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丽丝·门罗 《逃离·播弄》的象征三部曲分析

2017-03-12于建东陈燕如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门罗丹尼黑天鹅

于建东 陈燕如 高 巍

(大连大学 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语言文字研究]

爱丽丝·门罗 《逃离·播弄》的象征三部曲分析

于建东 陈燕如 高 巍

(大连大学 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通过象征主义分析爱丽丝·门罗《逃离·播弄》可解读为三个方面的象征:莎士比亚戏剧为邂逅爱情的象征;黑天鹅为另类爱情的象征;绿裙子为爱情破灭的象征。同时,象征主人公若冰的爱情三部曲:邂逅、另类、悲剧--一个难以逃脱命运播弄的过程。

《播弄》;爱丽丝·门罗;外国文学

引言

爱丽丝·门罗,加拿大女作家,《逃离》是其最为杰出的作品,《播弄》是短篇小说集《逃离》中的一个故事,表面上是一系列偶然事件的组合,实则是通过象征手法,将人物无可逃离、不可抗拒的命运隐藏在一个个看似不经意的意象之中。“象征symbol源于希腊语,意即标记。象征是符号,代表着言语社团内的另一事物。”[1]311象征一词在古希腊有“拼凑、类比”之意,“最初的含义是指两件一起跑出去东西的总和,古希腊语中的含义指,一分为二的瓷器,两个结盟城市的信使各执一块。[2]60美国评论家亚瑟·西蒙斯说,象征是“形式对思想,有形对无形,一切约定俗成的表现”。[3]“象征主义是现代文学作品中极其重要的一种写作手法,目的是以一种间接的方式表达更深层次的意思”。[4]110象征就是以某种性质或观念上的联系为依据,借助有形的媒介,以表现某种抽象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更明确地说,象征即是用一个符号去代表一种意义。

二、莎士比亚戏剧是邂逅爱情的象征

在爱丽丝·门罗《逃离·播弄》短篇小说中,主人公若冰去看莎士比亚戏剧是一个重要的象征。莎士比亚戏剧象征着主人公爱情三部曲的第一部——邂逅爱情。在小说中,乔安妮对主人公若冰严格约束,若冰受到心里压抑,于是便暂时逃离这样的生活环境,去看戏剧。故事中若冰第二天要去看的戏剧是莎士比亚的喜剧《皆大欢喜》,“今晚她感到有点小兴奋,明天是她要上斯特拉福德小镇去的日子”。[5]253《皆大欢喜》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一部喜剧故事,它是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一,“表现了有情人双双喜结良缘。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表现在对人类追求美好事物、爱情的肯定。”[3]这也象征着若冰对爱情的渴望,然而命运捉弄若冰,第二天看戏剧也上映了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这奠定了故事发生转折的基调。而若冰自从欣赏了这部《李尔王》才爱上莎士比亚戏剧和她的恋人丹尼洛,并且以后每年都会去看一次。周围人将若冰一直未能收获爱情归因于她对事情过于执着,“她做人太认真,没准问题正是出在这里。对事情过于执着,就像李尔王一样,也不会充分利用跳舞和打网球这样的机会”。[5]265在欣赏完《安东尼与克莉佩特拉》之后,若冰因回去找丢失的钱包而与丹尼洛邂逅。《李尔王》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则为莎士比亚的第五大悲剧,这两部悲剧象征着若冰与恋人丹尼洛爱情悲剧的预言。”[3]在《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莎士比亚的人生哲学是:“人生是不断战斗,同时承受着命运打击,而爱情并不那么浪漫和张狂,有几分不可捉摸,就像一个谜。爱情,无论得到或失去,都只是命运的一环”。这也恰恰象征了若冰与丹尼洛的爱情正如这部莎士比亚戏剧想要传达的人生哲学一样,看似一见钟情的爱情,无奈命运对他们开了一个玩笑。作者门罗在这里采用了私人和个人的象征,门罗利用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和喜剧与小说中主人公若冰的爱情与命运之间形成象征关系,使读者产生广泛的共有联想,使这个象征作用发挥到极致。若冰观看莎士比亚戏剧,象征主人公邂逅爱情,其存在着不确定性和相对性,观看莎士比亚戏剧有喜剧也有悲剧,这些象征着若冰爱情命运的不确定性,莎士比亚戏剧间接表达其客观对应物若冰的爱情命运,其象征是相对而言的,而不是绝对的。莎士比亚戏剧象征是通过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或形象来间接表达思想与情感。主人公爱情三部曲中,邂逅爱情象征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小说中通过使用莎士比亚戏剧这个私人和个人重要的象征,赋予了作品《播弄》内涵的丰富性和多重性。

三、黑天鹅是另类爱情约定的象征

主人公若冰与她的恋人丹尼洛邂逅以后约定再次相会,然而命运播弄使得他们的爱情约定化为无尽的等待,黑天鹅成为一个重要的象征,象征着主人公爱情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另类爱情约定。在小说中,若冰一共见到了两次黑天鹅。第一次是在欣赏完莎士比亚戏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之后,“终场后她沿着河边散步,注意到水上有一只黑天鹅——她平生第一次见到的黑天鹅——那是只狡猾的闯入者,隔开一段距离滑行在白天鹅群的后面,独自觅食。”[5]255丹尼洛就如这只不期而遇、不请自来的 “闯入者”。象征物“黑天鹅”,悄无声息地闯进了若冰爱情世界,他不是一只“白天鹅”而是一只“黑天鹅”象征着若冰爱情走向另类。这里的象征就是以“黑天鹅”性质或观念上的联系为依据,借助“黑天鹅”有形媒介,表现另类爱情抽象意义的一种文学写作手法。用“黑天鹅”这符号去代表另外一种主人公若冰另类爱情命运。在小说中,主人公若冰发现自己钱包不见了,在回去找的时候遇见了丹尼洛。丹尼洛主动借钱给若冰,还邀请若冰到自己家里。他们相拥相吻并约定第二年同样的时间,在同样的地点见面。第二年,当若冰来到他们约定的地点时,却被“丹尼洛”(实为丹尼洛的同胞兄弟)拒之门外,这让读者立即想到了前文出现的黑天鹅。丹尼洛这只突然闯进若冰生活中的“黑天鹅”。爱丽丝·门罗在这里运用了约定俗成或者是公众的象征,黑色与白色对立的颜色象征,显现出若冰爱情的另类,象征着一群白天鹅中的一只另类黑天鹅,昭示若冰爱情命运中悲剧乌云的逼近。作者在这里安排了主人公若冰与黑天鹅再次会面,“羞辱啊,莫大的羞辱,这是她当时的感受。”。[5]276若冰来到了河边,又看到了那只似曾相识的 “故人”——黑天鹅。“仍然是那只黑天鹅在独自游弋……”,[5]277象征着若冰爱情的另类和悲剧的前奏。丹尼洛正是那只突然闯进若冰平静生活中的黑天鹅,若冰两次见到黑天鹅都与丹尼洛有关,似乎也象征了他们的爱情之旅注定是充满了悲剧另类的色彩。天鹅在英语国家象征着高贵优雅,而黑天鹅在西方则象征是黑夜跟孤寂,没有白色的纯洁跟欢愉,象征不幸跟悲哀,属于另类,也只能作为配角出现在舞台之上,衬托出悲剧寓意。黑天鹅象征意义,第一层是字面象征意义:白天鹅群中的另类黑天鹅;第二层寓意着主人公若冰爱情悲剧和命运播弄,正如象征物——黑天鹅一样可悲。“若冰从未有过恋人,连普通的男朋友都没有。”[5]264门罗在小说中安排主人公若冰刚刚得到爱情女神的垂怜,却又无情地被捉弄,象征物黑天鹅的出现,象征主人公若冰逃不出命运对她爱情的播弄。黑天鹅在小说中,是一个重要的象征符号,代表爱丽丝·门罗言语社团内的另类。

四、绿裙子是爱情破灭的象征

绿裙子是一个重要的象征,绿裙子象征着主人公爱情三部曲中的第三部——爱情破灭。在小说中,一个突出之处是那个绿裙子反复出现。据统计,“绿裙子在文中总共出现了 15次,”[4]110“绿裙子”这个高频出现的词,充分凸显作者在小说中的象征意图。绿色在西方文化中象征希望、美好和欢乐。绿色是大自然的本色,所以也有朝气蓬勃、富有生命力的象征,同时引伸出“不成熟,无经验”这一象征意义。[6]239-240门罗小说中运用绿色裙子,是私人或者个人的象征意图。绿色裙子可以被解读为:第一层意义,象征主人公若冰的希望、美好、朝气蓬勃以及富有生命力青春;第二层意义,象征主人公若冰的“不成熟,无经验”,由于命运的播弄,导致爱情的悲剧。“绿裙子”象征若冰爱情破灭也如古希腊语中一分为二的瓷器,两个结盟城市的信使各执一块,两个结盟城市的信使就是门罗和读者,门罗在小说中手执“绿裙子”,使读者产生主人公若冰爱情破灭象征意象。这种象征的运用历来是文学写作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此处的象征就是形式对思想,象征中有形事物象征对应无形的事物,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表现,“绿裙子”约定俗成地象征“不成熟,无经验”最终导致主人公若冰爱情破灭的悲剧。的确“一些象征是约定俗成的或公众的”,[7]394在小说中若冰因干洗店的人没把绿裙子弄好,无奈之下她买了一条酸橙绿色的裙子,颜色变了。“如果他们不把那条裙子给我准备好,那我一定会死的”,[5]252“如果她在这件事情上没有成功,那必定是因为绿裙子的关系”[5]286。裙子是牵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一根线,稍微一动这根线,就扭转了故事的结局,因干洗店的人把裙子搞砸,象征物的细微情节变动,从而改变了小说中人物的命运。绿裙子约定俗成地象征若冰爱情的悲剧收场,从而牵出小说主题命运播弄主人公若冰。“因此你可以挑选你爱看的戏到这儿来,你仍然得穿同样的衣服,穿你的绿裙子,你的头发也仍然是这个样子”[4]110,这样,绿裙子也就成了“盟约”的一部分,也是“盟约”中一个必要条件。只因洗衣店的人不能及时送还绿裙子,裙子颜色改变象征着他们爱情转向不确定性,最终“转向悲剧”。“绿裙子”的改变象征不确定性,从而产生了主人公若冰命运的播弄,最终导致爱情的悲剧。

五、结语

在爱丽丝·门罗《逃离·播弄》短篇小说中,分别出现了三个主要的象征:莎士比亚戏剧是邂逅爱情的象征;黑天鹅是另类爱情的象征;绿裙子是爱情破灭的象征。由于象征本身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促使象征在爱丽丝·门罗在运用过程中分别以约定俗成的公众象征出现或者以私人的个人象征出现。象征本身的不确定性象征女主人公若冰爱情命运的不确定性。使读者感受到小说情节中的象征意象——女主人公若冰爱情命运的播弄。《播弄》就像一折无声的戏,通过门罗精妙的象征主义手法,每个象征物都被赋予了为主人公被压抑的命运而呐喊的“嘴”。同时,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这三个象征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小说中人物束缚在象征物所指向的命运,无可逃离。

[1]胡壮麟,刘世生.西方文体学辞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11.

[2]户思社.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思与辨[J].外语教学,2007,28 (3):60.

[3]黄晋凯,张秉真,杨恒达.象征主义·意象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4]吴端明.小说《播弄》的叙事艺术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2015,(3):110.

[5]爱丽丝·门罗.逃离[M].李文俊,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6]吴俊.英语颜色词之象征意义在英美文学的应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39-240.

[7]M.H.Abrams.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M].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2012:394.

Symbolic Trilogy in the"Trespasses"of"Escape"by Alice Monro

YU Jian-dong,CHEN Yan-ru&GAO Wei
(College of English,Dalian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622,China)

By analyzing its potential symbols in Alice Monro's"Trespasses",the author finds that three aspects can be interpreted below:Shakespeare drama--a symbol of encountering love;black swan--a symbol of offbeat love; green dress--a symbol of losing love.These are also considered as the symbols of Ruo-Bing's love trilogy:encountering,offbeat and tragedy,which shows that how difficult for Ruo-Bing's to escape the trespass of fate.

trespass;Alice Monro;Foreign Literature

I106.4

A

1671-1084(2017)01-0100-04

DOI 10.16221/j.cnki.issn1671-1084.2017.01.023

2016-08-25

于建东,硕士,大连大学英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陈燕如,硕士,大连大学英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翻译学;高巍,博士,大连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翻译学、文学。

猜你喜欢

门罗丹尼黑天鹅
黑天鹅格里布
除了“黑天鹅”“灰犀牛”别忽视了“大白象”
“灰犀牛”“黑天鹅”
小区里的黑天鹅
丹尼·麦卡斯基尔:从网红到MAGURA形象大使的淬炼之路
彼岸与此岸:门罗《好女人的爱》中的加拿大相对主义伦理观
艾丽丝·门罗小说《忘情》中的图书馆意象
原谅那个保罗
门罗,一个家庭主妇的完美逆袭
门罗作品《逃离》的生态女权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