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只解情场为卿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2017-03-12贵州大学艺术学院550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6期
关键词:战争片玛丽安麦克斯

刘 燕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550000)

只解情场为卿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刘 燕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550000)

二战的爆发间接推动了战争片在好莱坞的发展,自奥斯卡金像奖设置以来,共有19部战争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由美国著名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的战争片《间谍同盟》同样以“二战”为题材,在展现宏大壮观的战争场景的同时,依然不忘记情怀的表达以及对人性的思考。

战争;爱情;人性

一、惨烈战争中人性的光辉

影片《间谍同盟》是由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他曾是《阿甘正传》的导演,也是奥斯卡最佳导演。影片中看似舒缓的节奏,却危机重重暗流涌动,每个人物就像暗流的支流,最后再汇集到一起集中爆发。影片中男主人公麦克斯与女间谍玛丽安二人假扮成夫妻,来到卡萨布兰卡执行秘密任务。为了不打草惊蛇,二人在众人面前扮演恩爱夫妻甜蜜互动,而每当夜幕降临两人单独相处时,又充满了不动声色的智慧与勇气的较量。随着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卧底行动,他们的感情迅速升温,终于在狂风肆虐的沙漠下车震,从此假戏真做成为彼此人生中最重要的同盟。

当麦克斯带着妻子玛丽安回到相对和平的伦敦时,面对种种潜伏的危机,真正的考验才开始……他们如平常夫妻一般,享受着温暖安宁的的家庭生活,这让本处于职业间谍身份的二人,逐渐回归生活,回归人性,回归真实的自我。可是幸福时光很快就被阴云笼罩,在炮火的猛烈轰炸下二人迎来了女儿的降生,妻子深陷敌方潜伏间谍的嫌疑,麦克斯为了保全妻子的性命,他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敌后,动用一切资源寻找证据。即便后来他发现妻子的真实身份,在军人的职责和爱人的身份面前,他痛苦着,挣扎着该何去何从,但最终依然选择遵从内心的声音,试图带着爱人乘坐直升飞机逃离他深爱着而又让他失去一切的祖国。然而,导演并没有设计一个完满的大结局,而是让玛丽安最终选择了自杀来保全她心爱的丈夫和家庭,让他免受叛国罪的悲惨结局,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死亡是每个人的终极归宿。当一切美好与绚丽消散,当一切苦痛与挣扎沉淀,这一切都将回归于真实的人性。在二战那样残酷的历史时期,人性的光辉依旧绽放,丝毫不受战争、政治、正邪的桎梏,充满了梦幻与激情。在影片中导演通过丝丝相扣的紧张情节以及个体命运的展现,从而镜像化宏观的历史,折射出哪怕是背负着国家特殊使命的间谍也选择爱与自由的人性真实。

二、理性战争中人性的力量

二战爆发间接推动了美国间谍片的发展,从卡梅隆的《真实的谎言》开始,间谍被打造成为超人英雄的形象。如《007》系列,男主角詹姆斯邦德冷酷多情,机智勇敢,总能转危为安,同时与爱情不期而遇,成为风靡全球的间谍英雄,该系列电影50多年来长盛不衰,再如《谍影重重》系列,每一部都有鲜明的反派角色,女性角色的设置往往都是作为男主角的伴侣,承担着编织影片感情戏的功能,衬托着硬汉英雄柔情的一面,从而增添温情元素。而《间谍同盟》则是对此类型片完成了超越,打破了固有模式,通过玛丽安的人物性格及其选择彰显女性主义的形象。

此外,影片将价值观选择的矛盾与冲突设置于残酷的战争背景下,激发了人性中最为刚强的一面。在我们的价值观中,舍小家为大家,大义灭亲的精神向来被奉为圭臬,但当爱情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影片传递出的是爱情至上人性永恒的理念。这样的表达很大胆,表面上看是男女主人公的过于自私,但从人性角度来考虑,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伟大的抉择?

战争带给人类什么?无论是被玛丽安所救却在空战中毁容的战士,还是眼睁睁看着妻子自杀却无能为力的男主角,他们的身上或心里都带着战争带来的伤痛。有谁知道“玛丽安”那玲珑八面的背后,有多少心酸与无奈?为了保全丈夫和女儿她不惜牺牲了自己。只有自己的丈夫和女儿记得最真实的自己,个人在历史面前,终究渺小。死亡终于成全了他们,死亡消弭了一切政治立场,一切国籍民族,一切身份,他们回归成一对相爱的普通男女,在另一个世界,永远不必分离。他们是战争的牺牲品。国家间的战争,政治斗争,这涉及民族和国家利益,但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时,人会如何抉择?战争碾压和异化人性,战争让简单的相爱变得矛盾重重,这是战争的残酷所在。正如二战后期西方知识分子对于现代、后现代主义的思考,对于生命的消逝,生活的灾难的觉醒。他们开始怀疑理性,怀疑用理性工具进行战争的正义性。导演通过这部影片努力呼唤着,呼唤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同盟与文化的觉醒。

三、结语

影片中男主人公麦克斯面对国家使命与个人爱情的两难选择时,他毅然决然的选择忠于爱情,这种选择彰显人性的力量。影片开头始于男主角独自降落在茫茫荒漠,终结于男主角与女儿漫步在一直幻想期待的千里牧场中。险恶变得生机盎然,飘零的心看似终于自由舒展。但他终究是孤独的,是徘徊的,是游离的。这不是他理想中美好的牧歌式晚景,而是在这样的牧场中挣扎着。不得不让人想起《泰坦尼克号》的露丝:“我爱了一辈子,却连他的照片都没有。”

麦克斯是幸运的,因为妻子的照片还都留着;麦克斯又是不幸的,因为妻子在照片里永久定格。“活在心里”是多么讽刺的一句话,她的容颜明明清晰,却逐渐模糊;你伸出手来,却无法碰触。

还记得一开始,麦克斯的法语发音不正,连自己的故乡魁北克都说不清,玛丽安就给他起了“魁北瓜”的外号。玛丽安自尽前的千般情愫,只变成一句“魁北瓜,我爱你”。

也许我不该爱上你,但你是我一生的奇迹。

“魁北瓜”想你了。

[1]唐君,张磊.血战钢锯岭:战争片对信仰与人性的美式呈现[J]电影评介,2017(1).

[2]殷艳芳,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兼谈反战反英雄主义叙事与制作技术革新[J]电影评介,2017(5).

[3]杨锐,刘海玲.对特工类型片女性刻板印象的反击——电影间谍中的女性形象解读[J]电影评介,2016(3).

[4]范志忠,顾晓燕.多元文化语境中身份的危机与认同——艾布拉姆斯的电影世界[J]当代电影,2014(2).

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本科高校一流课程建设项目:戏剧电影鉴赏与创作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JJG201703)

刘燕(1992- ),女,汉,安徽芜湖人,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艺术学理论艺术批评方向。

猜你喜欢

战争片玛丽安麦克斯
两盒生日蛋糕
动物狂欢节
《疯狂的麦克斯4》当选 本世纪最佳澳大利亚电影
战争的女性书写
一个神奇的发现
“捆”电视
黑人歌唱家的尊严
考驾照
关于好莱坞战争片的思考
抢遥控器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