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2017-03-12万娇艳翟金环
◎万娇艳 翟金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万娇艳 翟金环
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如课前预习、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它,学生可以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反之,学生如果养成书写潦草,做题马虎等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增加学习的负担,而且有损身体健康。
一、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对将要在课堂内学习的知识预先进行学习的过程。有效的预习,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提高学习的质量。教学中,可以从“师生一起预习,探求预习方法”,逐步过渡到“制定预习提纲,掌握预习方法”,最后达到“学生自己预习,总结预习方法”。让学生自己读书思考、发现问题,并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便于上课时有目的地听、有针对地练,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专心听讲的习惯
专心听讲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这里的“听讲”,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精神要专注,要认真倾听教师的指导和点拨,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弄清来龙去脉;二是要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能对他人的观点、回答做出准确评价和必要的补充。
三、合作学习的习惯
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在数学学习中,可让学生通过预习、实验、操作、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要有价值,不能仅流于形式。对于学生而言,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接受他人的意见。每一次合作学习,学生都要积极参与,逐渐养成习惯。
四、认真审题的习惯
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目标之一。认真审题则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先弄清楚题目所给出的各种信息条件和要求解决的问题,并把题目形象化、具体化。
小学生容易因审题不严而导致错误,特别是中低年级十分常见。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儿童识字量少、理解水平低、思维缺乏深刻性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做题急于求成,不愿审题有更直接的关系。如在低年级计算中,学生加减误算、乘除误算的情况较多;在中年级中,常有学生把很简单的两步计算问题当作一步问题来解答,或者两步只做一步,漏掉一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是因为没有学会审题。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审题习惯与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同样重要。教师要从低年级起,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增强审题意识。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建立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如审题列式计算验算作答等,把审题摆在解决问题过程的首位。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整体把握题意、逐词析义,以求审题准确无误。
(作者单位:辽阳市白塔区东文化小学,辽阳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