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心共育:体育教育新构想

2017-03-12

运动 2017年24期
关键词:身心共育体育课

顾 卫

(苏州高新区秦馀小学校,江苏 苏州 215151)

小学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确立的关键期。体育以其实践性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顺应孩子活泼好动天性的特点,可使孩子在经常参与运动中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毛泽东也曾指出:“小学宜乎体育。”少年儿童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国家富强、民族和谐发展的保障,体育教学不仅是身体的练习,更有独特德育教育的优势。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实现身心共育,全面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1 制约体育教育身心共育的问题

1.1 学校的重视力度不够

目前,提倡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但体育课堂的随意性比较常见,课堂中进行基本技能学习和身体素质练习的时间很少,甚至有教师认为,体育课只要学生玩得开心,不出意外,就算是一节成功的课。这是因为他们忽略了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没有意识到德育渗透到小学体育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学校方面来看,表面上学校对体育有着一整套的规定,但缺失监管。具体表现:对体育课的要求不够严格;所教内容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考核标准,更没有意识到体育课对学生身心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这种形态最终会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从而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这种现象的存在也有应试教育的观念在作祟,学校大多着眼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能以学生的真正需求来确定课程设置,这就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态度出现偏差,德育教育自然就无法渗透与体现了。

1.2 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力度不够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本身就包含很多德育内容,由于教师的不重视,没有对自己的学生和所授课教材进行深入了解和剖析,只是简单地说教,没有采用因“材”施教的理念。德育教育理应渗透到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这是时代的需要,应在教学中得到有效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随意性较大,教学内容大多根据教师经验和课堂实际情况选择,课堂中的组织纪律散漫,使原本包含在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无法有效地落实。“言传身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由于体育课程的特殊性,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较多,在教学中更容易影响到学生的行为与习惯。因此,应在教学中加强对德育的教育和渗透,使小学生在体育课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2 实现体育教学中身心共育的优势

2.1 抓住学生心理,渗透德育教育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活泼好动是小学生心理特征的体现。体育教学中应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通过有趣的教学形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不仅能建构知识、强健体魄,更能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例如,在学习前滚翻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后脑勺先着垫这个动作要领,教师可以把一个能粘在头上的小贴纸放在垫上,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比赛,看一看谁粘的部位准确,让每组同学互相帮助提醒完成这个动作要领。通过这样的小游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及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特别强烈,加之求胜心理的驱使,使得学生对体育课堂有着强烈的期盼和无限的渴望。教师理应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手段组织一些新颖的比赛和游戏活动,进行德育渗透,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2.2 提升课堂品味,为德育教育的渗透创造条件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的改革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倡导,强调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体育教育得到了国家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再加上体育课本身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的特殊性,对德育教育具有特殊的优势。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体育课的上课形态是散状的,教学内容往往是身心共同体验。学生能够从实践中获得技能与知识,许多教学内容都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与意志品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主要教授的是规范的基本动作及身体素质的练习,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基础和全面。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简单的学习方式是教师将德育渗透到课中的重要保障。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中,体育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组织形式和练习方法都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中的这个优势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当中,真正做到身心共育的目的。

3 践行体育教学中身心共育的有效方法

3.1 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自身素养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主要渗透者。教师的理念直接关系到德育教育的实施效果,教师的能力还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发展。因此,加强体育教师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对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应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做好学生的榜样。教师作为学生人生的引导者,是小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因此,体育教师应从自身做起,注意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3.2 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小学体育教学任务相对单一,体育教师更应丰富体育教学的形式,提升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采用儿童化、兴趣化和游戏化等多样的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力。例如,运用游戏化或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球类学习,用分层次模式进行跨越式跳高教学等,这都可以更好地调动小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提升有利于教师将体育中所包含的德育元素对学生进行渗透,使学生在游戏和学习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通过接力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互助的体育精神;通过长跑练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等。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将会为体育教学德育的渗透提供更多的机会,也会使德育的渗透更加自然、更加有效,从而达到学生身心共育的目的。

3.3 重视体育课堂常规的德育渗透

所谓体育课堂常规,就是把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遵守的各种纪律、要求、措施等加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学的要求,建立和贯彻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过程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的教育过程。体育课堂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使学生不仅得到锻炼,更能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上课之前将课堂常规和本节课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说明,对表现好的学生表扬,对表现差、不遵守规定的学生及时指正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融入一些鲜明的有激励作用的故事进行情境教育,培养学生积极锻炼的心态,还可以通过一些任务的分配与分组练习进行责任感和互帮互助的教育。例如,通过安排值日生借、还器械与场地整理,纪律维持等,可以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爱护公物和为集体付出的良好的品质;这些课堂中的规定与分工,对于小学生都是一种良好的德育渗透的机会,教师应有效的抓住这一时机,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重视德育教育对小学生健康成长是显而易见的。

4 结 语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教师明确目标,重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教学原则,依据学生的特点,掌握体育教学的优势,从实际中做到教学育人,达到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内在要求。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课独特的组织方式、课堂模式,并智慧的利用这些优势与特点,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不仅让学生学到运动技能,同时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完善的人格。真正做到身心共育,达成体育教育新构想。

[1]赵激扬,屈惠兰.小学体育教学演变及其发展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128-153.

[2]许敏.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 ].学子:理论版,2016(1):85.

[3]王佳.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 ].学周刊,2013(4):183.

[4]何国庆.体育课堂“三结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与探索[J ].基础教育参考,2016(9):60-62.

[5]王国强.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 ].科技信息,2013(9):652-654.

猜你喜欢

身心共育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Prepare for Your Exams with a Healthy BodyandMind以健康的身心应对考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身心告急,回家充电
体育课上的“意外”
体育课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给身心降个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