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巨变,讲好中国故事
2017-03-12黄平
黄平
世界格局巨变,讲好中国故事
黄平
应对不确定性加剧需探寻新的范式
国际上最近几年发生不少大事,比如去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和现在的英国退欧,在此之前的欧债危机、难民危机等等。这些事情看似出人意料,实则背后隐藏着国际环境变化的大势。总的来说,世界格局重塑已经初见端倪。可以预见,未来30年到21世纪前半叶将尽之际,我们一方面将见证近代以来首次的民族复兴与国家富强,另一方面可能也要在同一时期内见证世界格局三百年来首次不再只是由西方主导。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究竟还会有多少变化、风险、挑战甚至危机出现,坦白地说,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不确定性将成为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势态的一个基本特点。
在此背景下,整个社会科学都面临着范式转换。欧洲启蒙时代至19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的主要目标是寻求确定性,我们试图通过学习和效仿自然科学的范式和方法,探索社会变化的规律。按照这种认识范式,我们认为世界的大转变、大变革,只不过是进入新的确定性的过渡阶段而已。
但在今天,如果世界正在进入一种新格局变化或新秩序建构的过程中,简单套用现有的范式,将秩序更替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笼统归结为“过渡”,既不利于我们了解当下已经发生的事情,也无益于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机遇、新挑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个问题不仅当初几乎没有哪个学者或学派预料到,而且直到现在也还没被完全解释清楚。
正因如此,不仅经济学界,实际上整个社会科学界现在都存在着是否会迎来新的范式转换的问题,因为新的世界格局变化要求我们探寻新的范式,以理解甚至化解诸多不确定性。
国际关系正在重建
那么今天,社会科学,包括国际关系研究,究竟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笔者的初步看法是,我们不仅面临着三百年来西方与非西方力量对比的巨大变化,而且整个世界都进入了一个类似当年涂尔干所说的“失范”:旧的一套规范不灵了,新的规范还在探索和建构之中。即使是所谓“发达社会”,也呈现出一个失序状态:经济失调、政治失序、安全失控、制度失灵。从国际上看,至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所形成的一套基本的安全和发展秩序,正在遭遇这样那样的挑战,更不用说冷战后昙花一现的“一超独霸”格局了。
在如此重大的格局变化之下,国际关系正在重建:首先是主体变了。原来国际关系就是国家间关系,主题就是国家或国家集团,现在则有大量的跨国公司以及大量的非政府组织,甚至还有带着极端主义色彩的各类小群体。它们虽然不是国家意义上的行为体,但却具备议题设置、规则设定等能力,并不断左右着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走向。其次是议题变了。过去,国际关系要处理的主要是主权、领土、和平等传统安全问题,而今天则越来越多地加入了所谓非传统安全议题,例如气候变化、疾病传播、恐怖主义、生态灾难等。
在国际关系重建过程中,同盟关系也在重组。“冷战”时期的东西方阵营,一方已经不复存在,另一方虽一直试图保住自己,但实际上正在被各种类型的“伙伴关系”所代替。这种转变的根源,在于以往那套“非我即敌”的基本规则不灵了,甚至越来越伤人伤己。“冷战”结束以来,世界进入了新一轮全球化,它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世界舞台的各类大小玩家或迟或快,都转向了寻求新的合作伙伴的路径。
这种大转变,比著名经济史家波兰尼当初讲的“大转型”不知还要大多少倍!世界要完成这样的大转变,难免要碰到一个又一个新的曲折,甚至经历一场又一场斗争。目前的“逆全球化”现象,不过是这种曲折的一种表现而已。
“讲好中国故事”具有世界意义
就我们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起,我们在国际上就一直倡导平等互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主张并遵循着合作共赢的发展路径和理念,及至现在,更是明确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这些,今天已不但是中国的主张,而且正在成为新的国际格局的可能规则。我们的思想界、文化界因此背负着重大使命,就是如何把这样的道理讲明讲透讲好。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所谓正当性问题。即便是中国崛起为更大的世界经济体,这个事实也尚不足以解决正当性问题。真要在世界上“讲好中国故事”,还需要做更扎实的思想和理论工作,总结、提炼、概括好中国崛起这个事实背后的经验、实践、道路和理论,把事实背后的“理”想清楚、其中的“道”弄明白。
世界上很多非西方国家在跟随西方多年之后,切身感受到西方那套模式并不真正适用于它们,因此现在很想了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治理经验。从这个角度讲,讲好中国故事,已经具有世界层面的意义,尽管我们并不想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强加给任何人。
这里特别重要的是,我们讲故事的方式一定要根据对象和环境而入境随俗、与时俱进,很多时候需要用静流无声的方式,才能达到融雪于水的效果,而不只是与西方较劲,更不能在有意无意中落入简单意义上的二元对立或非此即彼的陷阱。中国故事真正讲好了,能帮助人们走上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路,这样建设起来的世界格局将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而不是互相猜疑、互相厮杀、互相毁灭。
(摘自2017年5月19日《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