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特点

2017-03-12郭剑英

文教资料 2017年11期

郭剑英

(张掖市甘州区大满镇中心学校,甘肃 张掖 734000)

“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特点

郭剑英

(张掖市甘州区大满镇中心学校,甘肃 张掖 734000)

“互联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影响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新的教学特点。作者对“互联网+”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特点进行研究分析,阐述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并结合实践,借力“互联网+”对有效助推小学语文教学的途径与方法进行探索,在“创新”中守常图新。

互联网+ 小学语文 教学特点

一、“互联网+”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多引导和发挥学生主动性,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认知主体地位被忽视,主动性被压抑。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新时期,小学生主动性很强,因为网络的自由性和学生个体独立意识的增强使其能够摆脱家庭、学校及社会的种种规则,得以最大限度地展示主观能动性。在信息网络世界中,可以得到一片属于他们的天空,主动性得到高度展现。而让我们尴尬的是,这种结果在传统语文教学中似乎难以完美实现,“互联网+”时代的语文教学应该把握小学生的这种特点,利用各种新型技术和手段,让他们的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展现,广泛积极地参与语文学习。

二、“互联网+”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应更丰富,以满足小学新教材实践性和开放性的需要。

“互联网+”时代的小学生知识面更广,网络很好地满足了小学生对未知世界强烈的好奇心,而这是最富有社会经验的家长或知识最渊博的老师都难以胜任的,换言之,小学生借助网络迅速捕捉众多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了解自己所处环境外更广阔的天地,知识面得到扩大,更有信心挑战所谓的规则和权威。因此,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时代的学生不再是曾经那个捧着一本小人书就乐得合不拢嘴的你和我,幸运的是新时期小学教材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允许师生适时拓展和延伸,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拓宽视野,可借助网络和各种软件工具对资源进行整合并恰当使用,丰富授课内容。

三、“互联网+”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应多形式,注重鼓励和引导学生发现并实现自身价值。

“网络社会孕育和催生了许多新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重铸了当今社会许多现代意识”。在网络世界里通过与不同人交往,小学生逐渐知道并领悟权利、义务、平等、自由、分享、互助、奉献、开放、包容等,这些内容迅速渗透到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当然包括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所说的:“人与机械不一样,需要休息和变异,需求新鲜活泼的刺激,才获有继续生存活动的生命力。”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拥有生命力,教师需要避免单一刻板的语文教学形式或方法,代之以生动活泼和有趣丰富的课堂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和促进学生参与。在文科语文教学中采用情景小品表演、讨论会、辩论会、演讲比赛、音视赏析等形式,在理科语文教学中综合使用讲述、观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在现实课堂学习中同样体验什么是权利、义务、平等、自由、分享、互助、奉献、开放、包容等,吸引学生手脑心口一起主动参与,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自豪与喜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四、“互联网+”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不应仅满足于课堂学习,应拓展和丰富学习渠道。

小学教材的综合性等特点和网络的便利性使得 “互联网+”时代的小学生学习渠道更广泛。网络的快捷性、开放性和交互性使他们以多种方式迅速获取需要的信息和知识,教师应善加利用网络这一资源,拓展课堂时间和空间,将封闭的语文课堂教学变为开放的。一是教师可利用网络构建语文教学BBS论坛社区、QQ群、微博圈等,通过彼此间的交流互动,融洽师生间的感情,提升教师个人魅力,易于学生认可和接受老师,从而有助于提升语文教学效率。二是可利用一些网站提供的资源构建语文教学平台,如中国教育出版网(http://www.zzstep.com)的学科工作室、中国微课网(http://www.cnweike.cn/)的未名课堂智能语文教学平台、中国微课慕课网&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联盟(http://www.iweike.org.cn)的联盟学校和翻转课堂,甚至组建个人的语文教学网站,虽然这些方式还不为人熟知或者存在一些不足,但拥有显而易见的优势,并且在逐渐推广和完善之中。由于我们在后文微课程的应用中还会提及,这里暂不赘述。

五、“互联网+”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互联网+”时代小学教材的生活化、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及小学语文教学授课内容的丰富化、授课方式的多形式和学习环境的多样化等,都是为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必须承认传统课堂语文教学具有的优势,但由于受时空的限制,使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为了照顾整体和全面,教师不得不讲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不需要讲解的东西,而这实际上是在浪费时间,消耗精力,不但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学习兴趣,而且会妨碍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窒息学生的聪明才智,造成不良结果。“电子教育媒体的硬件、软件开发及使用方法,都在朝进一步深化与增强个别化教育效果的方向发展……这样,学校教育才有可能避免扼制学生个性发展的危险,使学校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温床,让人类社会变得更丰富多彩”。

“互联网+”时代的小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受教者,而是教育的参与者甚至某种程度上掌握了教育的主动权。无疑,在网络诞生并广泛融于人们生活之前,年龄长者和社会经验丰富者可以理直气壮地为人师,可是在信息网络时代,年龄与社会经验都显得不再那么重要,因为“网络为所有的人提供了平等的机会,谁先上网谁就‘问道于先’,谁就可以获得教育的主动权”。尽管为人师者可以以古人所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聊以自慰,但绝不应止步于此,而应更新观念并熟练掌握网络技术,会使用网络语言,迅速适应角色,能够使用各种现代网络的交流手段,扩大受众面,全方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语文教学水平。在此过程中,微课程这一新型现代化语文教学新形式因其独特的优势应该为我们所接受、学习并利用。

六、“互联网+”时代的互动学习模式是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核心思想

在教学中,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再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程度的甚至相当的信息素养。其次,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教师从旁予以帮助、指导。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这样互动式的教学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强化教与学的效果。

七、“互联网+”时代的语文网络信息化教学方式

由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程整合教学是利用现代技术学习课程,因此在要求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同时,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实践证明,在语文课堂中引入网络环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超时空、多方位地感受世界,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中,他们不仅能学到丰富的课外知识,更能感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无限乐趣。

八、“互联网+”时代构建整合有效评价机制

评价是改革的导向,课程整合必须有评价的良性制约,只有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科学评价体系,才能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整合教学,坚持整体性。要科学评价网络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及应用效果,运用整体观念对教学媒体设计进行分析整理,要看是否增强课堂教学整体效果,网络的运用是否面向全体,应用效果是否落实在帮助“全体学生”实现教学目标上。

[1]王艳丽.网络语言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课外语文,2014(06).

[2]李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的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1).

[3]刘灿群,雷婷.网络语言对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