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探讨
——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珞珈论坛”会议综述

2017-03-11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武汉大学理论课马克思主义

任 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探讨
——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珞珈论坛”会议综述

任 艳

2017年7月1—2日,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珞珈论坛”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40余所高校的近80余位青年才俊,围绕“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研讨。会议分为“开幕式”“主题报告”“名师及影响力人物论坛”“主题发言”“闭幕式”五个环节,对青年教师在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中的作用、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与创新 青年学者珞珈论坛

为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促进全国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青年学者的联系与交流,提升青年学者的教学和科研水平,2017年7月1—2日,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珞珈论坛”在武汉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主办。来自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大学、西南大学等40余所高校的80余位青年才俊,围绕“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研讨。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关于青年教师在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中的作用

在开幕式致辞中,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谭玉敏指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打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是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共同面对的课题。青年教师作为生力军,要发挥先锋作用,承担起义不容辞的责任。本届论坛聚焦教学,旨在继续搭建交流平台,为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做出积极的努力,也是以富有意义的方式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献礼。青年长江学者、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协会会长陈曙光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形象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形象和尊严,青年学者应该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注重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研究,主动承担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责任。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徐光春以专题报告的形式,结合丰富权威的资料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工作做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梳理,为大家深入学习、研究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提供了最权威的理论指导,对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青年学者的教学工作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徐光春指出,把青年一代的马克思主义功底打得更扎实,使中国共产党能够把马克思主义旗帜永远举起来、举下去,关键在青年身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工作具有坚定性、开拓性、创造性、系统性、实践性、彻底性和时代性等鲜明特征,形成了六个方面的新境界与新做法,即:坚信伟大真理,矢志理论创新;坚决围绕主题,谋划理论创新;坚定正确方向,开展理论创新;坚持联系实际,深化理论创新;坚守思想阵地,推进理论创新;坚强政治领导,确保理论创新。

二、关于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湖北省“楚天园丁奖”获得者、华中师范大学万美容教授以“如何充分认识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题,从三个层面进行了阐释:一是高等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五大历史使命,并进一步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是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因此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三是要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或高校现实状况与历史经验进行思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人物、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智教授围绕思政课教师对意识形态问题的认知问题,从历史、思想、现实、空间和媒介等五个维度对思想文化领域的纷争场作了梳理,并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筑牢意识形态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标兵”人物、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军教授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一是合理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和质量标准;二是把多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评价,要注意各门课程教学产生“合力”及其影响;三是对于运用慕课的混合教学模式,教学质量评估不应该仅仅针对教师个人,而应针对整个教学团队;四是应从实际出发,制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肖娴副教授认为,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亲和力、针对性”,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经验的继承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亲和力包括问题亲、叙述亲、方法亲和观点亲,针对性的核心内容是“四个正确认识”。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要科学把握亲和力和针对性的统一关系,寓学术性于思想性之中,构建“大专业”的教学思路。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唐斌老师认为,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包含个性化、柔性化、精益求精等核心内容的“工匠精神”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样适用,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灵魂“工匠”,并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在坚持刚性教学要求完成的基础上,将专题教学与社会实践、网络学习、文化熏陶等多种柔性化教学形式相结合,采取刚柔并济的方式提升教学有效性,同时,需要在授课过程以知识目标为载体,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融入教学过程,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功能。

三、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材、教法

国家教学名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俊萍教授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为主阵地、以问题为导向、以加强理论教学和教学实践环节为重点”,坚持“六个结合”,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和教学改革理论研究相结合、常规课堂教学与试点课堂教学相结合、任课教师主导作用与上课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武汉大学教学名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宋俭教授针对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一是慕课运用于思政课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将慕课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丰富教学形式和倒逼思政课内容改革,但不能解决亲和力、针对性、有效性问题;二是以慕课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是今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三是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是以问题导入为核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讨论式教学的关键。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琬副教授分析和总结了结构化研讨式教学的含义、特点和优势,以及在教学中开展结构化研讨式教学探索中的具体做法和教学效果。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国伟老师认为,教学群众路线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方法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贯彻群众路线,要面向课堂、植根社会,学会将网上群众路线与网下群众路线结合,并引导学生走进课堂、走向社会,形成人民中心的思维结构和价值结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郎廷建老师通过分析2006—2016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相关研究论文呈现出的显著特征,即集中围绕“教材修订说明”“教材内容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模式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教学设计研究”和“推进新思想和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研究”7大主题而展开,指出未来“概论”研究应坚持的致思方向是:革新理念,促改革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开疆拓域;聚焦新问题,不忘老问题;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翻转课堂出实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学桃老师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2006—2016年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的论文,针对“纲要”教学研究面临的如高质量教研论文数量少、高质量教研论文的作者结构单一等困境,提出一方面要继续深化探索“纲要”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另一方面是要完善职称考核与评定体系,还要整合各种资源,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与投入,培育与形成重视思政课的外在氛围。

荆楚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周军虎副教授认为,近年来,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对教学意义认识不到位,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组织管理不规范,学科属性不明确等突出问题。搞好“形势与政策”教学,提高对教学意义的认识是关键,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是难点,规范教学组织管理是重点,明确学科属性是基础,创新教学体制机制是核心。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张荣华副教授以思修课为例,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困惑、对策和做法三个方面探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具体来讲,针对思修课教学中“讲你不听、听你不明、明你不做、做又做错”四种困境的对策分别是,提升课堂吸引力、增加课程学理性,建设教学资源库、提升授课技巧,引导学生知行合一,促进学生道德判断与道德实践能力。

四、关于优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华南理工大学祝全永副教授以“传承家训家风,高校思政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形式研究”为主题,展开高校思政课“五情”教育视阈中“家训家风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他从三个层面进行了阐释: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急需解决的两大问题和两大实施路径。他指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急需解决的两大问题,一是要警惕、抵制、批判和澄清五大“社会思潮”;二是要积极引导高校当代青年大学生学习和传承“家训家风”文化,具体来讲,包括积极引导他们深入和融入家族和家庭,充分挖掘和整理“家族史和家族传”,积极学习和铭记家族与家庭的先辈先贤及其历史名闻轶事,弘扬和传承优秀文化。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鹏副教授认为,品读经典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绿色通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用好课堂主渠道、展现理论真魅力,在改进中实现加强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改进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品读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需要遵循自主性、层次性和协同性原则,在组织依托、品读导向、学理支撑、时间保障和督促手段等方面大胆创新,不断增强经典品读的针对性和获得感,用品读解开学生的思想“疙瘩”和理论“扣子”,有效实现从“要我读”到“我要读”“我爱读”的转变,有效促进从文本体系、教学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在组织和推广经典品读教学活动中,仍需要继续探索以处理好经典理论的“意义”与经典品读的“意思”的关系,教师阅读修为、引导能力和学生品读效果的关系,品读经典“精品化”与经典品读“普适性”的关系。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栋材老师认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与形势下以古今中西之争的方法来落实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内涵与时代意义,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古今中西之争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基本原理的应有之义,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动力与现实表现。古今中西之争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方法和理解途径,对既有课程建设成果与课堂教学实践模式做出了一定意义的创新。

五、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运用新媒体新技术

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标兵”人物西南大学教授周琪认为,图像化作为个体认知世界的方式进入思想政治教育视野,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从文本语言叙事转向图本叙事。她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图像以“善”为终极旨归,通过“具象”的“抽象化”和“抽象”的“具象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实践,并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以象征、隐喻和叙事的方式构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像体系。

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建红副教授认为,通过大数据方法可以对巨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等话语资料进行 “数据化文本研读”,高效地挖掘出隐含其中的话语体系的构成和结构,便利地发现、分析和比较其分话语体系的构成和结构,得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体系生成、演化的基本规律,以便更好地制定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话语策略。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恺老师认为,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策略:提升微媒体背景下高校师生的媒介素养,探索微媒体背景下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构建微媒体背景下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加强微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建设。黄淮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占可老师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抓住发展机遇,从教师能力、课程建设、学生素养、管理考核、隐性教育等方面入手推进课程信息化建设,实现课程传统优势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喧宾夺主和技术崇拜,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该类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据悉,“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珞珈论坛”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协会承办的大型学术会议,迄今已举办两届,在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青年学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本届论坛旨在汇聚全国各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的青年学者代表,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思政课质量年为契机,推动思政课改革与创新。

DiscussionontheReformandInnovationof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CourseTeaching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ReviewoftheSecondSessionof“NationalMarxismYoungScholars’Luo-JiaForum”

RenYan

(School of Marxism,Wuhan University,Wuhan,China)

On July 1st-2nd,2017,the second session of “National Marxism Young Scholars’ Luo-Jia Forum”was successfully held in Wuhan University. More than 80 young scholars from 40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de a deep discussion about the theme,which is “to carry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s Conference spirit,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he meeting was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the opening ceremony,the theme report,the famous and influential teachers’ forum,the keynote Speech,and the closing ceremony. This paper is going to make a review of the representative academic views of the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five aspec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Young Scholars’ Luo-Jia Forum

10.19468/j.cnki.2096-1987.2017.04.012

任艳,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武汉大学理论课马克思主义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校训展示墙
在武汉大学拜谒李达塑像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AnAnalysisofCohesiveDevicesinARoseforMissCaroline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