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推广之管窥
2017-03-12纪晔晔上海大学音乐学院200444
纪晔晔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 200444)
孔子学院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推广之管窥
纪晔晔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 200444)
汉语言学习的第一品牌“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引发了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潮。而民族音乐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迅速走进各国的孔子学院。本文立足孔子学院发展现状,将其对民族音乐之推广作以解析与例证,寻求新时期孔子学院对于民族音乐推广的有效路径。
孔子学院;民族音乐;推广
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升,世界各国开始注视中国,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2004年起,我国开始探索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其宗旨在于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近年来,孔子学院在海外发展迅速,并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平台,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
民族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作为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推广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走进孔院,对于打造孔子学院的特色品牌、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促进东西方文明对话、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具有深刻意义。
一、普及型与提高型相结合的推广方式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球140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12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孔子课堂。由于各个孔子学院的基础不同,因此在民族音乐推广的方式上,需根据具体条件进行选择。对于本身音乐基础薄弱的地区,通过孔子学院的邀请,定期开展民族音乐讲座和民族作品音乐会等,并接受有学习中国音乐愿望的学员到国内进行交流。这样,既可以提高当地对于中华文化的认知度,又促进了双方的联系,从而推动其他方面的合作。而对于音乐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则开设民族器乐与民族声乐的表演课程,通过技能的提高促成对中国音乐文化的进一步理解。
美国瓦尔普莱索大学孔子学院一直在探索如何以中国民族音乐为载体,将中国文化融入美国的社区与学校中,以及如何帮助已对中国音乐产生兴趣的美国学生和民众更深入地学习中国民族音乐。2008年成立之初,瓦大孔子学院通过举办中国音乐节、组织中美两国音乐家和音乐团体互访巡演、辅导美国学校和社区演奏中国乐曲等方式,向美国人民介绍中国民族音乐与传统文化。他们积极尝试,与民乐团合作,邀请专业演奏人员到西北印第安那州地区教授中国民族乐器、演奏并讲解中国音乐,受到学校和社区的热烈欢迎。他们集合了具有良好音乐素养、能够演奏西方乐器并热爱中国音乐的学生组建孔子学院民乐团,排练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并开设了《中国音乐和乐器介绍》的课程,向学员们系统介绍中国音乐。同时,他们带领孔院的民乐团到当地的中小学进行表演与交流,举办主题音乐会,与美国的中小学生展开互动,引发其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兴趣,增进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近年来,瓦尔普莱索大学孔子学院多次举办中国音乐会,他们的实践证明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民族音乐推广方式的有效性。
二、重视推广音乐与传播文化并重
孔子学院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教学形式与活动,是汉语言学习和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桥梁。通过孔子学院的内外资源,借助民族音乐表演的独特优势,各国的学员可以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同时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出深刻注释。中国最早的音乐理论专著中指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人们对大千世界有所感悟而产生音乐,反过来,音乐又能使人的强烈感受找到宣泄的渠道,从而调整情绪,达到内心世界的平和。儒家思想认为,通过音乐的滋润,能够完成道德的修养,使普通人升华为圣人。,同时,音乐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移风易俗,社会安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了解中国民族音乐,就能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反过来,只有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精神,才有可能真正了解中国音乐。
目前,多家孔子学院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以开设音乐课堂、各类培训班,举办民族音乐会或音乐节等多种途径,推广中国民族音乐的同时,传播中国文化。以美国大湖区孔子学院为例,从2008年开始,大湖区孔子学院音乐文化节连续举办,形成了大湖区孔院办学的亮点。2012年3月13日,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在位于市中心的“热衷米兰”文化中心开办了一场主题为《别样的欢乐和谐——中国古代音乐》的讲座,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及音乐在古代中国的仪式和政治上的基本作用。观众在感受到中国古典音乐的博大精深的过程中,开启了神奇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旅。网络孔子学院的音乐频道,开设了民乐讲堂、民乐文化、乐器百科、中国音乐家、乐评论道等栏目,以多种形式向孔子学院的学员展示中华民族音乐的美好精髓,赢得了当地民众的赞誉。
三、建设高水平的音乐师资与演出队伍
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建设孔子学院的最基本保证。世界各个国家孔子学院的师资主要由国家汉办派出的专任教师和志愿者组成。孔子学院成为辐射本国、本地区或者本学区的音乐师资中心。
另外,孔子学院对于演出队伍提出了更多要求。既要展示了高层次的专业水平,又要具有民族特色,展现中国文化的精神。以2012年“孔子学院大春晚巡演”为例,中央音乐学院、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等几十所高校的艺术团远赴亚非欧美各国,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为异国的孔子学院奉献了民族音乐的饕餮盛宴。与此同时,由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主办,网络孔子学院承办“孔子学院大春晚”晚会,本着“网络搭台,文化唱戏,中文载体,世界联通”的宗旨,由来自全球138个国家,831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共同参与表演,为全球中文爱好者奉献了一台国际化的除夕大餐。这不仅给民族音乐带来了植根他乡的沃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同时加深了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推动了孔子学院的进一步发展。
四、制定适宜的民族音乐教学内容与教材
孔子学院的课程一般是以短期培训为主。因此,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难度适中、易于接受的音乐作品,以实现与孔子学院的对接。在教材的编排方面,要考虑教学对象的语言能力、文化背景和音乐基础,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将聆听审美与技能教学相结合,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材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图文并茂,打破传统的灌输方式,贴近当地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将民族音乐与中国书法、美术、文化、历史相融合,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孔子学院的蓬勃发展为中华文化建立了在国际舞台上生根发芽的苗圃,而代表中华文化精神的民族音乐,如同盛开茉莉花一样,将香满世界。
[1]田迎春.海外孔子学院教学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2]于淼.从孔子学院看汉语言推广的模式与效果[J].武汉大学学报,2011.11.
纪晔晔(1978.3- ),女,硕士,副教授,上海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