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贫困生“五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析
2017-03-12刘玉方
刘玉方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组织人事处,湖南 长沙 410151)
高职贫困生“五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析
刘玉方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组织人事处,湖南 长沙 410151)
当前,贫困生培养问题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经济困难给高职贫困生带来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已影响其成长成才。本文从分析高职贫困生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其成因和重要意义入手,提出加强高职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高职贫困生 五位一体 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贫困生已成为高职院校中的一个重要群体。调查发现,全国高职贫困生的数量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0%。经济困难致使他们在校学习期间在思想、学习、心理等诸方面存在压力,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一些问题。针对高职贫困生存在的问题,笔者试图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出发,从思想、心理、学习、生活和就业五个方面(即“五位”)探索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以便将其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即“一体”)。
一、高职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现状分析
当前,多数高职贫困生能够正视困难,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各种困难,但部分高职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导致在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偏差,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思想压力大。思想是一切行为的原动力。一个人只有具备勇敢、开阔的思想,才能成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和有作为的人。部分高职贫困生因落后的经济、匮乏的教育资源、留守的成长环境和对教育的不重视等因素,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致使思想包袱过重,出现内心脆弱、基本素养欠缺、学习跟不上、不愿与人交往等思想问题,甚至对自己缺乏信心,在个人理想和信念上模糊不清,这些都加大了高职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2.心理亚健康。人的心理问题往往比生理疾病更难治愈。贫困生由于就读高职院校,可能会感到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发生冲突,看不到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对未来失去信心[1]。因贫困生成长地的教育条件和文化环境相对落后,关注其个性差异、素质教育和特长发展相对较少,面对丰富的校园生活时,相比“消费讲品牌讲档次、能歌善舞样样行、能说会道无所不知”的其他学生而言,部分高职贫困生原有的拼搏精神有所动摇,表面看似坚强,实则内心脆弱,心理承受力弱,甚至造成性格内向孤僻、自信心缺乏或自卑猜疑心重或不愿与人交往等心理障碍。
3.学习不突出。绝大多数高职贫困生来校学习,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希望通过努力学习改变家庭的贫困现状和自己的命运,有着非常强烈的学习动力,相对于多才多艺的其他学生而言,更希望通过优异的学习成绩博取老师和同学的欣赏眼光。高职院校不再是高中的“填鸭式”学习,更强调自主学习。有的贫困生有时为了减轻家庭经济压力,还要拿出一定时间勤工助学或兼职,分散学习精力,难以有充足的时间学好专业知识,以致学习成绩并不突出。
4.生活缺乏保障。经济困难是高职贫困生的最大压力,也是其他压力产生的重要原因。他们知道父母为了让自己顺利就学,省吃俭用,甚至债台高筑。然而,随着社会市场的变化,高职院校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不断上涨,电脑、手机已成为学习、生活的必备用品,学校、班级组织的外出群体活动越来越多,对于入不敷出的贫困家庭而言,贫困生显得囊中羞涩,整日思考着各种费用的来源,甚至在一日三餐和生活用品上省吃俭用,使其学习生活缺乏保障,学习思想不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
5.未来较迷茫。某些贫困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缺少综合素质的培养,进入大学后怕与人交往,怕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人际交往能力、综合素质等无法有效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顺利就业。特别是当前,在某些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消费的倾向下,高职院校毕业生供需矛盾更突出,就业形势严峻。某些高职贫困生因没有进入理想高校学习,始终难以走出高考失利“挫败感”的阴影,甚至部分贫困生认为自己没有好的家庭背景可以依赖,无力改变现状,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对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职业生涯等未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其专业知识学得不够扎实,综合素质没有得到有效提升,没有为未来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高职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科学。对于高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党和国家还是高校,都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加强高职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职责所在。思想政治教育是引领青年人价值的载体。在2017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高校党委要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同时,高校是各种社会思潮的集聚地,冲击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因此,抓好高职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履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职责与历史使命。
2.加强高职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政策所需。《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正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决胜阶段,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攻坚阶段。高职院校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如何从自身职能职责角度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特有功能和作用,加大对高职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精准培育贫困学生,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是一个事关实现“造血式”扶贫、阻断代际贫困的关键任务,更是落实中央精准扶贫文件精神和《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的具体体现。
三、高职贫困生“五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精准施策
新形势下要增强高职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精准施策,切实推进思想精准引导、心理精准疏导、学习精准辅导、生活精准帮扶、就业精准培训等工作。
1.加强高职贫困生思想精准引导,帮助其精神脱贫。高职院校在帮助贫困生经济脱贫的同时,更应从深层次引导贫困生精神脱贫,从了解每位学生的思想动态入手,编织起纵横交错的思想引导大网。一是抓建档立卡。在新生一入校时,有关部门对全体学生进行排查,通过谈话、交流等形式了解每名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人员状况和思想状况,建档立卡,为有针对性地做好贫困生的各方面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抓价值引领。通过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举办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对贫困生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重要理论和思想,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抓精神激励。建立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引导贫困生自立自强。在充分发挥奖助学金的导向作用时,扩大奖助学金的奖励范围,对在其他方面有突出表现的贫困生进行奖励和表彰,调动其在其他各方面的积极性;注重发挥朋辈榜样的教育作用,通过朋辈榜样奋斗经历和先进事迹等励志教育内容,使贫困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励其抛开思想包袱,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定人生的奋斗目标,合理规划大学生涯,勇敢地渡过困难,实现人生的飞跃。
2.加强高职贫困生心理精准疏导,培养其健全人格。贫困生在承受物质贫困的同时,也承担着心理上的压力,易于形成心理障碍[2]。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建立贫困生精准心理疏导机制,可为其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是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在贫困生刚入校时对其进行心理测试,找好时间节点,定期进行测试,及时更新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信息。二是进行心理健康辅导。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差异情况,通过积极开展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等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着重对其进行健康人格教育、自信心教育、挫折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情绪调节等,提高其心理素质。三是重视心理课程教学。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为学生的必修课,使贫困生通过学习掌握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管用的心理调适方法,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释放心理压力。四是开展危机干预。加强对辅导员、专任教师的心理培训工作,使他们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让他们在工作和授课过程中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疏导,让贫困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逐渐放下心理包袱,进行自我调适。
3.加强高职贫困生学习精准辅导,提高其学习成绩。学习是大学生的天职,学习成绩如何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关乎其能否顺利就业和今后的发展。高职贫困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并不理想,要提高其学习成绩,一是进行专业教育。通过专业介绍,各个贫困学生都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就业前景,以便各个贫困学生能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合理规划大学生活。二是进行学习指导。高中阶段,一般是学校安排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是被动式学习,而进入大学后,更多的是自主学习,学什么、怎么学更多的是由学生自己决定,这需要学校成立专门的团队,结合贫困生的专业、职业生涯规划等对贫困生给予专业化的指导,增强其学习效果。三是进行“结对”辅导。由于高职贫困生进入大学之前的教育条件往往相对较差,致使其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有些课程可能跟不上。高职院校应对贫困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摸排,针对其基础知识薄弱的课程有针对性地安排老师或优秀的学生对其进行辅导,结成对子,帮助其提高学习成绩。
4.加强高职贫困生生活精准帮扶,减轻其经济压力。必要的生活保障是贫困生安心学习、成长成才的前提。作为高职院校,只有了解他们的经济状况,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使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学习和实践锻炼之中。为解决高职贫困生的生活保障,一是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的助学体系。目前,各高职院校基本上已形成“奖、助、勤、贷、补、减、免”多位一体的助学体系,现需要抓好落实,确保资助及时到位。二是加强与社会各界及企业的联系,努力开辟助学渠道,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使他们通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取得酬劳,体现其劳动价值,赢得自尊和自信[3]。三是募集社会助学资金,建立专门的助学基金账户,吸引社会募捐和原有在学校得到过资助贫困毕业生,严格管理,合理分配,定期公布,将募集到的资金用于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同时,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知道回馈学校、社会和国家,待其毕业后积极参加助学基金募捐,帮助今后进入的贫困生。
5.加强高职贫困生就业精准培养,促进其顺利就业。高校毕业生如要顺利就业,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综合素质。为帮助高职院校贫困生顺利实现就业,一是提高其综合素质。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是高职贫困生就业的基础。高职院校应通过勤工助学、担任学生干部、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参加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加强对高职贫困生的锻炼,全面提升其组织协调、与人交际、写作、口才、创新等综合素质与能力,为今后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二是提高其就业能力。高职贫困生要实现充分就业,就业观念很重要,就业技巧是关键。学校通过入校开设就业指导课、举办就业技巧训练课等形式,让高职贫困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正确就业观念,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明确自身的特长和不足,在大学期间有针对性地进行修炼和弥补。三是提高其创业能力。当前,创业是促进就业的一种有效手段。高职院校要认真收集整理大学生创业的有关政策,并制定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向贫困生倾斜,并成立团队,指导贫困生进行创业。
[1][3]姜桂红.谈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10(2):106-108.
[2]邵政.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9):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