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如何解决投入与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7-03-12程云依连云港市云台山景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局222000
程云依 (连云港市云台山景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局 222000)
关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如何解决投入与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
程云依 (连云港市云台山景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局 222000)
当前我国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解决财政投入与发展的问题,是每个区域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下面笔者就自己的看法提出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公共文化;文化服务;投入;发展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在具体状态上,具有群体性精神、身体与个体精神、身体的“双重属性”的价值。公共文化服务除了在公共财富的意义上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服务有区别外,其他所表现出来的特质也具有文化服务的普遍性。如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状态同样具有“精神”“身体”“性情”的形式,既有一个公共群体的精神与“身体行为”表现,也有公共个体精神和“身体行为”表现。亦如公共文明也是一种公共文化服务一样,对公共社会经济发展有直接推动作用。
当前我国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解决财政投入与发展的问题,是每个区域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下面笔者就自己的看法提出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一、公共文化价值引导
公共文化服务,既包括无形服务,也包括有形服务,而这里的“有形”与“无形”的服务意义还包括了一座公共的事物和公共人的形象价值,这是一种外部的感知认识。所以进而可以推论的是,一个公共的形象即是一个公共无形服务的表现形式,但是,同时公共服务又是有形的价值体系,可以通过物化事物和人的行为加以表现。必须认识的是,公共形象也是公共的资源,是属于公共群体的一种资源。从现代意义上的“有形”层面上认识,公共形象在一定条件下在构成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可以转化为经济服务。亦如上海、义乌等公共已经具有特殊的服务价值和商业符号意义,这类公共符号性本身就具有文化服务和经济服务价值的双重属性,这种双重属性使其具有深刻的经济价值,但又不是单纯地表现为经济意义上的服务价值,而是通过特定的“文化生产场”,使公共可以直接表现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历史性、品位性、价格刚性和社会价值引导性。
以苏州为例,当地打造以江南古镇为旅游特色的文化品牌,同时发展苏绣、吴文化等,使人对苏州有江南水乡的美好意象。这一切离不开当地对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通过社会价值引导,苏州公共民众自然而然为城市的特色、品牌的一部分,并且积极配合和完善城市文化,使城市文化更加凸显公共性。同时,资金的投入方向上有的放矢,保证了文化服务的发展。打造了一系列为群众熟知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如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金鸡湖美术馆、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所以,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首先要做好社会价值的引导,也使资金投入明确方向。
二、激活实体文化资源
社会是人类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与其他任何组织形式一样,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创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既需要依赖于公共核心资源系统的开发与创造,更需要全新意义上的公共经济与文化要素的创新.特别是更具有特殊性和实用价值的文化要素的创新。在传统的社会关系中,区域的发展水平往往取决于公共的自然资源要素和交通区位优势,亦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或者说传统的区域发展动力更多将所属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和传统产业资源作为其生存与延续的基础。
区域的商业信息往往是无序而又具有强迫性的,从公共形象的文化功能来认识,有些公共的商业信息作为文化符号的表征产生着负功能。在任何公共都可以看到的户外广告、路灯路牌、店招店牌、商业橱窗、小品景观、建筑亮化、街头雕塑、各种招贴画等,它们都是人对公共形象形成意象的文化源或者是符号体现。这些文化源与符号的表现形式往往形成不同的认知结果,或内容低俗,或艺术表现乏力,或是根本无艺术与美学价值而只有商业价值等。有些公共花费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所创造的文化符号信息带给人的却是低档次、无秩序、零乱而难以接受的视觉污染(光环境污染和色彩污染),显然,这样的文化不可能具有较高的品质和竞争力。通过“正常人的感受”我们可以看到,公共文化符号在公共性的符号意义下,有典型的象征性,既象征着经济关系,又象征着社会关系,同时又象征着一种社会品质与品位。
这些文化符号都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表现,必须将这些文化符号利用好,才能使本地区的文化服务发挥最大效应。
三、激活社会经济投入
除了政府每年的财政拨款外,公共文化服务开发与公共形象推广必须是地方政府运作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特别是在当地形象的整体构建与推广中。通过市场化运作,在国内通过各种招标形式,由国内外一流的专业设计、咨询、传播公司参与,以求获得最佳方案。强调多力案选择、多元化创意,是在真正意义上寻找最好创意,特别是在公共形象的视觉设计中,不能只有一种方案,甚至可以说两种、三种、四种方案或更多,应该在十几种,甚至在几十种方案中来选择。由知名专家设汁、招标设计、竞赛设计和政府职能部门设计四种模式相结合,强调最优原则。
以江苏广电集团为例,2010年江苏广电集团收入跃居全国省级台第一,江苏新闻出版业营业收入约占全国新闻出版产业的十分之一;2010年到2012年江苏省广电网络公司连续三年当选“中国文化企业30强”,这是市场化运作的借鉴。此外,江苏省财政系统在文化事业上的投入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达到2%以上。
四、激活民间服务投入
除了资金投入以外,公共文化服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地区政府首先要建立公共形象建设、管理与推广的组织与机构。强调这一机构的权威性和对相关资源的可支配性,并把公共形象建设与公共的总体发展战略进行整合,进一步地说,公共总体发展战略中,应该包括公共形象建设,特别是应该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战略。
要通过制度形式的建设,使“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发成为公共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公共形象建设是一项与公共发战战略相—致的社会系统工作,因此,专门的机构不仅要对公共形象的设计、构建、策划、传播、推广进行日常管理,而且要根据公共建设的发展需要,开展其他相关公共文化服务运作的工作。并且创造与公共文化属性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从日前国内外公共形象建设的发展趋势看,各公共机构设计各有特色.或由市政府的上管领导百接负责,或由专家委员会负责,或是临时性机构,无论哪种制度形式,都必须科学地设定相关机构,并建立与之相适的专家群。我国的公共建设都建立了相关的专家群制度.但是在制度执行过程中,专家的价值与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专家的责任系统不明确,公共形象建设必须要用“专家法”进行管理,专家作为核心,特别是要推行首席专家责任制,并从市场化运作的层面与经济利益挂钩,建立专家的法律责任与义务体系。
五、让文化资源流动起来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流动基于公共文化社会服务的购买。享受财政补贴的政府传统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往往受限于人员和技术,服务人群和服务种类受到制约,影响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开展。2017年以来文化部财务司提倡向社会力量购买社会服务,并公布了《文化部2017年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目录》,为响应次号召,山西、贵州等省份相继出台各类实施意见和政策。有了此类政策支持,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得以飞速扩展,社会资本和人员的流动带来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流动,不仅仅是地区内的流动,更加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良性传播。新的形势下对文化部门监管职能也给出了新的挑战。对于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和质量都作出了新的要求。
公共形象的社会服务应该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别是公共景观要素,如店招店牌、公共亮化、公共广告等要建立最低标准,推行个性文化前提下的质量标准化管理,建立设计标准及设计要点和要求。另外,公共CIS(城市互动平台)的设计和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众多,必须加以约束,使之规范化,即设置单一机构领导,集中负责,并对管理群体、机构进行约束,对实施过程及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以法律来保证公共CIS建设的有序进行。
公共形象建设的制度投入主要强调通过制度建设,统合公共资源,从而将公共的文化资源转化成社会公共资源、并最终转化成公共文化服务。
总之,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地方公共文化服务解决投入与发展问题需要不断探索,但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以及坚持不断深化改革促进市场化运作,公共文化服务一定会形成科学可持续的良性体系。
[1]邢亚彬,许长新.文化产业投资对江苏区域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3(12).
[2]陈清华.发挥政府作用拓宽文化产业投资渠道[J],论坛,2012(7).
[3]梁君.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析[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14年4月.
[4]邬家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兼议湖北黄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M],华中师范大学,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