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数民族民俗典籍的译介策略
——以壮族典籍《布洛陀史诗》为例
2017-03-12袁卓喜莫锦灿
袁卓喜 莫锦灿
(广西大学 外国语学院,南宁 530004)
[语言文字研究]
论少数民族民俗典籍的译介策略
——以壮族典籍《布洛陀史诗》为例
袁卓喜 莫锦灿
(广西大学 外国语学院,南宁 530004)
典籍的译介是少数民族典籍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壮族典籍《布洛陀史诗》的译介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其译介主体、译介方法以及译品效果三个方面的得失,总结并思考少数民族民俗典籍外译的译介模式和策略。
少数民族典籍;《布洛陀史诗》;译介策略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为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典籍是民俗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保存于世的重要形式。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号召以及中华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目标的提出,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典籍的研究与翻译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广西百色学院的韩家权[1]等学者译著的《布洛陀史诗》(壮汉英对照)是对壮族文化典籍英译和研究的重大突破,该译著获得了第十一届民间文学作品类别中的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2]。本文通过研究《布洛陀史诗》译介的意义和策略,分析其译介主体、译介方法以及成品目标,探讨我国少数民族典籍的译介策略。
一、《布洛陀史诗》译介的意义与研究现状
《布洛陀史诗》是用古代壮族文字记载的关于壮族及其先民始祖布洛陀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的创世史诗,在历史、文字学、文学以及社会学等领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2006年,《布洛陀史诗》入选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陆勇[3]、黄中习[4]、陆莲枝[5]、卓振英与李贵苍[6]等学者对壮族典籍的英译从翻译策略、理论、技巧等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探索,深化了壮族文化英译的研究。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贺大卫(David Holm)结合《布洛陀经诗》的内容完成了2003年在美国出版的《杀牛祭祖宗》和2004年在泰国出版的《招魂》这两部作品。[7]海外学者针对布洛陀这一独特的文化象征所进行的研究推动了壮族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提高了壮族、壮语和壮文的国际知名度。
二、《布洛陀史诗》译介的策略
王佐良曾指出,“翻译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头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外一种文化里却要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8]少数民族典籍是地区文化的载体,翻译策略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民俗典籍译介的成功与否。本文从译介主体、译介方法以及成品目标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布洛陀史诗》的译介策略。
(一)译介主体:项目支持与地方译者相结合
首先,《布洛陀史诗》的翻译成果是项目支持与地方译者相结合而取得的。布洛陀的译介主体不仅包括译者,也包括能促进《布洛陀史诗》的翻译与介绍出去的一切个人或者团体。《布洛陀史诗》于2008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支持,译介工作才得以顺利展开,这也是中国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工作首次获得国家课题的立项,它将鼓舞更多研究力量致力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英译,将我国绚烂多彩的多民族文化推向国际大舞台。其次,《布洛陀史诗》的译者为地方译者,与布洛陀文化的起源地同处百色,具有相似的地域文化,这样的文化背景能有效提高译本的接受度。
(二)译介方法:民族志方法与多语呈现相结合
《布洛陀史诗》在翻译过程中使用了民族志与多语相结合的译介方法,如此,既能使读者更好地读懂壮文化,又能促进壮族文化更好地保留与传承。
“现代‘民族志’方法是一种较为微观的社会文化整体描写方法,它的出现及发展也引出了社会人类学家反思民族志更长远的目标:解释及翻译世界的所有文明,使人们了解不熟悉的信仰与风俗成为可能,从而冲淡民族中心主义的限制,进行所有的社会的比较研究”。[9]读者在不了解壮族文化风俗习惯的情况下,通过阅读《布洛陀史诗》也能领略到壮民族的民族特色以及独特的地域风情。《布洛陀史诗》的英译本使用了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译者在对源语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时,深入到当地,听当地老人口述。译者在翻译时不是简单地进行英译,还通过加注的方式对 《布洛陀史诗》中带有壮文化特色的地名、人名、信仰与风俗习惯进行解释,力求在英译本中尽量还原原文中的壮族文化。
例1:稻谷种在鳌山上,And they are planted on the slope of Ngauzcan.
稻谷放在郎汉家,The rice are stored in the house of Langzhanq.
鳌山是壮族文化中的山名,郎汉则为壮族信仰的神明。
为了减少读者的疑惑,译者加注并翻译为“鳌山,壮族神话中的山名,是洪荒时期未被洪水淹没的高山。Bo Ngauzcan,the name of a mountain in the zhuang myths,it is said that it has never been submerged by floods.郎汉,神名,‘郎汉’在状语中原意为领头雁,郎汉是传说中具有神灵品格的首领。Langzhanq,the name of a god.In the Zhuang language,it originally means a leading wild-goose.In the legend,Langzhanq is said to be a chieftain with a deity’s character.”对于壮族特色文化词鳌山和郎汉的英译,译者采取拼音壮文的写法并加以注释,不仅保留了壮族特色文化词的原汁原味,也能使读者读得明白了然。
在《布洛陀史诗》中,除了对壮族文化中的地名和神名作了民族志式的翻译外,译者还对带有壮文化特色的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了注解并翻译。
例2:请那结茅驱邪的神,And the god that ties with a cogon to expel evilspirits.
结茅驱邪,初次读来,读者可能会困惑,结茅到底是什么,又怎么能够驱邪呢?译者在脚注中加注解释道“壮族的民俗,人们行走在路上时,会将路边的茅草打成结,认为此举可以驱鬼邪。The custom of the Zhuang people goes that while people are walking on roads,they would tie the grass beside the roads into a grass-knot,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able to expel the evil spirits.”这样,读者读来即可豁然开朗了。
例3:一个女儿不摇车,Nor is the other to turn a spinning wheel.
纺车是我国古代采用纤维材料如毛、棉、麻、丝等原料,通过人工机械传动来生产线或纱的设备,最初的纺车是手摇式的。这里的摇车不是指摇动车辆,特指摇动生产纱线的纺车,摇车意指工作干活。因此译本加注并且翻译为“摇车,即摇纺车,Turning a wheel means working on the spinning wheel.”这样的加注并经翻译后,能够使读者尤其是外国读者对我国古代,尤其是壮族先民的这一生产形式有较为明了的理解。
另外,《布洛陀史诗》还采用了多语呈现的形式来编排,“第一行:原文古壮字,及其五言诗体,为的就是保留经诗的原味;第二行:现代拼音壮文对译,可满足掌握现代壮文读者的需要并意在推广现代壮文;第三行:国际音标注音,罗马字母化也是国际通行惯例,以满足朗读与认读壮语的需要;第四行:现代汉语七言体直译,为既会汉语又会壮语的读者提供壮汉对照,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诗;汉译的部分是将壮文诗句用现代汉语解释出来;第五行:英语译文,英译时用的是半自由半格律体的形式,比原诗更通俗易懂,以满足更大范围的外语读者的需要。”[10]从壮族文字出发,到现代拼音壮语,国际音标标音,通过汉语为中介语,最后进行英译。在当前缺乏既精通少数民族语言又精通英语的人才的情况下,这不失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对少数民族典籍进行译介的方法。
(三)译品效果:传神达意与通俗易懂相结合
典籍翻译界领军人物汪榕培教授曾说“一首好的译诗首先要表达原作的基本意义,传神是在达意的基础上传神,是锦上添花,不达意则无神可传。”[11]《布洛陀史诗》的译介,以实现“传神达意”为最高目标,与此同时,也力求译文能达到通俗易懂的效果,以便于英语读者阅读和审美。
传神达意,应当是传神地达意,传神包括形似与神似。《布洛陀史诗》的古壮语原文是五言体壮族民歌,大多数句子都有韵脚,汉语译文是七言体,不管是五言体古壮语还是七言体现代汉语,骈句、对仗句比比皆是,朗读起来节奏感强,具有韵律美。在英译时,由于中西语言的差异,难以实现中英译文的完全对应,为此采取了半自由半格律诗的译法来折衷处理。半格律式照应《布洛陀史诗》的史诗特性,也尽量使用尾韵与之呼应,半自由体使用了流畅易懂的当代英语进行翻译,这样便实现了传神达意的效果。
比如,在书中第57页,第三章造万物之第七节造耕牛中,中文都使用了“用……做……”的句式,而在英文中为了达到以形传神的目的,翻译时尽可能地照应原作,多用“make…with…”的句式,力求形式上与原文相似,最大程度地展现原文风采。
例4:用红泥做水牛肉,Make the buffalo’s flesh with red clay
用马蜂窝做牛肚,And make the stomach with hornet’s nest
用长藤做牛肠子,Make the intestines with long canes
用鹅卵石做肝脏,And make the liver with a cobblestone
用苏木水做血液,Make the blood with perilla-soaked water
用龙眼核做眼珠,And make the eye-balls with stones of longan
用人面果做乳房,Make the breasts with blanco fruits
用枧木做牛犄角,And make the horns with hop-hornbeams
用芦苇做牛尾巴,At last make the tail with a reed
《布洛陀史诗》的译文,在做到传神达意、保持布洛陀原汁原味的壮文化特点的同时还要做到通俗易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英译时采取半自由体,使用通俗易懂的当代英语进行翻译,二是史诗中出现的大量的壮文化特有的文化词,英译时采取古壮语专名译名或者直译,并加以注解。
例5:择日女儿下楼梯,So they choose the auspicious day for their daughgter going downstairs
“下楼梯”为壮族中姑娘出嫁的代名词,译者直译后再加以注解:下楼梯,壮族居住于干栏建筑,女孩子出嫁要下楼梯,故“下楼梯”成为女孩子出嫁的代名词。The Zhuang people used to live on the second floor of the Ganlan building. A girl has to “go downstairs”when she gets married.So “going downstairs”is just a word of “marrying of a girl”.这样的翻译,既可以使读者了解到壮族的婚嫁习俗文化,又不会显得晦涩难懂。
例6:娅皇为人间造鸡,Queen Yahvuengz creates chickens for the world
娅皇,译为Queen Yahvuengz,Yahvuengz是古壮语的发音,并在其后注解“娅皇,壮族神话中专管动物的女神 Yahvuengz,the goddess in charge of animals in the Zhuang myths”。
如此,英语读者便可将娅皇与西方神话中的诸神的角色联系起来理解。
在《布洛陀史诗》中,通过传神达意的翻译与注解的辅助,在采用流畅易懂的英语进行翻译的同时,对于特色文化词根据其古壮语名字进行保留翻译,这样使得译作通俗易懂,并最大限度地保存与推广了独特的壮族文化。
三、结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宏篇巨幅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做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布洛陀史诗》的译介,是壮族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也对兄弟民族典籍的译介有所启发。本文介绍了《布洛陀史诗》译介的意义,并从译介主体、译介方法以及翻译成品的效果等三个方面分析其译介策略,总结出《布洛陀史诗》的译著采取了项目支持与地方译者相结合的译介模式,民族志方法与多语呈现相结合的译介方法,明确了传神达意与通俗易懂相结合的成品目标。望本文的工作能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大舞台有所裨益。
[1]韩家权等.布洛陀史诗(壮汉英对照)[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
[2]《民间文化论坛》编辑部.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获奖名单[J].民间文化论坛,2013(6):111-111.
[3]陆勇.论《布洛陀经诗》英译版本与翻译策略[J].广西民族研究,2011(3):111-115.
[4]黄中习,陆勇.壮族复式思维句式英译研究——以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8(4):121-125.
[5]陆莲枝.《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的解读及英译原则[J].百色学院学报,2010(5):23-26.
[6]卓振英.李贵苍.壮族典籍英译的新纪元——试论壮族《麽经布洛陀》英译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8(4):166-168.
[7]邓英凤.翻译与广西壮族文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6):127-128.
[8]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34.
[9]王晓江,跨文化传播研究中新方法的引入——以民族志研究方法为例[J].新闻前哨,2011(3):42-43.
[10]王治国.《布洛陀史诗》对外传播的文化阐释与深度翻译[J]民族翻译,2015(1):19-23.
[11]汪榕培.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19.
On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Classic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A Case Study of Epic of Baeuqlugdoz
YUAN Zhuo-xi,MO Jin-can
(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4,China)
Translation of classic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for such classics to go global.Taking Zhuang's Epic of Baeuqlugdoz as example,this paper explores it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employed by analyzing its translation subjects,translation methods and translation products,aiming at shedding some light 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lassic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classic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Epic of Baeuqlugdoz;translation strategies
H218/59
A
1671-1084(2017)01-0082-04
DOI 10.16221/j.cnki.issn1671-1084.2017.01.019
投稿日期:2016-09-25
2014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YB2014031)
袁卓喜,博士,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外宣翻译;莫锦灿,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