时,人的社会性需要本身可能存在的非正义的社会规则、秩序和行为也会阻碍人的精神性需要的健康发展的。所以,人的物质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在具体的个体本身和社会规则的制约下很难同时完全实现,必然产生冲突,我们要纠正人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过于重视某一方面的弊端,要将人的物质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相结合,使其彼此依存、彼此制约。

人性作为人的物质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的统一,物质性需要是人的自然本性的本原流露。物质性需要作为人的第一需要,它表明人对物质的需要和追求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和表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要探析其人学依据的理论根源性,就要从教育主体的现实生活实际出发,将关注其物质性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内容。人的社会性需要揭示了人的关系性存在,他产生和形成于人的社会交往中,离开社会交往,人的社会性需要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只有将教育主体置于广泛的社会交往中,才能促进教育主体的能力提升,促进教育个体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最终的教育目的。人的精神性需要作为一种在教育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自觉能动性,要求教育主体有思想性,要能够使人自由地运用规律以实现自身的目标,促进教育主体主体性的发展以实现其自由个性的发展。在整个的社会历史发展进化历程中,人性既是具体的,又是历史的,要受具体的社会制度(上层建筑) 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基础) 的制约。所以,探析基于“人性”需要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依据,就要考察历史和现实,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关注教育主体人性的特点。

人性作为一个复杂、立体和动态的系统,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人学”依据,就要将人性的物质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使其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物质性需要作为基础和前提,它既制约着人的社会活动空间,又要体会对自身的超越,包括精神超越,以实现对人具有终极意义的精神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作为实现、满足物质性需要的重要条件,既体现了人的物质性属性本身就是社会化了的物质需要,又体现了精神性需要的内容和形式正是社会的产物,要经历物质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的过程,所以,人的物质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是存在结构性的统一关系的,“他们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形成一个‘属性集’,构成人性的整体结构。[5]”对三者的深入探析和挖掘,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人学”依据的理论根源。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

[2] 宋德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108.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

[4] 吴亚玲.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及其教育学意义[J].广东社会科学,2009,(06):91.

[5] 李世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11.

猜你喜欢

存在物物质性精神性
上下级工作场所精神性匹配与下级主动行为的关系*
多元视角下的职场精神性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
最有思想的句子
酒店非物质性激励与员工忠诚度的关系
张灿 以“谦逊”的设计,赋予空间感染力和精神性
地理诗学的批评实践:评《海明威的地理:亲密感、物质性与记忆》
利用国际政治资源保护我国物质性海外利益的路径探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自由观
西方精神性研究评述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然观之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