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的潜意识人格的还原
——试析施蛰存《石秀》中刻意夸大的“变态人格”

2017-03-12倪盈晟黄德志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116

名作欣赏 2017年20期
关键词:范畴弗洛伊德潜意识

⊙倪盈晟 黄德志[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 徐州 221116]

人的潜意识人格的还原

——试析施蛰存《石秀》中刻意夸大的“变态人格”

⊙倪盈晟 黄德志[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 徐州 221116]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水浒传》与《石秀》,分析施蛰存小说中的人物心理,还原石秀被刻意夸大的“变态人格”。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从潜意识的角度深入挖掘石秀的精神心理状态,试图还原其潜意识人格,借以引导广大读者换一种视角阅读《石秀》这一作品。

施蛰存 《石秀》 精神分析法 潜意识

主人公石秀作为小说中的历史题材,最早可见于施耐庵的《水浒传》。施蛰存以《水浒传》中部分故事情节作为蓝本,并借用西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创作,以新感觉派意识流的手法来表现良性关系中的“里比多”现象。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追求主观感觉印象,从意识与潜意识两个范畴,力图表现主人公石秀所体验到的整个感觉世界。

一、《水浒传》与《石秀》中石秀形象的对比

在现当代文学的研究领域中,通常把施蛰存的小说《石秀》划分为历史题材小说。在《将军底头》这一小说集的四篇小说中,《石秀》可以说是最具有典型性的,主要体现在它的题材内容来自于广为流传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相关情节。然而,在情节相似的同时,作者施蛰存对文本进行了极大的改造,这种被称为“叙事的叙事”的文学现象,在充分展示人物心理活动过程,塑造小说主人公石秀鲜明的人物形象与性格特征的同时,也使得《水浒传》中的有关情节得到充分合理的展现。本文将结合具体文本,分析在两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在相同的情节展示下所体现的石秀形象的异同。

《水浒传》作为典型的章回体历史小说,小说塑造的英雄人物形象繁多,星号“天慧星”、别名“拼命三郎”的石秀,不能算是小说中着墨较多的主要人物,多种原因导致了石秀这一人物形象“扁平化”的特点,七情六欲被异化的石秀,唯有一个“义”字当头,相关情节的刻画只是为了突出梁山好汉义薄云天的英雄气概。

以下展示的是《水浒传》与《石秀》中关于杨雄、石秀大闹翠屏山杀死潘巧云与丫鬟迎儿的情节:

杨雄道:“兄弟,你与我拔了这贱人的头面,剥了衣裳,然后我自伏侍他!”石秀便把妇人头面首饰衣服都剥了。杨雄割两条裙带把妇人绑在树上。(《水浒传》)

杨雄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咬了咬牙,说道:

“兄弟,你与我拔了这个贱人的头面,剥了衣裳,我亲自服侍她”。

石秀正盼候着这样的吩咐,便上前一步,先把潘巧云发髻上的簪儿钗儿卸了下来,再把里里外外的衣服剥了下来。但并不是用着什么狂暴的手势,在石秀这是取着与那一夜在勾栏里临睡的时候给那娼女解衣裳时一样的手势。石秀屡次故意地碰着了潘巧云的肌肤,看她的悲苦而泄露着怨毒的神情的眼色,又觉得异常地舒畅了。(《石秀》)

从这两段文字的对比中可以发现,石秀的人物形象已经不单单是停留在表现兄弟义气的层面了,他的内心世界有着许多的矛盾与斗争,他还是那个奋不顾身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愿意为百姓万死不辞的“拼命三郎”,但是在《水浒传》中被高度赞颂的兄弟情义此时成为石秀心魔的产生地,道义约束着他不能与自己义兄杨雄的妻子潘巧云通奸,即便是对于心生爱慕的潘巧云的丫鬟迎儿也无法染指,他把种种追求爱情而不得的原因全部归结到兄弟情义上,从而对自己过度克制而导致了性活动的倒错,这也是读者认为施蛰存《石秀》中的主人公十分不堪的主要原因。

在文中作者强调了一种被称为“里比多”的心理学现象,这是一种在一定程度上与饥饿有着极为相似的共性,都是一种极为强大难以遏制的力量,都是个体对于性的本能的追求。这里所提及的性,是能够与生活与文学作品中最为常见“饥饿”“吃”等概念相类比的十分普遍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一个正常的自然人无法避免的生理需求。正如施蛰存在《〈将军底头〉自序》中提道:“至于《石秀》一篇,我是只用力在描写一种性欲心理。”本文谈到性,主要是为了分析石秀的变态人格,即石秀“性的倒错现象”。“性的倒错”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别,第一类是性的对象已变,第二类是性的目标已变。”性的对象已变通常会被称作是“同性恋者”“第三性”,很显然石秀并不属于这一类别。他的“性的倒错”体现在“性的目标已变”,性的欲求在想象中便可求得满足,在没有实际对象出现的情况下,代之以创造出的幻象来满足潜意识层面的欲望,因此导致了灵与肉的错乱现象。

结合《水浒传》中的石秀人物形象,可以看出施蛰存《石秀》中的主人公在意识层面所体现出的英雄形象与在潜意识层面所体现的性的错乱现象,这两种体现互为表里缺一不可。从潜意识中挖掘人性这一创举,极大地丰富了小说中人物的形象,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成功之处。

二、英雄形象的崩塌与“变态人格”的夸大

弗洛伊德说:“梦的不易理解乃由于梦的化妆所致,而梦的化妆则对于不道德的潜意识欲望冲动施行检查的结果。”由此可知,关于人的潜意识层面的思想是一定需要通过梦境这一途径才能够获得的。然而,现实获得过程是充满极大的复杂性的,从“伊玛梦的解释”这一诊断实例中可以得知,精神分析需要梦者通过尽量降低自我反省与自我批判的自身心理活动,使得意识对于潜意识的阻挡甚至排除的作用降到最低,通过消耗精神的最小量尽可能获得潜意识中的内容。这也就说明了对于梦的分析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梦者自身对于梦境的阐述,其二是消耗精神的最小量还原出梦中隐含的意象。

于是,施蛰存在小说《石秀》中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直接对人类的潜意识进行了意识层面的描写,这也是造成读者认为石秀这一水泊梁山好汉英雄人物形象崩塌的主要原因。这一写作手法打破了“心理即为意识”这个为读者普遍认同的概念,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把心理分为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三个部分。因此,在分析《石秀》这部小说中主人公的人物形象与性格特征的时候,不能仅仅把有关心理描写的内容停留在意识的范畴里,把所有石秀脑海中浮现出的心理活动理解为是意识活动,便武断地认为石秀在小说中具有“变态人格”或者像在某些评论该作品的论文里直接把石秀认为精神病人。

在心理学中,通常把这种读者对于石秀“变态人格”夸大的现象称为心理暗示现象,因读者容易把平时的阅读习惯带到《石秀》这一小说中来,形成一种阅读定势。当然,在此并不能完全否认阅读定势,但是误认为把心理活动等同于意识活动这一定势是毫无价值甚至是有害的,因为在小说中确实存在着相当一部分的心理描写正是主人公石秀意识活动的体现。于是便出现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把小说主人公石秀的意识活动与潜意识活动区分开来。

首先,在谈及区分方法的时候,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继续运用上文中提到的阅读定势的作用,也就是运用读者脑海中已经形成的既定价值观辨别心理描写所包含的内容是属于意识范畴还是潜意识范畴的,通常说来凡是与读者所想一致的,即读者所认同的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就是意识的描写部分。在《石秀》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可以作为这一种区分方法的典范:

潘公向来是怕女儿的,现今看见女儿如此冷淡石秀,也就不敢同石秀亲热……难道我在勾栏里荒唐的事情给发觉了,所以便瞧我不起吗?

这段文字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对于事实的客观描述,后半部分便是对石秀心理状态的描写,通过潘公近来总是有意无意地躲着石秀不与石秀亲热这一现象,引起石秀的猜疑——可能因为在勾栏里的荒唐事被发觉所致。在石秀这一推断中,很明显地可以发现心理的检查与批判成分的介入,即对于在勾栏里夜宿娼妓这件事表现出来的回避与自我谴责,而这种谴责的心理不管与小说所在的历史时代背景(北宋末年),还是与当今时代的价值观都是相一致的,所以这一句话中的心理描写可以被划分在意识范畴里。相反,在读者眼中怪异荒诞甚至认为是“变态人格”的心理描写往往可以划分到潜意识这一范畴里。

其次,在关注到施蛰存《石秀》这一小说的特殊性后,可以通过互文法的对照来判断主人公石秀的心理描写是属于意识范畴还是潜意识范畴。从情节的角度分析,施蛰存小说《石秀》情节原型来自《水浒传》中的三个章节,分别是第四十四回后半部分《病关索长街遇石秀》,第四十五回《杨雄醉骂潘巧云 石秀智杀裴如海》与第四十五回前半部分《病关索大闹翠屏山》。情节的一致性为辨别石秀的心理描写所属范围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由于弗洛伊德提出:“我们在心理学内的科学研究就是要将潜意识历程译成意识历程,从而填补了意识知觉的空白……”于是,在运用互文法进行研究时,施蛰存小说《石秀》中的心理描写若是能够在《水浒传》的上述三章中找到相同或者相似的心理描写,就可以得出这一心理描写属于意识范畴的结论。

最后,若是通过前两种方法依旧无法解决某一心理描写究竟属于哪种范畴这一问题,还是应该把视角回归到《石秀》小说本身,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分辨心理描写的所属种类。具体方法又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种:其一是把有待判别的心理描写与前后文的语境相结合,浏览前后文寻找动作描写的存在。弗洛伊德曾把人的心理活动比作冰山,把潜意识比作冰山中潜在水底的部分。这说明了人的潜意识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是难以捉摸的,所以前后文中的动作描写可以作为证实石秀处于清醒状态下的标志,如:“(石秀)伸手向横在脚边的钱袋里一摸,兀不是冰冷冷的一锭雪花银吗?”这一客观实在的动作起了非常显著的标志作用,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一动作描写出现后的整个自然段中有关石秀后悔没有跟着戴宗、杨林上梁山的心理描写全是属于意识范畴的。然而,这里所提及的动作描写并非是没有限定的,并不是所有动作描写前后出现的心理描写都属于意识范畴,在这里存在着一种特例,那就是在臆想状态下所体现出来的动作状态,就好像梦游状态一样是不受意识控制的动作,这时夹杂在中间的心理描写往往就处于潜意识的范畴。为此,在使用动作描写对心理描写进行所属范畴判断的同时,需要注意动作描写的客观现实性,从而辨别该动作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在梦境状态中臆想出来的。如:“当下那年少热情的石秀,正如一个擅长着透视术的魔术师,穿过了门闩着的房门,看出了外面秉着凤胫灯檠的穿着晚装的潘巧云。”在此实例中描述了石秀夜间透过房门看见潘巧云身姿的动作,然而房门是闩着的,石秀也并不是有着透视术的魔术师,结合原文的语境还可以得知当时石秀的房内灯光极其昏暗,这一点也与后文细致地描写了潘巧云身上的衣着配饰矛盾,由此可见,此处有关潘巧云的描写全部是处于脑中的臆想,并且是在没有看见实物的情况下引起的,因此即便有动作的出现也应把这一心理描写划入到潜意识的范畴中。此外,上述举例的心理描写,无论是上文还是下文中都存在着许多有关潜意识心理的描写,这就更能佐证该心理描写的潜意识属性。其二则是通过一些关键词进行判断,“好像自己是已经入了梦境一般”“亦真亦幻”这一类特地把梦境世界与现实世界划分开的关键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醒读者此时的石秀已经如处于潜意识的状态了,也预示着“变态人格”将在后文的心理描写中展现出来。

在这一部分对于石秀心理描写的一系列关于意识范畴还是潜意识范畴的判断,其出发点在于多数读者对于石秀“变态人格”的唾弃,从而轻率地把施蛰存《石秀》中的主人公划分在“精神病”的范畴中。当然,需要承认的是小说中为了突出某一人物的某一个性特征的时候,必然需要着重突出这一特征,也会出现一些夸饰的表现手法,但是对于这一部化用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小说,对于小说中石秀这一个颠覆传统英雄形象的人物,不妨用我们宽阔的视角,尽量少用一些意识层面的批判与质疑,从而更为全面地认识石秀这一个极为丰满的人物形象,探寻人类隐藏了数千年的潜意识的奥秘。

在此,想要对前文所提到的潜意识心理状态做一些补充,在《石秀》中多次出现“昏昏然”“半梦半醒”等提示读者的关键词,这些词都存在着一种共性:揭露了石秀所处的状态是间于现实与梦境之间的,也就是说石秀并未完全进入深度睡眠的梦境状态。对这么一种文字处理方式,为的是去除梦境中隐义的部分。在弗洛伊德诸多有关心理学的著作中,不难发现有大量的文字是对于梦境内容的解析,其中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对于显意的罗列与分析,这是比较简单的一部分内容;而另一途径则是释梦环节中容易遇到困难与不确定的因素——隐义的解读,隐义如同需要翻译的文字或者图腾,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表面上不存在直接的联系,这要求释梦者对梦者进行催眠,通过梦者在催眠状态下的自述呈现出隐含在梦的含义背后的真实含义,其烦琐的过程应是作者故意使得小说主人公处在“昏昏然”状态下,刻意展现显义而忽视隐义的描述的最为根本的原因了。

① 花家明:《一个施虐狂的心灵历程——施蛰存的小说〈石秀〉赏析》,《名作欣赏》2007年第8期。

② 〔明〕施耐庵、罗贯中:《容与堂本水浒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685—686页。

③④⑧⑩⑪ 施蛰存:《施蛰存全集(第一卷)》,刘凌、刘孝礼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2页,第623页,第115页,第102页,第104页。

⑤⑥⑨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42—243页,第113页,第7页。

⑦ 伊玛梦的解释:全称是“由伊玛引起的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以亲身经历的梦作为研究对象的分析实例,〔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版,第34—52页。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施蛰存.施蛰存全集(第一卷)[M].刘凌,刘孝礼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施耐庵,罗贯中.容与堂本水浒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4]花家明.一个施虐狂的心灵历程——施蛰存的小说《石秀》赏析[J].名作欣赏,2007(15).

作 者:倪盈晟,江苏师范大学敬文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生;黄德志,文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编 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范畴弗洛伊德潜意识
弗洛伊德案目击者含泪作证
梦境是链接潜意识的捷径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范畴观与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等级结构
漫画
潜意识研究的现实意义
《梦的解析》出版
我喜欢你
陶艺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