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背景下教学管理执行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7-03-12胡静雪

文教资料 2017年11期
关键词:执行力教学管理管理人员

胡静雪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新时期背景下教学管理执行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胡静雪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新时期,学校要想创新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最关键的一条途径是培养强有力的教学管理执行力。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主要是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的。除了制定教学大纲、计划,师资队伍、教学工程、教学事物等工作都需要制定标准,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全面的教学管理执行力评价体系,从而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执行力。通过分析新时期教学管理执行力的现状,了解教学管理执行力缺失的原因,从而完善学校教学管理执行力评价体系。

教学管理 评价 执行力

引言

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是新时期创新型国家实施的战略。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学校创办的关键是将重心向教学管理执行力转移,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容。有效建设教学内涵,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努力打造学校优势,引领行业科技的创新,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由于教学管理执行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加强对此的评价,因此,学校应该结合实际利用目标管理考核方法、战略管理方等,制定出一套科学的教学管理执行力考核机制,针对执行力实施不良状况运用其他方式进行规范,才能使得原有的执行力得到调整。

一、概念

(一)教学管理执行力概念

执行力这一词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通常指实施计划、命令、政策等,但是从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来看,执行力指的是学校管理人员将教育管理规范与目标及其方针政策进行有效的落实。简单而言,就是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被学校管理人员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从以往学校的管理情况来看,部分学校的管理方式较为传统,例如,在管理中有章不遵守的现象很常见;管理多,而引导得非常少;整体规划较少,仅仅是为了应付差事,以上问题最终都会导致教育教学管理的执行力不能有效实施。此外,在现代管理学中,一个组织,30%依靠正确的战略,剩余的70%则依靠执行力,由此可见,核心竞争力就是执行力,这对于学校教学管理方法的改进有着重要的意义。新时期下,怎样才能提高教学管理执行力,成了现代众多学校发展与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教学管理执行力构成要素

第一,有效的管理模式,学校将制定科学的管理体制作为基础,才能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保证管理模式的正常运行。从管理学角度来看,注重制度化的管理是高度集权刚性的管理模式,可以使得管理人员实现平等交流,但是这很容易导致管理人员之间职责不清晰;注重民主化的是柔性的管理模式,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这个模式充分发挥注重性,但是管理约束力则会减弱。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中,为了促进执行力的有效实施,可以将刚性与柔性管理相结合,最终实现制定的目标。

第二,科学管理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将教育教学管理执行力作为基础。学校要想有效开展教育工作,必须对师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合力,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项目非常多,而且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所承担的责任较重,为了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应该遵循规范、系统、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包含执行机制与激励机制、反馈机制等。

第三,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是整合教学资源,并且不断优化。新时期,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扮演着“在机制调节中沟通协调的桥梁”的角色。由此可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教学职能部门、师生之间、院系之间的关系,管理人员应该进行相应的调节,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力性,发挥出执行力最大的作用。

第四,优秀的管理文化。学校管理团队承担着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任务,这就要求管理人员拥有共同的目标,建立统一的执行力,其中包含统一的教育教学管理目标、管理理念、工作方式及团队相互协作精神。通常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持有一致的教学目标,并且调动团队所有人的积极性,促进各个部门之间协调好工作,有效执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效率,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充分发挥执行力,从而才能形成良好的执行力文化。

二、新时期背景下一些学校教学管理执行力现状

(一)制度执行不到位

新时期,部分学校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制度,但是执行的时间较短、执行形式化,这成了部分学校普遍存在的一种情况。从实际来看,缺乏全面的教学计划,缺乏严格的执行力,教学方式较为传统,教学内容简单,作业随意,考试监督不严谨。存在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学校教学管理与执行力度较弱,缺乏长期性,在执行过程中欠缺沟通,不能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造成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制度的执行不到位。

(二)缺乏严谨教师上岗引导

部分学校对于教师的招聘要求较低,通常仅仅安排这些应聘者对制定的课程进行考试,并进行课程的面试,合格后,教师就可以得到上岗证件。教师是世界上最光辉的职业,不仅要提升自身的素质,而且要掌握深入的专业知识,也就是说,教师在考取教师资格证后,并不意味着就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学校的教育体系很完善,每一个程序之间都有着联系,因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与较深厚的理论知识,并且应该拥有一年的教学指导。然而,当前一些学校教师教学经营不足,甚至部分学校的教师就是毕业不久的学生,在教授课程时应不断丰富现有的知识,否则所讲解的内容缺乏逻辑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师的自律性应该提升

新时期,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每个合格的教师都需要具有自律性,这样才能为教学工作注入新的能量。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需要拥有一颗真诚的心,而且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严格遵照学校相关规章制度教学做事,用心为学生上好课,不断反省自身的缺陷。但是部分教师工作不认真,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其原因是教师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教学周期比较长,教师的自律性应该提升。

三、新时期背景下一些学校教学管理执行力缺失的原因

(一)教学管理理念与制度缺失

新时期,学校创办的思想决定了学校管理体制的效力与内容,制度的执行与领导管理素质紧密联系,同时体现出自身的管理水平。国内部分学校行政管理机构,各个部分之间的职责不明确。教学管理活动应该跟随时代的发展,按照学校教育发展的规律,但是很难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就使得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受到干扰,教学管理执行工作效率不断下降,导致管理资源严重浪费。

(二)教学管理制度制定的缺失

新时期,教学管理制度的缺失通常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制定制度主体不明确。在制定相关制度时,没有专门的机构,也没有统一的程序,不了解制定的原则,存在随意性。二是制定制度较为滞后。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学校的职能经常发生变化,学校可以根据所发生的问题完善制度。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所制定的制度较为零散,缺乏统一性的指导。三是所制定的内容低俗。从学校现有管理制度来看,各项各款的内容尤为复杂,不具体,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较为困难。制度内容不详细,职能管理部门制度内容不具体,很难发挥教学管理执行力。

(三)教学管理制度执行程度不高

为了解决教学管理执行力的问题,需要严格实施健全的制度。制度本身就缺乏法律的强制性,存在很大的弹性,建立在人为的基础上实行,随时都会发生改变。通常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缺少监督机制,不能保证制度的公平性。学校制定的制度,缺少申诉程序,通常制度的执行过程非常完整,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缺失,否则会使得执行力度减小。

(四)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

新时期,部分高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规模不断扩大,这就使学校的教学水平与质量面临着较大的压力。通常学校的硬件设备、师资力量、教改成果等都需要得到学校资金的支持及维护,这给学校配置资源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不能确保每一个方面都完善,使得教学管理的执行力度受到了制约。

四、新时期下教学管理执行力评价体系构建

(一)转变观念,提高执行能力。

执行力受到学校领导管理、策划、执行等能力方面的影响,学校要想提高教学管理执行力,第一步就是提高学校领导层制定制度的能力。领导层在制定相关制度的过程中有较强的执行性,不仅拥有全面的考核机制,而且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如此才能达到预期执行力的效果。各位领导考核执行力度时应该遵循公平性的原则,做好每一环节的监督工作,奖罚分明。

(二)提升管理执行的水平。

新时期,学校领导应该对教学管理机构进行完善,改善职责不清、人员管理较为混乱的局面。学校应该遵循教学规律,针对管理机构的职能,建立一支高效的管理团队,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并且对机构的职能有清晰的认知,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使管理人员执行力得以提高。对于执行队伍的建设,应该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培训,提高人员的综合能力,从而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三)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一是应该对整体制度进行规划。学校作为行政的一个主体,可以在制度的框架上构建,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都应该努力做到职责分明。工作制度、组织制度、激励制度等是从内容方面划分的,纲领性、执行性、记录性等文件都是从性质结构划分的。无论是哪种形式划分,都应该规范文本格式,规范语言运用,这样学生才会对概念有清晰的认知。二是教学管理制度应该具备灵活性,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加,师生可以一起参与,并且赋予相应的权利。三是制定制度时应该遵循相关的原则,制定的教学管理执行力制度应该符合法律性,应该遵守法律,服从法律制度。学校的教育规律通常与企业不同,学校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更具有学术性。而且应该坚持以学校为主的原则,考虑学校现有的物质条件,重视学校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四是在制定教学管理执行力制度时,明确所应该达到的目的,先对问题进行分析,对资料进行相应的整理,并且设计出合适的方案,然后对方案进行分析,最终以文件方式公开。

(四)规范执行过程。

执行制度通常是由执行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根据计划制定的。除了对执行环节进行了解外,还应该对资源收集工作做好准备。只有将前提工作做好,才能落实所执行的工作。执行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执行动员,前期要对此进行大范围的宣传,获得师生的支持。在执行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方法,将此与国家法律区别对待,不能采用不合法的手段,而且应该遵守法律。

(五)建立激励制度。

新时期,应该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不断激发群体成员的兴趣。只有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才能使学校获得进一步发展,但是这项工作的完善需要师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调动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发挥出教学管理执行力的优势。

结语

新时期,学校教学管理执行力的缺失,通常表现在教学管理的理念、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及其执行程度、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学校在教学管理执行力建设中要不断转变观念、提高认知能力,领导要提高综合素质,在制定相关制度的过程中遵循学校的规律,给予师生应有的权利。做好执行监督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后,在最短时间内反馈、完善,调动所有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应该采取合适的方法,有效提升学校教学管理执行力。

[1]王卉.关于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执行力体系的设计与思考[J].读天下,2016(10):36-39.

[2]龚荣.高校教育管理的评价体系要素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6(22):42-44.

[3]刘凯军.浅谈如何有效提升初中生教学管理的有效性[J].山西青年,2016(11):49-50.

[4]熊沂,刘兆青.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管理改革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4):53-55.

[5]张炎.高职院校教育行政管理中执行力的构建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8):59-60.

猜你喜欢

执行力教学管理管理人员
做到三个“必须坚持” 提高地方人大执行力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执行力是『干』出来的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合理赞扬提高执行力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