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融会现实:温瑞塘河与“五水共治”
2017-03-11王兴文
王兴文
(温州大学 孙诒让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35)
历史融会现实:温瑞塘河与“五水共治”
王兴文
(温州大学 孙诒让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35)
温瑞塘河对温州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同时,温州的发展也带来温瑞塘河的生态变迁。为推动“五水共治”的有序落实,借鉴古代温瑞塘河的治理经验,分析温瑞塘河的现实状况,总结温州市瓯海区“五水共治”的实践成效,提出新形势下倒逼产业转型,编纂乡土教材,开拓融资渠道等一系列新举措,助力“五水共治”新一轮攻坚战,形成集经济、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温瑞塘河文化品牌。
温瑞塘河;“五水共治”;生态环境;文化品牌
《专题:温瑞塘河历史文化与社会变迁研究》编者按 温瑞塘河位于瓯江以南、飞云江以北的温瑞平原,是温州市境内十分重要的河道水系,分属于鹿城、瓯海、龙湾、瑞安“三区一市”管辖。温瑞塘河河道初成于晋,经唐宋大规模整治,至明清渐趋成网,纵横交叉,四通八达,促进了温州经济发展,被誉为温州人的“母亲河”。宋代以降,温州在全国地位逐渐上升,此时在温瑞塘河沿岸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永嘉学派”“永嘉诗派”等文化流派。明清以降,温瑞塘河整顿频繁,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因此,温瑞塘河沿岸呈现出灿烂辉煌的文化,涌现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士人和开风气之先的学人,他们凭借顽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为温州留下了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本期专题由温州大学孙诒让研究所协办,所长王兴文教授主持。本期专题的4篇论文,是对温瑞塘河历史文化与社会变迁的探讨研究,尚祈学界共鸣,以期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Abstract:Wenruitang River plays a signi fi cant role in Wenzhou’s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In the meantime, the development of Wenzhou also brings about the ecological changes.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Joint Governance of Five Types of Water Problems”, the paper draws lessons from the governance of Wenruitang River in ancient Wenzhou, and summarises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this policy in Ouhai District, Wenzhou. The paper proposes a series of new measures such as the new-situation-force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the compilation of local textbooks,the exploration of fi nancing channels, etc. to help the new-round tough battle in “Joint Governance of Five Types of Water Problems”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Wenruitang River cultural brand integrating economy, culture, tourism and entertainment.
Key words:Wenruitang River; “Joint Governance of Five Types of Water Problems”; Ecological environment;Cultural brand
温瑞塘河(以下简称塘河)被誉为温州人的“母亲河”,自东晋至今流经了千年岁月。它是温州人民
长期进行农田水利建设而形成的水网,位于飞云江北岸的温瑞平原,瓯海瞿溪街道泉东川村桃源溪是其主源头,水源主要来自瞿溪、雄溪、郭溪三溪之水及大罗山和集云山的山涧溪流。塘河主河道古称南塘河,长达33.85km,北起鹿城区小南门跃进桥,向南流经梧田、白象、茶山、仙岩,再向西至瑞安市的罗南、塘下等16个乡镇,贯穿于鹿城、瓯海、龙湾、瑞安“三区一市”。塘河对温州的防洪排涝、航运灌溉、生态环境保护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流经千年的塘河见证了温州的兴衰荣辱,同时温州的发展也带来塘河的生态变迁。为推动“五水共治”的有序落实,回顾古代先民对塘河的治理经验,总结20世纪90年代温州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但成效甚微的经验教训,反观现今塘河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现实状况,有助于打开治理塘河的新局面。
一、回顾历史:古代温州对温瑞塘河的治理
塘河历史悠久,其治理古已有之。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鉴之”目的为“用之”,今天探讨塘河的治理问题,需回溯过去。现今开展的“五水共治”大行动,与古时温州对塘河的治理有异曲同工之妙。古时塘河的治理实际上就是治污水、防洪排涝、保供水于一体,同时兼顾内外交通等,使得古城尽量免受自然之害。
1.治污水:活水畅流、清污疏堵与百里荷花
水不流动则易成污水,故温州古城使活水畅河湖。《光绪永嘉县志·舆地》载:“城外河道,以会昌湖为总汇,源出十八都瞿溪、郭溪、雄溪诸山。”[1]会昌湖是塘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城西南三溪水汇聚而成。正如单国方所言:温州“古城设有城南永宁水门和城北望江水门,在南塘三井巷设湖堤,遏住湖水,使其不能南下,而向北倒流,入永宁水门,通过城内河网,南北贯通,由城北望江水门排出。使城内河水变活,减少河道淤积;让河道得到补充,河网水体得到交换,从而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环境,达到宜居目的。”[2]其先进的活水畅流理念与现今生态调水、活水畅河湖的做法几乎一致。
治污水首先要保持活水畅流,其次要清污疏堵整修。宋朝时,朝廷十分重视塘河的治理,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河道进行清污疏堵整修。淳熙十三年(1186年),温州知府沈枢率永嘉、瑞安两县民众开展整治温州城区到瑞安的“百里塘河”工程。此工程疏通塘河河道35km,所浚淤土堆积在河道东侧,形成河堤,于是就形成一条可供行船、灌溉的运河。经过沈枢的精心整饬,南塘河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此外,种荷花修复河道生态,不失为治污水一妙招。《弘治温州府志》载:“南塘,在瑞安门外,即南塘路,连瑞安县,自瑞安门运河七十九里。旧时驿路百里荷花正此塘畔也。”[3]可见,古时塘河水系已然遍布荷花。荷花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不仅提供了河道景观观赏,另一方面还可以作为污染水域的“过滤器”。莲藕的地下茎可以吸收水中的好氧微生物,进而分解污染物,帮助污染水域恢复食物链结构,促使水域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达到修复河道生态环境的效果。
2.防洪排涝:排洪河道与陡门建设
古时,属于塘河水系的会昌湖起着规模庞大的泄洪区的作用,即倘若上游山洪暴发,则通过会昌湖调蓄洪水,进而降低洪水位,以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
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温州刺史韦庸发动民众在温州城西南西湖上开挖疏浚排洪河道5km,并筑两岸堤塘束水,使上河乡平原的郭溪、雄溪、瞿溪三溪之水沿新开的会昌湖导流至温州城区西南,大部分河水顺会昌湖及城西的九山湖注入塘河。浚治后的塘河河面变宽,河道变深,大大提高了排泄涝水的能力。
此外,温州古城还建有多座陡门,即现在所说的水闸,是调节水流量的重要设施。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建设陡门五六十处。位于黄土山前的山前陡门,其主要功能因时而异,平时节制南塘水入城,涝时引南塘水至环城东河,最后借由外沙陡门入江。而处于黄土山后的山后陡门,其主要作用体现在灌溉方面,常引南塘水灌溉城东的平原农田,偶遇涝时则排南塘涝水,使其并入东海。
明万历六年(1578年),江西南昌举人齐柯出任瑞安知县,听取民意,先堵九里陡门,重开城南隆山下的西垟陡门;再疏浚东湖,使河床加深,河面加宽,将河底淤泥聚集在塘河中心,垒成一座小山阜,使塘河南北的来水形成迂回分流入城,达到蓄泄兼顾的整治效果。经过此次治理,塘河多年无需修缮,大大提高了塘河的灌溉能力和两岸人民的生活水平。
3.保供水:制定水则与兴建埭、堰
保供水首先就是要蓄水。水则事关重大,水则定低了,河道蓄水有限,难以满足干旱时用水需要,故水则要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才能确定。
兴建埭、堰。古温州在城墙处增设水门,门内设一闸,又设埭。所谓埭,即堵水的土石堰坝,古时常设于江河湍急处,可以有效地截住水流。至于堰,沿海的平原地区一般将其设于河口处,可以拦蓄上游的河网水系并抬高其水位,如此便可以保证上游不断流,维持正常水位,确保河道的航运功能和充足的灌溉用水。分布在温州古城内外,为温瑞平原的农田灌溉、水利航运做出贡献的“闸底溢流堰”,于2010年杨府山东麓发掘出下陡门遗址,其“闸底溢流堰”的遗迹清晰可见。
二、面对现实:改革开放后温瑞塘河的状况
1.生态环境恶化
城市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所带来的城市环境的负面效应是包括所有发达国家在内都要经历的一个发展过程,温州自然不可能例外。经济的迅猛发展,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得塘河的污染日益严重,成为温州市最大的污染源和主要的污染集散地之一。“五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洗不净马桶盖”,是塘河污染的真实写照。因污染而发黄、发黑的河水,还被人们戏称为“黄河”“黑龙江”,说明塘河水污染极其严重。
一些指标充分表明,塘河的水已不能再自净,也不能满足温州民众健康生活所需用水,甚至不能满足某些原有的水生物种群的生存条件,整个生态系统结构功能遭受到严重摧残。2003年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对塘河水系水质现状做过调查,塘河的68条主要河流的水质类别均为劣V类,每条河流均有多项评价指标呈劣V类,污染程度严重[4]。据温州市环境保护局2004年监测数据显示,塘河干流除郭溪站位为II类水,仙门、新桥、梧田和白象站位为V类水外,其余站位均为劣V类;除郭溪、梧田、白象站位能满足功能水质要求外,其余均不能满足功能水质要求[5]。2007年对塘河取样调查后发现,塘河中除郭溪为三类水外,其余河段水质均不能满足功能要求,其中塘河干流和市区内河水质均属重污染水体。地表水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生化需氧量,城市或城镇内河水体溶解氧普遍偏低,明显呈生活型有机污染特征,主要受生活污水、垃圾的污染,局部地区河水还受到工业、畜禽养殖业废水的污染[6]。
2.水环境问题突出
塘河水环境问题体现在水体污染、河床淤积、填占河道、景观破坏和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五个方面,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欠账,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造成的“顽疾”,属于结构性、人为性的问题。
(1)水体污染突出。水体污染包括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餐饮业污水、畜禽业污水、直排公厕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地表径流污染、河床底泥污染等。塘河水质恶化的内因是其河网水体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水体溶解氧普遍偏低,容易出现黑臭现象。河床底泥是一个重要的内在污染源,在造成塘河水体污染方面影响大。塘河水质恶化的外因则是流入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局部地区还受畜禽养殖业废水的污染;部分市民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存在向河中乱排污水、乱倒垃圾的行为;农民的科学意识不高,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农业污水排入河中,促使水体的富营养化;畜禽养殖业面广量大,畜禽粪便也对河水造成严重污染。
(2)河床淤积严重。由于长期缺少河床疏浚,加之流域内水土流失和沿岸垃圾、泥土入河,导致河床淤积,致使塘河蓄水过流能力大大降低,严重影响防洪排涝。
(3)填占河道普遍。塘河85%的河道相继被侵占,而且这种情况还在继续。大面积填河筑路、建房,许多河道已消失,影响了城市的防洪排涝和生态环境。
(4)景观遭到破坏。无序的采石、密集的低小散企业分布,致使许多具有传统水乡风貌的民居建筑群也被破坏性地改造和蚕食。
(5)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塘河管网建设滞后,纳管率低,城区仅有的杨府山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200kt,永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00kt,滨海园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仅80kt,均已超负荷运行。
3.治理效果不佳
塘河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温州民众的日常生活,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开展一系列塘河治理的新举措。20世纪90年代前期主要是兴建堤塘,后期进行河道整治,推进排污工程,但因为整治措施不够科学全面,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2000年5月,温州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治理温瑞塘河的决议》。同年7月,成立塘河整治领导小组,以市长为组长,以市委副书记和副市长为副组长,成员为各有关部门一把手。同时,温州市专门成立塘河整治工程指挥部,“三区一市”相继成立塘河整治领导小组和工程指挥部。温州市政府还委托清华大学组织编制《温州市温瑞塘河综合整治规划》,科学研究与规划塘河综合整治工程,并颁布《温州市温瑞塘河综合整治与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温州市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奖励办法》,规范和推进塘河整治工作。
塘河的综合治理坚持标本兼治、建管并重、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方针,扎实推进整治工作,主要实施河道清淤、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建设、重点污染源整治、景观工程建设、河道调水保洁养护、塘河保护宣传教育等一系列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塘河整治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污染存在反复性,监管部门重拳出击的时候,水质得到一定的净化;媒体关注的时候,排污企业受到一定遏制;领导重视的时候,环境暂时改善一下。严峻的现实是,财政支出不少,水质改善较少,塘河黑臭问题依然严重。
三、“五水共治”治理温瑞塘河的实践与探索
“五水共治”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通过3轮“811”行动、水资源保障百亿工程、千里海塘、“强塘固房”工程等治水措施,浙江省治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3年1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五水共治”理念,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并明确指出“五水共治”,要治污先行,也要齐抓共治。温州市委市政府践行“五水共治”理念,首要任务“治污水”,先从“清三河、两覆盖、两转型”做起;防洪水,重点推进扩排、固堤、强库等三类工程建设;保供水,重点推进提升、引调、开源等三类工程建设,提出实施重要水源地保护工程;排涝水,重点强库堤、疏通道、攻强排,着力消除易淹易涝片区,实施扩排工程、平原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城市排涝设施建设;抓节水,重点改装器具、减少漏损、再生利用和雨水收集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7]。温州市瓯海区以防洪排涝、活水畅流、水岸同治、清淤疏浚、水质提升、生态治理、节水减排等工程为重点,治理塘河成绩斐然,斩获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市、区),被评为2015年度“清三河”达标县(区),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三年夺得“大禹鼎”[8]。
1.瓯海区治理塘河的实践
(1)建立联督联查机制。“五水共治”是典型的区域环境治理举措,因而首先要大力强化区域政府的领导力度,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实现自我家园自我建。瓯海区成立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瓯海区政府四套班子领导联督联查机制,每月由瓯海区政府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带队,组织开展两次专项督查,形成高压态势;实行定期通报制度,每月通报工作进展和排名情况,并在《今日瓯海》公布,接受全社会监督,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充分发挥考绩的指挥棒作用,将“五水共治”纳入各有关部门、各镇(街道)年度工作考核内容,提高考核比重;组织纪检、审计、财政等部门,加强对治水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资金安全。同时成立瓯海区政府领导下的各街道、各村企为主的老年治水巡逻监察队,选择身体健康、有责任心的老年人不定期巡逻,定期上报河水情况,区政府既可以随时了解水质情况,又解决了老人赋闲工作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2)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工程。通过深入调研,瓯海区政府认识到,城区沿河城中村是河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于是迅速启动全力推进沿河有机更新及城中村改造工程。如今已完成平天镬、秀屿山公园两大片区的城中村改造,完成23.4km2的上汇河沿岸“旧村整治”,拆除了河道沿岸8m范围内的违法建筑[9]。此外,逐步启动建设梧田老街改造、塘河民间博物馆群等工程,以及河塘西村、塘东村等村社的改造。
(3)推进污水收集处置体系建设。实施城镇截污纳管工程和雨污分流改造建设,建设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4)提升片区防洪能力。瓯海区段西排工程是防洪水、排涝水的重要举措。西排工程排洪河道全长6.3km,宽65m,水闸设计流量350m3/s,是省、市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包括排洪大河瓯海段、梅屿隧洞、梅屿控制闸、仙门湖整治工程、温瞿桥等子工程,此项工程中瓯海段总投资约4.6亿元,是温州市各区投入最多的单位。可以说,西排工程的建成将使温州市城区排涝标准由原先的5~10年一遇提高至30年一遇。西排工程全面建成,新建桃源水库,任桥河拓宽整治、牛山生态河道、泽雅小流域治理顺利推进,使片区防洪能力明显提升。同时,在西向排洪建设过程中,瓯海区政府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河道两岸的绿化与公园建设相结合,两岸的拆违与农房改造建设相结合,使塘河沿岸人居环境得到提升。
(5)切断污染源保证供水。泽雅水库保障着温州市区30%的原水供应量,为了使泽雅水库水质稳定在III类水以上标准,瓯海区强制关停或搬迁库区小规模养殖场,取缔机械造纸加工作坊263家,拆除腌塘2 126个[8]。同时强化保障,落实长效管控机制,严格考核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治水工作推进不力的相关责任人予以严肃问责。由于政策得力,方法得当,上下联动,大大缩短了河水发黑发臭的时间,改善了塘河水质,增加了河岸绿地面积,初步遏制了生态环境全面恶化的势头,瓯海区成功走上以治水倒逼工业转型,从投钱治水到治水生钱的良性发展之路。
“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合理有效地实施“五水共治”,必将为瓯海区乃至温州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基础。
2.新形势下加强“五水共治”的新举措
塘河在治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持续治水理念不清、治水资金不足、治水技术欠缺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应创新理念,加强实践。
(1)倒逼产业转型,加强“水岸同治”。水污染的根子在岸上,治水不治岸,必定是治标不治本。一是治岸先治污染企业。工业污染是造成水污染的元凶,要淘汰一批、入园一批、转型一批、升级一批工业企业。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在强制关闭污染企业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新型环境保护产业,鼓励成立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高新企业,如加大活性炭、海水淡化设备、村镇污水处理系统等环境保护产业落户瓯海区乃至温州,让塘河治理走向市场化。二是加强“水岸同治”。在治理水体的同时,加强河岸的规划治理,强调沿河的城市建设。采取“原生态”护岸,就是利用植物或植物与土木工程结合,构建和谐亲水的水陆转换空间,从而对河道坡面进行防护。三是加强沿河两岸的市政设施建设。通过文化产业化、创意产业化塑造塘河文化品牌,将温州地方民俗表演、民间工艺、书画、老物件进行融合,设计出集艺术创作、文化休闲、跨文化交流合作于一体的文化载体,构筑东瓯遗韵、艺术展览、时尚生活、文化创意、原住民生活区等板块,传承浙南水乡文化记忆,打造温州治水样板工程。
(2)编纂乡土教材,培育青少年塘河情结。温州拥有悠久的塘河治水历史,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水文化。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有必要把前人优秀的治水成果和“五水共治”的新篇章编纂成中小学乡土教材,对温州市特别是塘河两岸的广大青少年进行爱乡、爱土、爱塘河的教育,让他们从小就遵循“塘河是我家,我要爱护她”的行为要求。教材编纂要处理好坚持引导与讲求实效的关系,建构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以生活常识为基础的课程模块,强调实施的开放性和实践性。编纂乡土教材,培育中小学生塘河情结,是从源头上治理污染的有效方式,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3)开拓融资渠道,持续支撑塘河的治理。目前,塘河治理财政资金紧张,上级政府补助比例小,难以满足塘河治理和建设的需要。因此,在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梳理整合各相关部门治水资金,把“五水共治”项目纳入政府投资优先考虑安排,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政府的倾斜力度;继续探索融资渠道,发挥水投公司融资平台的作用,引导银行资本、企业资本、温商回归资本、民间资本等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动群众自行投资建设,鼓励、支持群众自建、自管、自营小型水利设施,激发群众兴办水利的热情;不断健全政府与社会合作、第三方参与治理等机制,大大增加社会与市场力量的投入。
温瑞塘河与温州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一场治理温瑞塘河、拯救母亲河的持久战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不仅要重新恢复温瑞塘河清纯碧绿的面貌,而且要逐渐形成集经济、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温瑞塘河文化品牌。
[1] 张宝琳,王棻.永嘉县志: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0:98.
[2] 单国方.温州古城水系和治水探微[J].中国水利,2014(11):64.
[3] 王瓒,蔡芳.弘治温州府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70.
[4] 王佳伟,曾思育.集成化方法在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中的应用[J].重庆环境科学,2003(11):141-144.
[5] 2004年温州市环境状况公报[EB/OL].(2015-12-30)[2017-06-25].http://www.wzepb.gov.cn/hbdj/list.asp?id=2468&tableid=&type1=&type2=.
[6] 肖新华,林岚.温州发布2007环境状况公报[N].温州日报,2008-06-05(5).
[7] 金勇兴.水生态文明视域下温州“五水共治”的战略思考[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14-17,35.
[8] 鲍南南,项和娟.瓯海打造美丽塘河宜居水乡 连续三年夺得“大禹鼎”[N].温州日报,2017-04-19(4).
[9] 陈爽,林光强.水清城美瓯海风—立足实际推进“五水共治”[N].浙江日报,2016-03-08(12).
[责任编辑:金丹霞]
Fusing History and Reality: Wenruitang River and “Joint Governance of Five Types of Water Problems”
WANG Xingwen
(SUN Yirang Research Institute,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TV213.4
A
1671-4326 (2017) 03-0007-05
10.13669/j.cnki.33-1276/z.2017.046
2017-07-08
温州大学与中共温州市瓯海区政府党史研究室合作项目(RH1603006)
王兴文(1964—),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温州大学孙诒让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中国科技经济史与温州历史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