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土建类专业转型建设路径探析
2017-03-12杨子江姚大飞
杨子江, 姚大飞, 郭 波
(湖北工程学院 新技术学院城市建设系,湖北 孝感 432000)
独立学院土建类专业转型建设路径探析
杨子江, 姚大飞, 郭 波
(湖北工程学院 新技术学院城市建设系,湖北 孝感 432000)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独立学院转型发展是其面临的重大课题。本研究以独立学院土建类专业为例,对在转型发展中土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治理结构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析。
独立学院;土建类专业;转型发展;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我国企业比较急需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而独立学院在这方面发展比较薄弱,导致培养的人才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学生就业困难,严重制约了独立学院的发展。目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都是在原来的的师范专科基础上升本而来的,独立学院是其附属学院,专业设置、产教融合、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等都存在着不够完善的地方。本文结合独立学院的特点,分析了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以土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治理结构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析。
一、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15年 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三部委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指明了目标要求、路径举措和保障机制。至此,普通高校转型发展从战略构想落实到具体国家政策层面。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在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将处于转型升级阶段,速度也将加快,对技术型、技能型和工程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大。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当前,中国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正不断扩大,技能劳动者数量只占中国就业人员总量约19%,高技能人才占5%。随着当前中国向价值链上游转移,提供或制造的产品也逐渐向高附加值产品过渡,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还将不断上升。技能劳动者和高级技工的有效需求人数与有效求职人数之比分别在1.5和2.0以上[1]。人社部2016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称,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对中、高级专业技能人员目前市场的需求仍然较大。从一些调查的数据对比来看,目前的供给还不能满足需求。其中,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能人员的有效需求人数与有效求职人数之比分别为2.01、1.91、1.81、1.80[2]。
由此可见,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时期,急需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高校和独立学院培养的重点。引导地方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2. 解决独立学院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需要
目前“就业难”与“用工荒”现象并存,造成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学生的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错位”,解决矛盾关键在于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当前,我国高校培养的学生中2/5的是应用型人才,2/5的是学术型人才,而美国、欧盟高校培养的学生中4/5的是应用型人才,1/5的是学术型人才[3]。虽然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需要高素质研究型人才,但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期,分析近3年全国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数据可以发现,社会及企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所需量更大。
2014年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研究生近86%、本科生近68%、专科生近80%。其中高职高专院校近78%最高,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近45%最低,近2年的就业情况也没有明显好转。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高专学生的初次就业情况优于普通本科生,主要由于我国大部分本科院校都是按“学术型、研究型”的目标在培养人才,而当前生产型、服务型,能在第一线工作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4]。因此,加快独立学院的转型发展,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技术人才,是解决之道。
3. 独立学院实现内涵式和特色化发展的要求
当前,独立学院的发展必须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定位,这样才能把握方向,形成培养特色,突出强调人才培养的专门性、针对性、实践性和行业性[5],使人才培养符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是独立学院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地方社会为中心进行合理定位是地方独立学院特色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当前土建类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1.注重理论基础知识教育,缺乏对学生的立体化培养
当前,土建类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主要考虑岗位需要,专业课程设置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要求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对学生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规划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还不能足够注重,同时学生也只重视个人职业生涯中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对职业中长期发展的规划[6]。由此培养的毕业生往往存在职业规划能力弱,基本技能不足,适应性不强,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所谓立体化人才培养是指在专业教育中,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三维一体的互动、互补、互融的教育,在这种人才培养体系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都会得到发展。
2.重视专业知识讲授,忽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非常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工程例题求解方法的讲解及设计方案的分析,对书本中的公式、符号等也往往只做定性的说明解释,对其涉及的规范内容或工程意义讲解不够深入。授课教师认为对专业理论知识讲的很透彻、很详细,也是手把手地在教学生如何进行工程分析、工程计算,但对于初学这门专业课的学生来说,他们觉得理论知识很空洞、很抽象,也很难一次性地理解,在课后做题或实践时也存在障碍。笔者在指导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做毕业设计时就发现,学生在做建筑方案时查资料主要依赖于课本或与课本相关的同类教材,而对于土建行业的相关规范、图集的查阅不熟,对当前一些土建类专业网站的设计资料或工程方案、设计案例也知之甚少,也不知道如何去参考利用资料。此外,现有土建类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都是在学校中进行,授课教师在布置设计任务时,往往是把很多需要学生去查阅资料的内容作为已知条件给出,没有真正与设计工程实际相结合,造成学生面临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最后课程的设计任务完成了,但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没得到真正提高。
3.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学生自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的专业课教学主要还是采用课堂讲授,学生通过课后复习加深和巩固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师生互动,相互探讨的机会不多,基本是以灌输式的教育为主,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也不多。土建类专业的课程对学生的应用技能要求较多,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应能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多种学习手段不断丰富知识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逐渐培养其自学能力,这点显得尤为关键。学生应在课前、课堂及课后主动地看课本、查资料,向书本、向老师学习,通过学习获取专业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掌握专业技能。并根据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主动加强实践训练,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对于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要积极思考,要主动从图书馆、网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及时向老师请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收获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指导和调控作用。
4.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配置不合理
教学资源投入不足一直是独立学院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实验仪器设备购置、实验消耗材料和实验室建设均需要大量投入,投入匮乏使得实践教学环节存在很多问题。实验仪器设备陈旧,导致无法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实验;设备不能及时更换或补充,造成实验设备台套数偏少,甚至不能满足实验教学要求。由于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不足,影响到各类实践环节的质量。
目前独立学院的教师多为年轻教师,他们刚从大学毕业即又进入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存在着工程实践经验不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扩大教师队伍的规模和合理调整教师配置的比例成为解决有关决问题的关键。
三、独立学院土建类专业转型发展路径探析
1.改进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计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行业企业需求及毕业生能力(工作态度、沟通表达、领导能力、自主学习、问题解析、国际视野、实务技能)要求,坚持“应用性、行业性、实践性”原则,构建起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多元学习、生活实践(非专业素质、能力,如工作态度、沟通表达、领导能力、国际视野、问题解析、实务技能,职场伦理、社团活动、创新创意等)、职场体验,突出应用,形成遵循普通本科教育基本要求、应用技术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
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以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专业课程中要广泛使用计算机仿真教学、数字化实训等技术,大力推进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模式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各学科专业要积极走出去,与行业企业广泛接触,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知名企业,了解他们对人才的需求,针对高年级学生,调整培养方向,与企业合作开设相关课程,选派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采取开设定单班、实验班、项目教学班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参与人才培养。
2.建立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探索实施课堂教学、课后实践、科研训练、企业实训四位一体的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课堂教学强调理论和实验并重,注重理论与实验的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素养。授课教师不仅从事理论课程的教学,同时还要参与学生实验辅导。由课程的任课教师和实验中心的专职实验教师共同组成课程组。学生通过实验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课后实践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环节。学生通过课后实践,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能够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和了解最新的科学技术,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提升了能力,也培养了创新意识。
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团队和专业实验室的资源,选拔一些专业能力强、工程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作本科生导师。学生可以进入导师的科研团队,参与科研项目的研发。通过实际的项目研发,提高学生的开发能力,积累项目研发经验,为应用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奠定基础。
加强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与当地政府、企业、研究院(所)建立密切联系,开展多方面的深入合作,构建多渠道的学生实训基地(企业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将学生的培养空间从校内拓展到校外,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强的技术骨干和各种创新人才。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校企(校地)联合培养学生实习实训基地。采取聘请部分企业工程师到学校作兼职教师、企业在学院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教师与企业联合研发、学生到企业毕业实习等多种合作方式,加强校企(校地)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带薪实习,通过实际工程实践,掌握企业需要的最新技术,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多元参与的学校治理结构
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学校章程的重要内容,探索建立由行业企业参与的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明确权利、责任和义务,鼓励各二级学院大胆改革、创新实践、特色发展。同时,成立校企合作中心,专门负责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规章制度建设与实践合作管理。
积极探索由用人单位、专业建设负责人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共建机制。设立校理事会,共同研究制定学校的办学方向与发展规划、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共同监督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应用型院校治理能力。
建立由行业企业、骨干教师代表参加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专业建设及管理工作,开展专业设置发展规划、专业建设、专业改革发展战略研究等。分批选拔科研能力强的教师进入企业锻炼, 适应企业管理模式, 使教师明白企业的真正需求,使他们拿出来的研究成果用得上,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4.培育“双师型”师资队伍
“双师型”教师应该具有专业理论教学素养,能胜任教书育人的工作,同时还应有较强的工程应用技能,能够培养学生理论与技术的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培养应用型人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学校可以通过以下四项措施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实施“高层引进”项目,对于独立学院土建类专业来说,专业带头人也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搞好理论教学,培养青年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可以交叉发展,齐头并进,形成“双师型”代表的典范,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二是实施“柔性聘用”项目,可以直接从建筑企事业单位中聘请一些优秀的技术骨干,让他们成为专业课程的兼职教师或专题技术讲座,主要利用他们的工程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指导学生的教学实践、专业见习实习,以及参与讨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充分了解来自建筑企事业单位人才实际需求。三是实施“双向置换”项目,以校直属的科研实践平台或建筑、设计施工单位为平台,规定专业教师每学期必须到该实体平台单位实践锻炼规定时长,以实践加深理论,以实践推出成果,以实践促进教学;四是实施“教师能力提升”项目,以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为依托,定期举办教师岗前培训、专业讲座、教学心得交流会、青年教师授课比赛、微课比赛、教师技能大赛、到专业较为对口的企业挂职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正确地认识教育这一行业,激发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归属感,打造专业特色鲜明的教师团队。
[1] 中国高技能人才仅占就业人员总量5% 供需错配现象日益凸显[EB/OL].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6_11_04_379426.shtml.
[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6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EB/OL].http://www.scio.gov.cn/xwfbh/gbwxwfbh/xwfbh/rlzyhshbzb/Document/1475325/1475325.htm.
[3] 惠铭生.600 所高校转职教需突破三个瓶颈[N].济南日报,2014-05-12(F02).
[4] 中国广播网.本科生就业拼不过高职生 职业教育发展还需跨域三大障碍[EB/OL].http://finance.cnr.cn/gundong/201407/t20140705_515789881.shtml.
[5] 潘懋元,车如山.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与特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17.
[6] 吴云助.地方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2009,(5):48- 49.
[7] 汪峰.张国栋,等.基于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4):63- 66.
(责任编辑:刘学伟)
ExplorationontheTransformationConstructionPathofCivilEngineeringMajorinLocalIndependentCollege
YANG Zi-jiang, YAO Da-fei, GUO bo
(Urban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of New Technology College,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aogan Hubei 432000)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local independent college and problems of talent training. Taking the civil engineering majors of local independent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explored the issues of talent training plan, three-dimentional talent training system,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chool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ers team with “double qualifications”.
local independent college; civil engineering major;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talent training mode
10.3969/j.issn.1009-2080.2017.06.004
G642.0
B
1009-2080(2017)06-0021-05
2017-09-14
湖北工程学院大学发展与改革研究中心开放项目(HGFGZX2017K10)。
杨子江 (1974-),男, 湖北应城人,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