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词典学手册》评述
2017-03-11马永强王仁强
马永强 王仁强
(1.四川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重庆 400031;2.兰州财经大学 外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牛津词典学手册》评述
马永强1,2王仁强1
(1.四川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重庆 400031;2.兰州财经大学 外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0 引言
近年来,国际范围内的词典学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系列优秀的词典学著作在各大出版社相继问世,其中牛津大学出版社就是优秀代表,出版了多部词典学经典著作。这些词典学经典理论著作的出版不但进一步深化了词典学系统理论的研究,而且推动了词典编纂实践的持续发展。由Philip Durkin主编的《牛津词典学手册》(TheOxfordHandbookofLexicography) (2016,以下简称《手册》),是牛津大学出版社词典学家族中的又一部鸿篇巨制。作者是《牛津英语词典》的副主编、首席词源学专家,同时担任英国语言学会的名誉主席。Philip Durkin在词典学和语言学领域精深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他成功编著《手册》提供了重要保障。《手册》基本涵盖词典学这门综合性学科的所有要点,为现代词典学的不同研究方法以及其研究成果的目标和质量都提供了简要的、权威的说明。来自全世界的词典学顶尖学者和词典编纂专家,他们能够代表词典学研究的主要传统和不同视角,为词典学理论研究和编纂实践的现状做出评价。因此,《手册》内容丰富、视野宏大,不论对词典学研究者和词典编纂者还是对词典学学习者和词典使用者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1 主要内容
综观全书,《手册》分为前置页信息、引言、后置页信息和四个主要部分(共时词典、历时词典、专科词典和研究专题),全书37章。前置页信息主要包括目录、专有名词缩写列表和主要参编专家名单;引言部分,即第1章主要介绍了本书的编写宗旨和主要内容;后置页信息由词典学历史大事件年表、参考文献和索引部分组成。下面简要介绍四个主要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共时词典(The Synchronic Dictionary)。该部分涉及不同类型词典的历史、发展现状和现实问题、语料库的建设和应用以及词典微观结构中的释义问题,包括第2至9章。其中,第2章介绍通用词典的定义、发展背景、功能、现实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第3章概述单语学习词典的辉煌历史与发展,尤其是单语学习词典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层面的显著特征、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前景等。第4章首先介绍双语词典的发展历史、不同类型的传统双语词典以及新型双语词典(双解词典和双语主题词表),接着讨论双语词典微观结构中的信息处理方式,如双语词典的词汇搭配和等效翻译问题等,最后就如何利用语料库编纂双语词典和基于框架语义学理论完善双语词典提供了一些借鉴。第5章从语料库设计及其语料代表性的理论思考出发,讨论语料库建设和优化过程中的一些实际操作问题,如语料库中元数据的分类加工和词类标注问题、语料库的编码问题以及语料库文本的授权问题等。第6章基于词典编纂者的视角介绍语料库工具在词典编纂实践中经常使用的功能。第7章首先概括了自18世纪至今的传统的词典释义方法,然后总结了20世纪哲学家和人类学家关于词义本质的重要发现,最后编者认为词典释义应该放弃基于充分必要条件的科学释义方式,而是基于语言使用事实,注意区分词的常规用法和拓展用法,因为语文词典收录的是常用词的常规用法,而这是基于经典范畴理论的释义观无法实现的。第8章讨论针对非母语学习者的单语学习词典释义的一般原则和具体释义技术以及该类词典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发展方向。第9章讨论双语词典释义中的核心问题,即意义的本质和语言不对等现象,进而给出解决语言不对等现象以实现双语词典释义等效翻译的主要方法。
第二部分:历时词典(Historical Dictionaries)。该部分涉及历时词典的历史与发展和现实问题、历时词典编纂过程中历时语料库和数据库的使用情况以及历时词典微观结构中的引证、释义、语法分析和词源等问题,包括第10至14章。其中,第10章介绍由19世纪以及后来的词典编纂者引发的历时原则和历时词典学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第11章讨论历时词典的引证和释义之间的关系,历时词典中不同类型条目的释义问题、一些特殊类型的引证及其引证的查证、年代确认、表征以及挑选等问题。第12章在简要介绍能为词典编纂者所用的历时文本数据库和历时语料库的基础上,讨论基于该类数据库和语料库编纂历时词典的可行性。第13章基于《牛津英语词典》中的例证说明历时词典中分析语法和描述语言演变的困难和挑战。第14章通过仔细考察《牛津英语词典》中相应词的词源和历时发展轨迹,发现很多词在历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词汇融合或者词汇分裂等非常复杂的演变过程,这给历时词典中“一个词条、一段历史”的假设的合理性提出了挑战。
第三部分:专科词典(Specialist Dictionaries)。该部分涉及10种专科词典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的设计特征,包括第15至24章。其中,第15章在介绍共时和历时的地名词典的基础上详细讨论该类词典的设计特征以及发展前景。第16章介绍不同类型的姓名词典的设计特征和发展情况。第17章通过概述发音词典的发展历史,进一步讨论发音词典的用户类型、设计版式、收词立目、语音转写和发展趋势等问题。第18章首先分析拼音和文字的关系,接着考察两部最受欢迎的德语拼写词典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最后讨论它们的功能。第19章介绍俚语词典的收词立目和表征原则、网络俚语词典的发展情况以及俚语词典编纂中面临的新问题等。第20章介绍词源学词典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21章讨论编纂绝迹语言词典所面临的挑战,尤其在范围界定和内容选择方面。第22章介绍历时的和共时的词汇分类辞典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类型、功能以及编纂。第23章举例说明方言词典的特点,然后详细讨论方言词典编纂者面临的主要问题。第24章首先介绍专门词典的基本情况,接着讨论与专门词典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及其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的设计特征,最后讨论普通词典中科技术语的处理情况以便更好地区分普通词典和专门词典。
第四部分:研究专题(Specific Topics)。该部分以专题的形式多视角地呈现词典学理论研究和词典编纂实践中涉及的多个问题,包括第25至37章。其中,第25章在区分和界定搭配、习语等几个重要概念的基础上介绍词典编纂实践中对多词单位的处理情况。第26章基于历时的视角考察近150年来先后涌现的关于词的意义研究的主要理论模式以及它们对词典学理论研究和词典编纂实践的贡献。第27章首先介绍在语言学理论研究和词典学研究中语义关系的一般问题,接着对语义关系进行分类(不对称的语义关系和对称的语义关系)并详细讨论主要类别的语义关系以及它们与词典编纂实践的相关性,最后介绍语义关系的自动识别工具。第28章首先说明词典编纂过程中界定同音同形异义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与一词多义关系的区分问题,然后基于33部针对不同用户、不同大小和不同类别的英语单语词典的考察详细讨论不同类型的词典对于同形词的表征情况。第29章首先概述英语通用词典在发音表征方面面临的问题,然后以18世纪中叶至今出版的英语通用词典为例介绍词典学家就通用词典的发音表征给出的一些解决方案。第30章基于选定的以前的词典考察其标注方式和其他类型的词典元语言的使用情况,为现在的词典实现更好的标注提供借鉴。第31章讨论词典数据在计算机语言学和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情况。第32章通过介绍纸质词典和电子词典中插图、百科知识和文化信息的表征方式,进而讨论该类词典的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第33章以《牛津英语词典》为例,概述词典词目收录或者排除的标准以及可用的资源。第34章讨论词典编纂实践中描写性和规定性的平衡问题。第35章讨论词典编纂的规划和管理工作以及词典编纂者的培训工作。第36章讨论词典用户的需求和出版商的选择,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即词典出版媒介(纸质词典还是网络词典?)和词典使用权限(免费使用还是有偿使用?)。第37章基于两个多语国家(奥地利和加拿大)的个案研究,讨论民族词典与文化身份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民族词典是文化身份构建的催化剂和原动力。
2 简要评述
综观全书,笔者认为《手册》至少有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作者队伍强大。牛津系列手册(已出版《牛津应用语言学手册》《牛津认知语言学手册》《牛津语言类型学手册》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豪华的撰稿专家阵容,他们都是各个学科领域的著名专家和顶尖学者。作为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系列手册之一,该书自然也不例外。为该《手册》撰稿的也都是词典学和语言学领域的世界知名专家学者,共38人,代表了该学科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如第1章和第14章的作者Philip Durkin,除了担任重要的学术兼职之外,他的研究兴趣涉及词源学、英语语言史、语言接触以及历史词典学等多个领域,著有TheOxfordGuidetoEtymology(2009)和BorrowedWords:AHistoryofLoanwordsinEnglish(2014)等;第2章的作者Henri Béjoint于1997-1998年担任欧洲辞书学会主席,出版了多部词典学经典著作,如ModernLexicography:AnIntroduction(2000)和TheLexicographyofEnglish:FromOriginstoPresent(2010)等;第4章的作者Thierry Fontenelle于2002—2004年担任欧洲辞书学会主席,同时也是InternationalJournalofLexicography的副主编,研究兴趣十分广泛,涉猎翻译学、词典学、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语言学、单语和双语词典编纂以及术语学等领域,著有PracticalLexicography:AReader(2008)等;第7章的作者Patrick Hanks是著名语料库语言学家兼词典学家,自1965年起就开始从事词典编纂和语言学研究,长期服务于Collins和Oxford等著名辞书出版社,20世纪90年代担任牛津大学出版社当代英语系列词典主编,在词汇学和词典学领域研究成果颇丰,主编了一部六卷本的词汇学巨著Lexicology:CriticalConceptsinLinguistics(2008),还著有LexicalAnalysis:NormsandExploitations(2013)等;第26章的作者Dirk Geeraerts是CognitiveLinguistics杂志的创始人,著名的认知语言学家,研究兴趣涉及词汇语义学、词汇学、词典学和认知语义学等领域,著有CognitiveLinguistics:BasicReadings(2006)、TheoriesofLexicalSemantics(2010)等经典语言学著作,同时还与Hubert Cuyckens合作主编TheOxfordHandbookofCognitiveLinguistics(2007)。由此可见,参与该《手册》撰稿工作的每一位专家都是各自研究领域的佼佼者,都有非常深厚的语言学和词典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词典编纂实践经验,这里不再一一列举说明。
强大的撰稿团队为本《手册》的质量提供了很好的保证。从另一种意义上讲,这可以体现词典学研究的不同视角,反映不同作者对词典学理论研究和编纂实践的看法和见解,从而丰富词典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第二,结构合理,重点突出。该《手册》的结构层次分明、安排合理。该书沿用了牛津系列手册的一贯做法,前置页信息中包括专有名词缩写列表和作者简介列表。这些处理看似普通实则非常人性化,为读者查阅和拓展阅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其他类似的词典学著作(由独立成篇的论文汇集而成)在这方面的处理也不尽相同,如Anthony Paul Cowie主编的TheOxfordHistoryofEnglishLexicography(2009)同时呈现了专有名词缩写列表和作者简介列表;Howard Jackson主编的TheBloomsburyCompaniontoLexicography(2013)只列出了撰稿专家简介;而Thierry Fontenelle主编的PracticalLexicography:AReader(2008)既没有列出专有名词缩写也没有给出作者简介。该《手册》共列出224个专有名词,其中有些多次出现,以缩写形式统一呈现有效地缩减全书的篇幅,使得行文更加流畅。作者简介部分给出了该专家的工作单位、社会兼职、研究兴趣和已有的研究成果等信息,这都有助于读者在该领域进一步拓展阅读和深化研究。同时,该《手册》在结构安排上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在后置页部分列出了词典学历史大事件年表,这对词典学研究者和学习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词典学的发展历史,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和研究词典学的兴趣。
此外,《手册》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与其他词典学著作相比,《手册》真正地做到了继往开来。《手册》不但详细阐述了传统词典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而且与时俱进,用13章内容即三分之一的篇幅给读者呈现词典学领域最新的研究专题,很好地拓展了词典学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视野,为后续的词典学研究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释义是任何类型的词典编纂中的最核心的问题,是任何词典学著作都不可能回避的话题。《手册》用3章内容重点讨论词典的释义问题,第7章在历时地考察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关于词典释义的一般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Patrick Hanks提出了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常规与拓展”词典释义理论;第8章主要介绍学习词典的释义问题;第9章给读者呈现双语词典的释义问题。因此,可以说《手册》在内容安排上既能兼顾全面又能突出重点,不但是目前最大的一本词典学著作,而且是一本难得的词典学教学和研究的参考大全。
最后,《手册》每一章的写作都很有特色,背景交代得非常清楚,重点突出,例证丰富,同时还指明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第3章为例,把学习词典作为研究对象,引言部分主要介绍学习词典的发展背景以及本章的内容概要,接着讨论学习词典的发展历史和举例说明学习词典的宏观结构(前置页和后置页信息)和微观结构(释义、插图、配例、语法、搭配以及发音等信息)的主要设计特征,然后介绍两种特殊类型的学习词典(双解学习词典和电子学习词典),最后在结论部分作者展望未来学习词典的发展前景和新的研究方向。该部分讨论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有理有据,可读性强。第3章也是整部《手册》的一个缩影。该《手册》不但包括了词典学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而且也涉及词典编纂实践的很多方面。因此,该《手册》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词典学学习者和研究者案头必备的参考工具书。
第三,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手册》的写作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撰稿专家精深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词典编纂实践经验相结合。参与撰稿的专家都是各自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研究兴趣广泛,涉及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语用学、词源学、方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等方面,语言学理论功底扎实,词典学相关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多人先后担任各大词典的主编(Marc Alexander,Graeme Diamond,Patrick Hanks,Annette Klosa,Stefan Dollinger等)、副主编(Philip Durkin,Valerie Grundy等)、顾问(Peter McClure,Clive Upton等)、编辑(Henri Béjoint,Charlotte Brewer,Arleta Adamska-Salaciak, Christian Kay,Iztok Kosem,James McCracken,Rosamund Moon,Graham Pointon,Edmund Weiner,Tania Styles等)等词典编纂相关工作,经验丰富。其二是章节内容写作理论与实践并重,词典学理论指导词典编纂实践,词典编纂实践反映词典学理论,并在编纂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升华词典学理论以便能更好地指导词典编纂实践。虽然《手册》以不同类型词典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的设计特征和实际操作的讨论为主,但是相关章节还是对词典学理论和语言学理论对词典编纂的影响作了深入的探讨。以第7章和26章为例,其中第7章在概括从18世纪至今的传统的词典释义理论的基础上,批判性地接受不同释义理论,认为以经典范畴理论为指导的基于充分必要条件的科学释义方式不能揭示词义的本质。作者基于原型范畴理论提出新的词典释义理论,有效区分意义与意义潜势、常规用法与拓展用法。语文词典收录的是社群语言层面词的规约化用法,即常用词的常规用法,我们可以基于语料库大数据的用法模式调查发现词的规约化用法。常规与拓展理论为词典释义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手册》第8章基于该理论讨论针对非母语学习者的单语学习词典的释义问题,很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词典学理论指导词典编纂实践。《手册》第26章基于历时的视角考察近150年来先后涌现的主要的语义学理论,即:结构主义语义学、新结构主义语义学以及认知语义学理论,主要讨论它们对词典学理论研究和词典编纂实践的贡献,这又是该《手册》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尽管如此,《手册》也并非完美无瑕。即使像《手册》这样一部词典学鸿篇巨制,也不可能涵盖所有内容。由于受到篇幅限制,作者不得不在内容安排上做出取舍。Philip Durkin认为比较遗憾的是该《手册》未能收入有关符号语言、濒危语言词典编纂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等相关内容,对于这些方面有特别研究兴趣的读者还需要查阅其他文献。然而,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ElectronicLexicography(2012)和TheBloomsburyCompaniontoLexicography(2013)中都有专门的讨论,所以说相似的词典学著作在内容安排上更多的是互补而非单纯的竞争。此外,该《手册》在参考文献的处理上采取了后置页部分的集中编排,不同于TheOxfordHandbookofCognitiveLinguistics(2007)的分章节独立编排,同时也没有像Bo Svensén的AHandbookofLexicography:TheTheoryandPracticeofDictionary-Making(2009)那样在每一章的结尾提供推荐阅读文献。笔者认为像《手册》这样一本篇幅巨大、内容丰富的词典学著作在每一章内容讨论结束之后给出推荐阅读文献还是很有必要的,为读者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词典学提供更好的引导。
3 结语
诚然,瑕不掩瑜。《手册》结构合理,视野宏大,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参与撰稿的每位专家都兢兢业业、倾力合作,力图把每一个专题都以最全面、最前沿的面孔展现给读者,以推动词典学事业的长足发展。该《手册》是一部可供现代词典学教学和研究使用不可多得的工具书,同时也是一部词典学学习者和研究者不可或缺的珍藏手册。
Atkins, B. T. S. & M. Rundell. 2008.TheOxfordGuidetoPracticalLexicography[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éjoint, H. 2000.ModernLexicography:AnIntroduc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éjoint, H.2010.TheLexicographyofEnglish:FromOriginstoPresent[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wie, A. P. (ed.). 2009.TheOxfordHistoryofEnglishLexicography[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urkin, P. 2009.TheOxfordGuidetoEtymology[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urkin, P. 2014.BorrowedWords:AHistoryofLoanwordsinEnglish[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urkin, P. 2016.TheOxfordHandbookofLexicography[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ntenelle, T. (ed.). 2008.PracticalLexicography:AReader[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eeraerts, D. 2006.CognitiveLinguistics:BasicReadings[M].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Geeraerts, D. & H. Cuyckens. 2007.TheOxfordHandbookofCognitiveLinguistics[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eeraerts, D. 2010.TheoriesofLexicalSemantic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ranger, S.& M. Pacquot (eds.). 2012.ElectronicLexicography[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nks, P. 2008.Lexicology:CriticalConceptsinLinguistics[G]. Abingdon: Routledge.
Hanks, P. 2013.LexicalAnalysis:NormsandExploitations[M].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Jackson, H. 2013.TheBloomsburyCompaniontoLexicography[G].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Svensén, B. 2009.AHandbookofLexicography:TheTheoryandPracticeofDictionary-Mak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7-06-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超学科视域下的分析语词类问题实证研究”(15BYY169)的阶段性成果
马永强,男,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生,兰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词典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研究。
王仁强,男,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词典学、语言类型学、认知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研究。
责任编校:蒋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