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串”的设计艺术
——以初中历史为例
2017-03-12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周云华
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周云华
“问题串”的设计艺术
——以初中历史为例
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周云华
所谓“问题串”,是指在教学中围绕具体知识目标,针对一个特定的教学情景或主题,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而设计的一连串(一般三个以上)问题。问题串也称问题链,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指向一个目标或围绕一个主题,并成系列;(2)符合知识间内在的逻辑联系;(3)符合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条件。有效的问题串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一、为何要设计“问题串”
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它始于问题———实践及理论的问题”。他甚至认为,“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建构需要精心的问题设计。因此,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实际认知水平巧妙设计问题串,通过连续地释疑解惑,可以充分激活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激发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课堂教学若仅仅展示解决单独孤立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受背景的变化而变化,是断断续续的,不能将高涨的情绪持续化。但若把教学目标设计成一个具有主题线索的活动情景问题串,则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思考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避免了学习的枯燥性。
2.清除学习障碍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上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某些关节点”,也就是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通过设计问题串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清除学生学习障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优化学习结构
历史知识是相互融会贯通的,学完一部分内容后,学生可以在问题串的引导下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进行概括整合。通过问题串总结归纳的方法从实际问题入手,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的有效参与,教师再帮助学生有序梳理、建立联系、训练方法,学生就会形成比较深刻的记忆,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了学习效率。
二、在哪里设计“问题串”
比利时罗日叶认为:“问题是一个障碍、一个有待完成的任务、一些有待联结的信息。”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经验,笔者认为,可以在下列三个点精心设计问题串。
1.激趣点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学习也是如此。因此在设计问题串时,我们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对话,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率。人教版(注:以下同)初中历史九上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串:
一、意大利诗人但丁在《神曲》中是如何处置教皇的?这反映作者对哪一种权力进行了挑战?
二、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美在哪里?这与欧洲中世纪以神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有何区别?
三、以上这些代表作的共同点是什么?都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四、人文主义思潮代表了哪一阶级的利益?最早产生于什么时候?为什么最早产生于意大利?
五、有人认为文艺复兴实际上是复古;有人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文艺复兴是那些对教会不满的先进人物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名,开创新文化、新思想的运动。你同意哪种观点?说出你的理由。
六、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
这一组问题串的设计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初中生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但其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撑),问题设计由浅及深、由易到难、由现象到本质,利于学生在感知具体知识和图片的基础上,由浅及深,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抽象认识,揭示事件的内在本质,同时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史兴趣。
2.突破点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有些重难点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的知识储备少,迁移能力欠缺,没有感性认识,如何突破这些“重难点”是教师在备课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应立足教材,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想学生所想,把问题的难点疑点精细化成“问题串”,利用它搭建“适切”的“脚手架”,引导学生从情境信息出发层层深入,步步逼近,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不知不觉地顺利渡过“难关”,比较好地突破历史教学中的重难点,清除学生学习路上的障碍,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本课的重点是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难点是发生变迁的原因。我们可以在这两个点上组织问题串引领学生进行深探究,以突破此重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一、中餐与西餐有何区别?
二、结合变化的表现,分析近代以来影响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三、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呈现出怎样的特征?(有阶段性、时代性、不平衡性,即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地)这种变化的总趋势如何?(从封闭到开放、逐渐走向世界;从封建传统天下走向近、现代化)
四、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有哪些一般的规律?(1.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2.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化的不断加深。3.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4.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方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5.有利于冲破封建因素的束缚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以问题二的探究为例,我们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辅助性阅读材料(略)。首先要引导学生探究出问题思考的角度,尽量发散学生的思维,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此类问题分析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规律,以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用准确的历史语言对此问题作出比较规范完整的表达,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和严密性。问题三和四难度稍大,课内如果完不成探究任务课后可以继续探究,教师则要充分发挥好“导”究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能摸到不懂的东西,使他们的面前出现疑问。”总之,作为引导探究的问题,最好是多角度的、开放性的,要尽量避免那些“是什么?”的问题,而多一些“为什么?”的问题,要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体验加以伸发,或利用资料加以分析、综合、深加工,从而达到开发和锻炼学生思维的真正目的。
3.拓展点
古人云“善教者,必善问”。《论语》中记载孔子回答弟子曾参的提问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吾道一以贯之。”在历史学习中,同样也需要构建起一个简单明了的知识体系,从而将所学的一个个零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因此,在进行某一专题的学习之前、之中或之后,教师可以对本专题的知识体系进行适当归纳与拓展,从而帮助学生达到“一以贯之”的效果。如在学习八下第五单元外交成就时,教材上只介绍了50年代、70年代和新时期的外交,唯独少了60年代的外交,为此,笔者拓展了60年代的中国外交(“两个拳头打人”的强硬外交),设计了如下一组问题串,引导学生全面把握新中国的外交。
一、我国60年代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二、我国60年代有哪些重大外交活动?
三、我国60年代外交活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四、新中国外交政策在主流史学界被分为哪五个阶段?
五、国外政治家概括的新中国外交的四段经历是哪四段?
六、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帮助学生理清了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条主线——新中国初期的外交、60年代的中国外交、开创外交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通过对此问题串的深入探究,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都得到了很多的提升,真可谓一举多得。
三、“问题串”设计原则有哪些
1.针对性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知识不是简单的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因此问题串的设计只有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能力为基础,贴近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才能有效地促进新知识的同化,提高学习效率。过难的问题会使他们感到难堪而失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过于简单的问题也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而失去探究的热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问题串,这样才有利于引导学生不断去思考,去消化教材,从而提高历史素养。
2.指向性原则
问题串中的每一个问题的目的性都很明确,问什么,要求学生答什么都有明确的指向。语言含糊,词不达意的问题会使学生感到茫然,搞不清题意。因此,对教师的语言表达必须有严格的要求,即问题的目的性一定要很明确。
3.梯度性原则
使用问题串进行教学实质上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任务)进行主动学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问题串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编设成一组组、一个个彼此关联的问题,使前一个问题作为后一个问题的前提,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继续或结论,这样每一个问题都成为学生思维的阶梯,许多问题形成一个具有一定梯度和逻辑结构的问题链,使学生在明确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获得知识、提高思维能力。
4.过渡性原则
问题串的设计要在未知与已知之间架设桥梁,在情境与目标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在问题串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探索,实现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变。
总之,历史课堂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是在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开的,问题是历史教学的中心。可以说,设置具有价值的问题串是一堂课的“灵魂”,有效问题串的设计和运用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实效。通过问题串的设计来重新组织课程,它的效应不单单表现为学习兴趣的增浓,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表现为在学习中对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起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种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得到不断地锤炼与增强,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从“学会”逐步走向“会学”。
(责任编辑:卢海生)
周云华,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历史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邮编2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