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2017-03-12邓云晓
邓云晓
(重庆交通大学 思政教研部,重庆 400074)
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邓云晓
(重庆交通大学 思政教研部,重庆 40007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根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重要的方法论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爱国主义和理想人格构建等方面。
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同时强调,弘扬中华文化,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政治体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灌输社会主义思想观念,激发大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社会活动。当前,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大学生的信心,保持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使我们民族繁荣昌盛,必须通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又离不开一定的文化氛围,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离开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研究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四个全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一、传统文化是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根据周有光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中心,吸收诸子百家以及印度和其他外来文化形成的综合文化。传统文化以哲学为主导。[1]243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利用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收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仍然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2]8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体系中所包含的思维形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同时又包含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时时刻刻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时期的先进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传统文化随着历史继续发展积累和传递,同时,又潜移默化地以不同方式来继承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和有力工具。
(一)传统文化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内容主要体现如下:一是可以利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大学生的历史担当和社会责任感,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一个社会功能,就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功能,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关键因素是利用教育,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重要手段。二是利用“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培育大学生的理想人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是一种“道德的人本主义”,它把人放在一定的关系中来讲一个人应该如何负起自己的责任,实现人生价值。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要鼓励大学生通过道德修养来培养高尚的情操,成就完美的人格。三是利用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精神,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知”是要和“行”统一的,从“格物致知”到“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认识过程,更是一个实践过程,人应该有理想,最高的理想是“致太平”,使人类社会达到“大同”境界,而达到大同世界的基本要求首先是每个人都应对自己有个做人的要求,做人的道理,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立足传统,鼓励大学生为了实现理想,必须立足本职工作,脚踏实地,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四是利用“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培育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主要内容之一,天地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要努力创造三者之间的和谐,作为宇宙中心的“人”,必须有理想,要知行统一,担负责任,以维护整体的和谐为己任,并把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利益看作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今天利用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教育大学生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要有为国家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的准备。
(二)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依据
在高校的思想教育活动中,既要注重发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论意蕴,同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相结合。
中国传统教育官学和私学相互补充,具有丰富的教育思想,传统教育为我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延续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依据。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古代教育思想总的来说是人文主义教育。教育目的主要是学会按照伦理道德去处理人际关系,为维护社会秩序培养统治人才,即“明人伦”和“三纲领、八条目”[3]79。知识教育是次要的,德育要通过智育来进行,智育主要为德育服务,强调道德教育与历史使命感。其思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综合观,即大教育观,教育的作用包含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另一方面是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二是辩证观,即对立统一观,儒家教育思想把教学看成矛盾的统一体。三是内在观,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今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古代教育思想,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实践精神。
中国古代教育家们积累总结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为今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论参考。其主要教育方法有:一是因材施教法,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这是孔子最早使用的教学方法,并为后世所传承。对今天的启示就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要因时、因地、因条件制宜,根据大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二是示范教学法,这是对教师的要求,即作为教育者,要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就是要求今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大学生,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心服口服。三是情感教育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相长,在教育学生时坚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要热爱关心学生,强调知行合一,长善救失,学以致用、学思结合,学问结合,做到教学过程的辩证统一,强调为学与修身的统一。
二、传统文化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载体
华夏文明绵延五千年,历经挫折而薪火相传,是唯一未曾灭绝的古文明。作为华夏文明核心组成的传统文化,其内涵和形式自有足可观者,自有深入炎黄子孙思维和血脉深处的穿透力、影响力、维系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应该从传统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中寻找更为有效的、较少接受隔膜的优秀文化载体。通过一定载体对人们进行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要求。
(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自信的要求和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如开会、谈话、理论学习、管理工作、文化建设等都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教育者正是借助这些活动形式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并与其进行双边互动活动,从而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产品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中,借此对人们进行教育,以达到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文化具有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形象、生动、直观等特点,而且文化载体在引导人们形成大体一致的价值观这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可比拟的。文化载体形式多样,功能也是多样的。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以及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文化载体都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文化载体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作为重要的途径和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维系炎黄子孙共同情感的精神家园,是拨动华夏儿女心弦的文化基因,是熏陶和教育莘莘学子的宝贵资源。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可以创新和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从而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大学生的文化存在,满足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促进了大学生的主体性的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实现了文化自信的要求和自觉。
(二)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性原则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4]56“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57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原则。而实践是具体的、社会的和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立足于中国当前社会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也要扎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文化不失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本质上讲是改造大学生主观世界的一种实践活动,其根本任务就是对大学生的塑造和改造,它通过增强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改进思想方法、健全思维方式等来影响其行为与行动。有鉴于此,无论采取什么方式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要坚持用先进理论和正确道理进行灌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传授与阐发,使大学生理解、接受并认同道理,即让大学生首先做到知,并在知的基础上转化为相应的实践活动,做到知行统一。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具体体现,因为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因此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出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个实际就是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而不是西方的或其他的文化,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有助于大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可和接受我们当前的国家制度和文化,并进而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为实现中国梦和四个全面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三、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价值体现
价值观是一种评价性的观点,蕴含于一定的文化中,并在文化中处于核心位置,它既涉及现实世界的意义,也指向理想的境界。价值观有两大类:一类是内在的,一类是工具主义的。内在的价值观是指我们不计个人得失而均予遵循的价值观。比如,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就个人得失而言,有时它就是不利的,要求为国家作出牺牲。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为保卫国家献出了生命。工具主义价值观是指那种因为它直接对我们有利,我们才予以遵循的价值观。如实行某种政策有助于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等。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包括了核心价值(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两个方面。其核心价值主要在于它对人终极意义的关心,主线就是伦理道德价值,其工具价值主要在于通过一种人文伦理规范,即强调主体自我修养和道德实践,鼓励人们通过道德修养来培养高尚的情操,成就完善的人格,使人与人、人与社会和国家协调发展。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体现也主要是从这两方面体现出来的。
(一)借鉴传统优秀思维方式,培育大学生唯物辩证的思维观
哲学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思想核心。中国传统哲学凝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其主要表现是它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中国哲学一开始就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和辩证的思维因素。《尚书·洪范》讲五行是构成万物的基本材料,老子“道”论的提出和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等都包含有朴素唯物论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中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也是传统哲学常用的思维模式。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3]39这里体现了朴素的辩证观,中国传统哲学体现的朴素的唯物辩证观对当代大学生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处于形成阶段,他们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对未知领域充满兴趣。由于他们年轻,接触世界比较片面和表象化,分析理解和思考问题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处理问题容易情绪冲动不理智,当理想与现实出现了落差,就会感到困惑、迷茫和无助。象牙塔内的大学生思想单纯,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但是他们对传统和社会现实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部分青年大学生基于对国情的不了解而产生出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的情绪。这种情绪使得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缺乏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往往颇多抱怨。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以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各色各样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思潮纷纷涌入,给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巨大冲击。面对这些涌现的观念和思潮,如果任其发展,任其割断历史和现实、历史和发展的关系,不采取历史的、理性的思考与批判,将使大学生最终迷失自我。因此,引导大学生拓展知识面,形成健全的思维模式,唯物辩证地认识我们的基本国情,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二)吸收传统文化代表儒家思想蕴涵的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和人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价值观多元化,如何在多元的价值观中引导大学生接受认可我们的主导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思维异常活跃的青年学生,他们受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强,思想高度敏感,且未成熟,导致多变性增加。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并将其外化为相应的行为。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首先要让大学生知道社会是什么样子,社会为什么要有规范,社会有哪些规范。大学生只有在清醒地认识社会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认识人生,进而做出有益于社会的行为。教大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正确地认识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
认识社会和国家离不开我们的文化传统、离不开我们的地域特色。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585历史告诉我们,文化是继承和创新的产物,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新的创造性劳动的前提和基础。中国传统价值观是以儒家价值理念为主并包含有多种价值理念的丰厚的价值体系。传统文化包含的积极价值取向有:“公义胜私欲”“夙夜在公”“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群己关系上儒家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这些都凸显了强烈爱国主义情怀和浓郁集体主义倾向。这些思想不仅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也有积极意义。“国家必须具备那种有利于抵制诱惑而作出正确决策的价值观体系,才能实现持续的、迅速的发展。”[6]81我国30多年来经济持续、迅速、健康地发展就在于坚持了正确的价值观。我们的价值观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通过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去找到二者的连接点,将传统文化的积极价值取向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大学生的理性认识,让大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忠诚的爱国者。
(三)吸纳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之一的“刚健有为”和“自强不息”精神,培育大学生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深层的情感,理性的认知,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爱国主义传统的内容主要包括:关心社稷民生、维护民族独立和保卫中华文化。古人很多都是以爱国主义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一个人要爱国和爱民族。儒家思想主张积极入世,要求每一个人要以天下为己任。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为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鄙视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提出“士不可以不弘毅”,要任重而道远,强调要有担当道义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儒家经典《中庸》提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治学之道,主张刻苦学习,努力拼搏的精神,是刚健自强、积极有为思想的体现。当前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改变在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责任意识淡化现象。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只能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实现。
(四)借鉴儒家“内圣”的人格追求,培育大学生的理想人格
人格的完善,是儒家的基本价值追求,儒家注重人格的内圣规定,内圣首先表现为善的德性,善以“仁”道精神为其主要内容。什么是“仁”呢?《中庸》引用孔子的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就是人自身的一种品德。“亲亲为大”就是爱你自己的亲人是最根本的出发点。仁爱的精神是人自身所具有的,而爱自己的亲人是最根本的。但“仁”的精神不能仅止于此,而要做到“推己及人”,就必须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才叫“仁”。要做到“推己及人”并不容易,必须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人的准则,达到“仁”的准则。因此,仁德总是表现为对人的尊重、关心和真诚相待。孔子曾把“恭、宽、信、敏、惠”视为仁的具体内容,这些也展示的是内圣的品格。后来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信,也是人格的内在规定。“仁”德的另一方面是克己,即“克己复礼为仁”,即要克服自己的私欲以便合乎礼仪制度和规范。另一方面,人格的完善,还有“知”的规定,“未知,焉得仁?”“知”是一种理性的品格,按儒家的看法,缺乏理性的品格,主体往往会受制于自发的情感或盲目的意志,从而很难达到健全的境界。只有通过理性升华,才能形成完善的人格。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借鉴传统文化儒家的“内圣”人格追求,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宣传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让优秀传统文化的血液融入大学生的理想人格。教育青年大学生要志存高远,不要总是计较个人物质利益的得失,而是要符合自己的长远理想,要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要追求高尚和积极奋进的精神生活。行为处事要有良知和底线,形成宽容性和稳定性的个体道德人格。并能使自己的道德人格自觉接受德性熏染。
[1]周有光.从世界看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2015.
[2]黑格尔.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张帆.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On the Valu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DENG Yunxiɑo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74,China)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cultural foundation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which provides a rich content and important methodology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The value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constructing the way of thinking,value orientation,patriotism and ideal personality.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Value
G641
A
1009-8666(2017)03-0126-06
10.16069/j.cnki.51-1610/g4.2017.03.023
[责任编辑、校对:李书华]
2016-09-06
重庆交通大学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项目“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djsz201506)
邓云晓(1973—),女,四川蓬安人。重庆交通大学思政部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