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3-12郑益兵

文教资料 2017年11期
关键词:文科应用型体系

郑益兵

(滁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应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郑益兵

(滁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文科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这对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应用型本科高校 文科创新创业 创业热情

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文科,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半壁江山,与理科一样,都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不强;实践环节薄弱;评价方式存在失误。

1.师资力量不强。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传道授业。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与其他类型的高校有所不同,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专任教师数量不足。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的数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为此,学校要大量引进理论基础扎实的创新创业型高素质教师。但是,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待遇不高,想引进足够数量的国内外创新创业人才是非常困难的。其结果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生师比长期高于全国高校平均水平。其次,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如认为创新创业与文科无关,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无关,等等。在这些认识的支配下,文科教师对构建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缺乏热情,工作中一直沿用旧的培养方案,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不能与时俱进,教学案例不能及时更新,严重制约应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再次,教师普遍缺乏创业实践经验。没有实际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课堂上只能 “纸上谈兵”,人才培养质量一定会大打折扣。以上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2.实践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环节,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文科实践环节薄弱。其一,有的学校文科教学只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其二,有的学校虽然注意到了文科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校内文科实践基地建设存在问题。比如文科实践基地建设缺乏政策上的支持,资金支持很不给力。经费捉襟见肘,设备非常有限,加上缺少专业老师的指导,学生参与的热情并不是很高。其三,某些学校没有校外实践基地,实际教学中缺少校外实践环节。某些学校忽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没有密切依托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没有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等资源创建校外实践基地,致使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缺少重要的校外实践环节。事实上,创办校外实践基地,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从事实践活动,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培养创新创业能力。还可以让文科大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可以说,应用型本科高校如果不能积极主动地根据当地经济文化资源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就很难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3.评价方式存在失误。

建立评价体系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不可逾越的环节。评价体系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应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创新创业教育能否可持续性发展。鉴于评价体系对创新创业教育有着明确的导向作用,学校在制定相关评价体系时应该慎之又慎。然而,诸多学校相关领导在制定评价体系时存在失误:其一,单纯模仿某些学术型或综合性高校的评价方法,把考核的重点放在科研上,甚至主张可以用科研的工作量取代部分教学的工作量。这种做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遭到包括文科教师在内的绝大多数教师的非议。其二,对教师的考核评价采用同一把尺子,即文科评价体系与理科评价体系相同。文科与理科有诸多区别,这是显而易见的,文科评价体系与理科评价体系绝对不能相同。但是部分学校领导对此视而不见,不愿再制定一套文科评价体系,仿佛真正做到了“一碗水端平”。这种评价方式导致部分文科院部处于学校发展“边缘”状态。其三,学校虽然大力宣传创新创业教育,但在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上却把学生考研、考编等情况称为“高质量就业”,而对学生自主创业不屑一顾,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二、对策

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文科创新创业教育就不可能得到健康发展。我们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引进和培养并重,建设优秀师资队伍;打造校地共赢发展格局,搭建校外实践平台;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发挥评价导向作用。

1.引进和培养并举,建设优秀教师队伍。

应用型本科高校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需要更多的高素质教师投身创新创业教育。为此,学校要提供优厚的薪资待遇,大量引进理论基础扎实的创新创业型高素质教师。鉴于吸引足够数量优秀创新创业型人才存在实际困难,学校除了应继续积极从国内外引进优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外,还应积极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从根本上提高本校教师的素质。其一,要从思想上强化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事实证明,教育改革与发展都是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的”[1]。教师只有转变教育理念,从思想上认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才能在具体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创新创业。其二,学校可以有计划地对文科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学方法的指导,采取实际措施帮助他们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其三,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到相关单位进行挂职锻炼。教师通过深入一线,除了引进先进技能外,还有利于了解行业信息,从而确保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其四,学校可以积极鼓励教师对文科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研究,作为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此外,学校也可以让企业中通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创业精英等来校兼职,如担任学生创业的导师等,以进一步改善师资结构、扩充师资力量。

2.打造校地共赢发展格局,搭建校外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实践。当前,校内实践平台对于文科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已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校内实践平台的建设应当得到进一步加强。但是,校内实践平台在生产、服务等方面的真实性、复杂性等诸多方面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使学校培养的文科人才与社会所需实现快速对接,就必须为学生搭建丰富的校外实践平台。学生只有通过校外实践平台,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以直接体验的方式解决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其自主性、创新性、耐挫性才会得到明显提高。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立足自己的办学定位,积极打造校地共赢的发展格局,在为地方经济文化服务的同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等资源,积极搭建校外实践平台,如与当地旅游公司、文化传媒公司、出版社、广告公司、影视单位等通力合作,激发文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要切实抓好校外实践教学的监管工作,力避“放散牛”。为此,学校要安排相关教师特别是创业导师亲临现场进行督查指导,督查指导要力争扎实有力、卓有成效,坚决避免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实践教学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3.制定科学评价体系,发挥评价导向作用。

评价体系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对于文科评价体系,学校相关部门要进行调查研究,反复论证,决不能“闭门造车”。首先,评价体系要与学校政策导向相一致。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主旋律是创新创业教育,领导者在制定文科教师评价体系时自然应把评价的重点放在教育教学上。“评价内容关系到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的基础”[2]。可以从工作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而不应该把评价重点放在科研上。在考核时,还要注意文科和理科分开,这样评价才会公平可靠。其次,在对文科学生的评价上,应制定出相应的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对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又要重视包括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等方面的评价。不论是针对教师的科学评价体系,还是针对学生的科学评价体系,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方面均具有鲜明的导向功能,对于教师来说,可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从而更好地投身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创业热情,从而自觉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的洪流中。

[1]陈新亮.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283.

[2]潘永庆.多元评价:创新教育的有效机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09.

滁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6jy043。

猜你喜欢

文科应用型体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豆文科作品
孙文科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