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美育德育课程联合改革思路探索

2017-03-12李晓通孟祥坤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边疆民族道德德育

李晓通孟祥坤

(1.文山学院 体育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2.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 650302)

[高校德育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美育德育课程联合改革思路探索

李晓通1孟祥坤2

(1.文山学院 体育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2.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 650302)

审美和道德是学生素质结构的基础性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审美和道德教育课程可互为依托,进行联合改革,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同时,通过职业道德培养提升其整体道德水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建立相应的评价、协同及保障4制,将学生道德认知提升到审美的高度,通过科学的审美教育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审美教育;道德教育

德育和美育都是学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工匠精神的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前提。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德育和美育依然是一对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存在,尤其是职业道德的培养更具时代价值,前人已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但关于德育和美育课程联合改革思路的探索较少,相关研究亟待深入开展。

就学校定位而言,高职院校多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时代特色,承载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任,边疆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也不例外。譬如,2015年10月云南省教育厅、文化厅和宗教事务委员会联合下发《关于推进云南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民族艺术、服饰、舞蹈、建筑、体育、音乐等具有地域文化及时代特色的内容在课程开设等多个方面提出要求。所以,结合边疆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的边疆建设、劳务输出及传承与创新发展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笔者认为,通过对独具民族特色的德育和美育课程的联合改革思路探索,不断转变观念,积极构建相关创新机制,符合目前边疆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需求。通过审美教育路径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通过道德提升促进审美发展,为边疆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的特色发展服务,也进一步为我国高职院校德育美育联合改革提供参考。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审美与道德健康教育的基本诉求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德育美育应教会他们正确的道德与审美认知,进一步凸显其使命和时代精神。道德与审美教育的客观诉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构筑了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和审美教育的基本评价机制,促进二者的有序化、规范化开展。

(一)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审美教育应肩负一定的道德使命

大学生审美素质是他们在一定的校园和社会审美文化氛围及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个人人格境界和审美体验所肯定的关于美的观念尺度和模式,是大学生对身外世界的内心感触。曾繁仁[1]在其教育部重大课题研究成果中指出,审美教育应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人应该审美的生存,我们应将后代培育成审美的一代新人。大量研究表明,人的审美能力受人的文化心理的影响,具有很强的能动性,能促进学生自身和谐发展、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并能将优秀的民族文化影响和积极的社会价值观整合起来,提升人的道德水平。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崇高的、积极的、健康的并能反向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审美理想。然而,据调查显示,有些边境民族地区的大学生长期遭受一些不良文化影响,审美异化现象比较突出。汤耀华[2]研究认为,大学生在审美方面呈现出观念个性化、行为趋同化、爱好粗俗化现象。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部分学生也有类似的表现,在此情况下,这些学生的道德健康、技能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都很难实现。边疆民族地区具有丰富多样的历史与文化,有的甚至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传承与发展,因此,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也应自觉肩负起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的道德使命,在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传统道德层面传承工匠精神,将道德作为审美教育的一个评价标准,确立他们积极健康的审美观。

(二)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道德健康教育应体现时代的审美要求

众所周知,道德健康是建立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健康,是立足时代精神从健康的视角对道德的一种综合审视,不仅体现在自己的品德和情操方面,也是人的生存与发展应该遵循的自然、社会、家庭及个体规律的总称,符合时代审美要求的道德即可谓之美德。一个道德健康的人一定会具有健康的审美、完整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和积极向上的信仰,需要一定的法律知识、正确的伦理观念和身心健康的基本常识来支撑。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道德健康水平应体现目前我国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边疆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工匠精神,进行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并自觉肩负其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与创造的重要使命,确立符合时代审美特征的文化价值观,树立和他们年龄结构相适应的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远大理想,正确认识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背后的促因,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积极传播促进自身健康成长、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的正能量,立志做健康的、审美的、自信自律的一代新人。在健康审美观的影响下,结合地方法规政策培养国家和民族认同意识,自觉积极地传承与创新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幸福观,不断强化对真、善、美的向往,不断优化自身审美理想和心理状态,塑造越挫越勇、百折不挠的强大内心。

二、高职院校以审美教育为依托的德育激励措施

道德和审美教育的多角度结合是实现德育美育课程联合改革的前提。高职院校的道德和审美教育应重视三个维度,即从技术审美发展道德认知、以责任意识指导道德实践、以创造和谐为目标固化道德习惯,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必要的协同机制,通过不同形式的课程教会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自觉培养健康价值观,弘扬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一)以技术产品为载体的外在形态美发展学生道德认知

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认知直接影响他们的道德水平,也终将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高水平的道德认知也将对他们的审美素养产生积极影响。外在审美主要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心理和职业诉求,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多数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追求的以健身、服装、配饰、发式、用品等技术产品的外在形态美是他们审美心理的最表层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审美健康状况,也直接影响他们道德审美的发展。职业技能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职业技能和创造力的提升需要较高的审美素养,精湛技艺的获得和具有较高的艺术要求的产品创造离不开独到的审美认知,而且要实现内外的结合,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的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审美体系,这种审美体系需要职业精神的坚守,也直接反映了很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审美认知的发展必须立足大学生自身生活实际,唤起他们从审美层面认识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促进自身道德和技艺水平的提升,重视技艺传承的同时也重视传统道德发展。窦炎国[3]研究认为,道德认知应把握“实践—精神”的认知机制,最终实现德行与德心的结合,培养人的德性。道德认知离不开具体的文化审美环境,也应是高水平审美认知的基础,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对理想中的工作性质、类型、内容、方式以及自己愿意投入的精力等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他们对道德观念、地域民族文化和自身技艺的认知,这种认知的本身事实上也是对工匠精神的一种思考,体现了一定的德育内涵。

(二)以责任意识为基础的品质美指导学生道德实践

多数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自幼生活在边疆民族地区,有些学生饱受酗酒、斗殴等不良行为的影响,在学校时有拉帮结派、聚众酗酒、寻衅滋事等现象发生,很少考虑后果,这种道德责任缺失的状况应引起重视。结合学校课程开设的状况,不难发现单纯的思想道德修养理论课程很难奏效,所以相应的实践环节必不可少。具体而言,道德实践的本身也是一种实践形式,是把实践活动的要求上升到道德高度,并和学生的专业特色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实践中高质量、高标准严格按实践要求进行操作。有研究认为,德育归根结底就是道德责任教育,以尊重学生自由为基础,重视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强化主观责任[4]。大学生应成为有道德、有能力、有责任、有较高道德审美素养的优秀劳动者,对大学生道德审美的培养更要体现在心理品质上和道德意志上。范树成[5]研究认为,理想的道德实践应是主体参与式的、具有一定的深度、空间开放、经常性的道德实践,当然,道德实践也应是审美的符合伦理生活的要求。杨国荣[6]认为,伦理生活本质上具有道德实践的品格,二者是联系在一起的。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视角来看,道德实践的本身就是德行和德心在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反映,应体现在促进民族团结、保障国家和文化安全、规范自身言行等多个方面,并以此为前提规导自身学习和未来职业生涯,事实上,这也是在具体职业领域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因此,应教学生懂得,他们合乎伦理道德的、积极的、自主的、审美的、日常言行即是道德实践,应将其作为“匠心”培养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重视,高水平的审美的道德实践应是他们更好地做人、做事的重要保障。

(三)以创造和谐为目标的行为美固化学生道德习惯

大学生阳光般的生活常需要审美的指引,但缺乏道德的点缀一切行为都将黯然失色,他们道德的行为是多种因素的能动体现,应尽早将其培养成道德习惯。道德习惯通常可认为是后天逐渐养成的与道德行为方式有关的习惯,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通过反复练习养成的、相对稳定的、自动化的道德反应倾向和行为方式[7]。在具体职业文化语境中的道德习惯其实也是一种让人敬畏的职业精神。边疆民族地区大多是多民族居住区,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显得尤其重要,道德教育应满足高职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创新教育、个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要求,也应是一种为创造和谐、培养习惯为目标的常态化的大学生活教育。一般情况下,日常行为能取决于人的心理状态,得体的言行常能彰显心境的和顺,通过对日常行为的控制和相关习惯的培养能有效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和道德适应,这一点早已被心理学界所证实。目前,边疆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也是着眼当下、面向未来的教育,既要高瞻远瞩、放长击远,又要明察秋毫,于学生日常行为和习惯的细微处下功夫,更要突出区域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重要使命。以审美理想的塑造为前提,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举止,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恪守良好的道德规范,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对生命、生存、生活等问题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和运用美,创造和谐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塑造大家共同的审美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

三、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审美与道德教育基本保障

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道德与审美教育是人文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需要有一定的人文环境作保障,又要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结合地域文化特色的审美教育及以审美素养为基础追求道德存在可作为大学生道德和审美教育的重要保障。

(一)结合民族传统文化开展必要的审美教育

万志全[8]认为,对大学生审美教育应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学生审美理想世界的构建,用各种艺术形式来熏陶和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理想、用各种社会实践和艺术创造和来锤炼大学生审美理想模式的坚实性、用各种制度规范大学生审美理想的外延。从现代科学对人道德形成的众多促因分析中不难发现,正确的审美对人们健康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心理调节、交往方式、日常行为、工作态度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审美教育还应体现在知识与价值的结合方面,具体而言就是教会学生结合专业特征将工艺审美和具有德育价值的文化审美知识运用到专业学习和作品的创造实践中去。在边疆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的生活和职业教育理念不断走进课堂,大学生的审美素质也应在未来工作需求下与时俱进,力争从学习和工作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因此,应多角度多层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他们的审美理想,结合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审美理想的能动作用,把大学生培养成健康的、具有崇高道德水准的一代审美的新人。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教育也应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体现在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尽可能和德育、智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结合起来,以审美理想教育为契机,结合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和活动课程等形式,使学生受到更多的人文教育,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国家在技术改革领域大力倡导的“工匠精神”,立志做审美的一代新人。

(二)以审美素养为基础教会学生追求道德存在

学生在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学阶段正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固化的重要阶段。因此,必要的人文知识的学习和道德素养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直接决定了他们工作中幸福程度及未来对社会的贡献,相关的人文教育应作为一种常态存在。在教育的过程中,人文和道德教育的缺失无疑会导致很多难以弥补的问题,而科学的人文与道德教育离不开审美的融入,甚至可以认为审美素养的提升应贯彻这一教育的全过程,也应作为其价值评判尺度。审美是多元的,真正能成为个人素养的审美应该是健康的,符合道德标准的。因此,在审美理想教育中应以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审美的存在为目标,将审美教育、道德教育、民族文化教育等科学融入学生的人文教育中,并使之紧密结合相得益彰。这符合边疆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也符合人的成长规律,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也将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职教领域内的深度融入创造更好的条件。事实上,传统的工匠精神也是一种审美与道德的结合,并且将其体现在具体的产品之中。

四、结语

同其他地区一样,边疆民族地区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美育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属于学校人文通识课程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对边疆民族地区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美育和德育课程的联合改革思路的探索是在职业教育理论的基本框架下的一种科学尝试,其意义在于使大学生尽早形成科学的审美方式和道德思维,和民族古老的工匠文化接轨,并且固化和延续下去,尽量避免审美异化和道德缺失现象的出现,进一步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们人文教育中的基础和导向作用。

随着我国教育科学的不断进步,对学生的审美与道德教育将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要求,相关课程的开设也应该灵活多样,其作用机理和表现形式也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很值得探索的问题。立足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相关德育课程开设的实际,认清学生的审美与道德发展困境,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理想为契机,通过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从外在的形态美、内在的心灵美和动态的行为美为依托,着眼未来职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结合多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健康和审美素养的“内化”教育,促进学生进行具有修慧色彩的道德与审美内视,实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1]曾繁仁.审美教育——使人成为“人”的教育[J].贵州社会科学,2008,228(12):80-83.

[2]汤耀华.公众审美调查对当代大学审美教育的促进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4(10):36.

[3]窦炎国.论道德认知 [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41(06):15-20.

[4]赵文静.学校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04.

[5]范树成.学生道德实践的反思与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07(09):51-54.

[6]杨国荣.伦理生活与道德实践[J].学术月刊,2014,46(3):49-56.

[7]何丽君.论领导干部道德习惯的养成[J].理论探索,2012 (01):59-61.

[8]万志全.论大学生的审美理想教育[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6):132-133.

The Research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Aesthetic and Moral Education Course Joint Reformation Innovation Mechanism

LI Xiao-tong
(Sports Institute,Wenshan University,Wenshan Yunnan 663000,China)

Aesthetics and morality are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students'quality structure,and they are inseparable from each other.The course of aesthetic and mor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rely on each other.We should carry out joint reform to enhance the students'aesthetic quality,and enhance their overall moral level through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ethics.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we should establish the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coordination and protection mechanism,enhance the students'moral cognition to the aesthetic level,promote the moral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through scientific aesthetic education,and further spread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promote the spirit of craftsme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esthetic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

G711

A

1671-1084(2017)01-0047-05

DOI 10.16221/j.cnki.issn1671-1084.2017.01.011

2016-09-05

2015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项目(AC15014)

李晓通,硕士,文山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心理学、体育文化;孟祥坤,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边疆民族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合唱团的重要性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征稿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