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城市的空间分布
2017-03-12何一民,王立华
·补白·
中国古代城市的空间分布
城市分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以及人类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的变迁而发生改变。中国城市发展与王朝更替有着直接关系,因而按照王朝兴衰来分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远古至夏商时期,根据已经发掘的早期古城的分布看,中国城市的分布不仅只集中在黄河流域,而是遍布东西南北各个区域,考古学界多用“满天星斗”来形容中国早期文明的兴起。周朝建立后,受地缘政治影响,周统治者在三河地区建立大量城邑,因此,三河地区的城市较为集中。西周时期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这大体与西周的疆域范围相一致。西周至战国,黄河流域的国家有较大发展,生产力也有很大提高,因而逐渐成为中国文明的中心地区,其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远高于周边地区,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北方地区城市也因获得国家力量的支持而快速发展,这为黄河流域长期成为中国城市分布的重心奠定了基础。从秦朝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的空间分布逐渐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扩展。同时,随着中央集权向周边以游牧为主地区扩张,内蒙古、新疆地区的城市数量增长,城市分布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大。秦朝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随着王权向地方扩张,秦朝城市的地域分布有所扩大,但是仍然集中的黄河流域。两汉时期北方城市的数量变化远远超过南方。汉武帝曾强制人口迁移,将大批人口迁移到今山西、河北一带,北方地区的人口数量远远多于南方,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都在黄河流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争十分频繁,黄淮流域战乱尤多,战争对城市的破坏十分严重,人口大量死亡,经济出现衰退。唐末及五代十国时期,长时间的战乱导致北方地区的经济衰退,北方地区的人口也因战乱流入江南地区。在北宋时期,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重心已经转移到江南地区,这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开发,南方地区的城市也得以迅速发展。可以说,北宋时期,南多北少的城市分布格局已经形成。唐宋时期,中国西部农牧地区的城市数量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与此同时,中国西北部地区的城市分布也出现较大的发展,天山南北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带也初步形成。元代初年,行省制度成立,从而开启了以行省为行政区划单元的区域城市行政等级体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行省制度使得清代城市的分布趋于平衡。清代城市的分布除了均衡化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城市向东南沿海地区集中,这成为清时期城市分布的重要走向,并奠定了近代中国城市分布的基调。
(摘编自《史林》2016年第5期,作者:何一民、王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