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独特的治国理政思想钩沉及略评
2017-03-11刘歆立
刘歆立
(河南农业大学科学发展与农民权利研究中心郑州450052)
唐太宗独特的治国理政思想钩沉及略评
刘歆立
(河南农业大学科学发展与农民权利研究中心郑州450052)
唐太宗是我国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位盛世帝王在众多人们心中是明君形象。古人、今人对之盛赞之多、之高确属罕见,其杰出的政治远见与雄才大略固然有其自身特殊禀赋因素与时代的需要分不开。然而,更与其超越历史上所谓“华夷之辨”的春秋大义而独树一帜的“天下一家”观、建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政在养民”的治国仁政和“开直言之道”促成谏风盛行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些治国理念与具体做法对于我们今天仍不无借鉴价值。
唐太宗治国理政天下观以民为本纳谏
唐太宗是我国最具人格魅力与历史影响力的古代帝王之一,古人、今人对之盛赞之多、之高确属罕见。例如,明宪宗称赞说:“三代以后,治功莫盛于唐,而唐三百年间,莫若贞观之盛。”当代著名学者黄仁宇曾赞扬他说:“唐朝制度从当时的眼光看来近于至善,其中大部分之功绩应属于此位青年君主”[1]111。与在历史上创造的“康乾盛世”的康熙皇帝与乾隆皇帝(二人都在位60年以上,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还长寿到89岁,退位后还多年干政)相比,与其后不久创造“开元盛世”的唐玄宗(在位44年而在唐朝皇帝中在位时间最久,终年78岁),上苍对于唐太宗可以说“天不假年”,这位一代明君不过享年52岁,在位23载。但是他却能创造如此空前绝后的历史辉煌不由人不进行探究钩沉。笔者认为,这其中缘由至少与其超越历史上所谓“华夷之辨”的春秋大义而独树一帜的“天下一家”观、建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政在养民”的治国仁政和“开直言之道”促成谏风盛行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超越华夷之辨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天下观
根据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往往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对峙与兵祸连接,使得主张清谈无为与无为无君的老庄思想大行其道。随着隋唐两朝对大江南北的重新统一,特别是唐太宗继位后多年不辍的励精图治与锐意进取,唐初社会迅速呈现生气勃勃的发展气象。“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赉粮,民物藩息”(《新唐书·食货志》卷五十一)。而唐军前所未有地大破突厥将北部疆域迅速拓展至大漠南北,四夷宾服而海内晏平。“际天所覆,悉臣而属之,薄海内外,无不州县,遂尊天子为天可汗”(《新唐书·北狄传赞》)。强调积极入世与刚健有为的儒家思想在名士王通倡导下顺势而起。由于唐初不少名臣是王通门人,这使得儒家思想为以李世民、魏征等为代表的唐初君臣所倚重,也在《贞观政要》这部重要典籍中有多处体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贞观二十年(646),唐政府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在漠南设立单于都护府,建立了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后改名余吾州,今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安加拉河地区)、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地区)、东临哥勿州(今吉林省通化市),州县治理的地理范围扩展了历史上的空前水平。面对如此辽阔广大的统治疆域。如此众多复杂民族部落,强调文化认同而非血统认同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自然成为以唐太宗为代表的当朝统治集团的首选思想。贞观年间,唐太宗曾经语重心长地对文官武将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八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这些观点显示了作为泱泱大国君王在民族关系问题认识上特有的仁和宽厚的胸怀,是对把既往华夷之辨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陋识偏见的巨大超越。
在这种民族关系观念和国家关系理念指导下,唐朝中央政府在灭亡东突厥汗国后,没有沿袭旧时上惯用的民族分化与肢解做法,而是大胆果断地采取了尊重和保留突厥的社会组织和风俗习惯了“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之策,在东起幽州(今北京)西至灵州(今属宁夏)广袤地带,设置四个都督府妥善安置归附突厥降户,在突厥原居地的大漠南北也设置对突厥留居部落实施由突厥本族首领任职并可世袭的都督府管理,从而创立了新的羁縻府州制度,“以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诸蕃渠帅死亡者,必诏册立其后嗣焉”(《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形成了少数民族政权首领例由唐廷册封的制度与“天可汗制度”。有学者认为,唐太宗开创的天可汗制度具有国际组织性质的机构,诸蕃推大唐天子为国际盟主,以唐政权声威作为一种稳定国际秩序与和平的力量,建立起来的以唐帝国为中心的大东亚国际秩序,天可汗制度有现今联合国的作用,但联合国为委员制组织,天可汗制度则为首脑统帅制[2]。通过对它的深入研究,有望找到一条在当今冷战格局瓦解、已不存在共同假想敌的情况下重建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行道路。
唐太宗还实行了与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和亲的政策,以婚姻亲情的方式协调改善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开明友善的民族关系政策和制度在唐代的长期实施,大大减少了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隔阂,增强了各民族间的广泛互补和血肉融合,实现了多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宏大局面。正是在唐代,中华民族新的代称——“唐人”形成,奠定了现代中华民族的基础这些开明友善的政策很快就取得了良好的安抚效果,也在文武大臣中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唐朝名将李靖在对北方少数民族征战中,能够对作为战场上敌人的少数民族秉持一种少见的平等对待之心。例如,他对唐太宗说:“天之生人,本无藩汉之别。然地远荒漠,必以射猎而生,由此常习战斗,若我恩信抚之,衣食周之,则皆汉人矣”(《武经七书·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这很可能出乎我们很多人对这些似乎只会驰骋沙场的武将的想象与判断。
客观地讲,唐太宗这种突破华夷之辨的所谓“春秋大义”藩篱而秉持“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政治远见可能与其有据可查的少数民族血统身世有关。据有关史书记载,唐高祖李渊之父娶妻独孤氏为妻(见《唐会要》卷三《皇后》),而独孤是魏初三十六部落之一(见《周书》卷十六《独孤信传》)。高祖李渊娶窦毅之女为妻。窦毅虽系东汉大鸿胪窦章的第十二世孙,但是其近祖窦统在汉末灵帝时期为避窦武之难而亡奔匈奴而不可避免地被胡化,且窦毅本人也曾被荣赐胡姓纥豆陵氏成为部落大人。(见《周书》卷三十《窦炽传》,窦炽是窦毅之叔)。而太宗本人也娶妻长孙晟之女为后,长孙氏为北魏帝室之宗,本姓拓跋,孝文迁都洛阳后改为长孙(见《旧唐书》卷五十一《长孙皇后传》)。由于这种血统身世,尽管唐太宗一方面自称是老子后代;另一方面也乐于接受胡汉天下一家的思想。而且,南北朝以来,华夷之别早已经不以血统为基础,而是以文化为区别。即如陈黯所撰的《华心》所言:“苟以地而言,则有华夷,以教言,亦有华夷乎。夫华夷辨在心,辨心在察其趣向。有生于中州而行戾乎礼义,是形华而心夷也。生于夷域而行合乎礼义,是形夷而心华也”(见《全唐书》卷七百六十七)。
当然,唐太宗不遗余力提倡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一家”等思想是这位封建帝王在特定历史情况形成的一种民族观念与政治意识,是封建统治者维护大一统秩序而采取羁縻政策的指导思想,
与习近平同志在新中国成立66周年提出的“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等民族团结思想,在被誉为“全球化3.0版”的一带一路的理论基础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相比,其政治矫情成分与政治实用主义色彩显而易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帝国心态的狭隘眼界显而易见。
二、建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政在养民”的治国仁政
即使按照今天一些学者的标准,李世民诸多的治国理政作为中也蕴含着许多值得称道的政治思想。例如,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指出:“在中国帝王之中,李世民可算是最具人身上的吸引力。……他有恻隐之心而又好奇心重,不惧危难也不辞劳瘁”[1]110,并将这位旷世明君的治国理念与理政实践提升到“人本主义”的高度而赞不绝口。当然客观地说,一千多年前的唐太宗之统治无论如何也超不出封建帝王的历史局限,其治国理政理念是不能与今天我们的以人民发展为中心的科学理念相提并论的。
在完成于唐开元时期的《贞观政要》一书中,编著者吴兢摘录了唐太宗大量表现为“政在养民”的言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贞观政要·君道》)、“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于一时,败亡亦促。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今欲专以仁义为治,望革近代之浇薄也。”(《贞观政要·仁义》)、“凡事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等等。全书10卷40篇以“仁义”为基础与线索,全面介绍唐太宗居“仁心”、施仁政的思想与实践,历史表明,唐太宗以人为本的治政理国创造了空前绝后的中国历史发展的顶峰,当时全国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四五钱”(《贞观政要·政体》)。唐太宗通过总结隋亡教训时刻警醒自己戒奢节欲与为政以静,这对于一个封建帝王来说殊为不易。
后世的我国历代封建帝王中的不少“有志者”“想望太平者”都以唐太宗为榜样。唐玄宗把《贞观政要》视为处理朝政的教科书,“依贞观故事”而励精图治,从而“贞观之风,一朝复振。……与民休息,比屋可封”创造了开元盛世(《旧唐书·玄宗本纪·史臣曰》)。之后的唐文宗“喜读《贞观政要》,每见太宗孜孜政道,有意于兹”(《旧唐书·文宗本纪·史臣曰》),唐宣宗在采纳众议方面“当时以大中之政有贞观之风焉”(《旧唐书·宣宗本纪》)等等。记载唐太宗治国之道的《贞观政要》问世不久便东传日本,在日本此后近五百年的奈良文化(也被称为“唐风文化”)与平安文化(也被称为“国风文化”)时期,各任天皇都奉唐太宗的“宽仁治天下”等政训为圭臬,无不以“政在养民”为治国之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80年代后,日本社会再一次出现《贞观政要》热,包括知识精英阶层在内的各阶层人们把它视为“放之古今而皆准的经验宝库”,从各个学科援引与为人处世上运用[3]。
三、“开直言之道”促成谏风盛行
唐太宗能够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广开言路与虚心纳谏,或者说整个唐朝廷谏风大行其道。无论是从进谏者身份的多样性,还是从进谏者态度的强硬上,或者是从进谏方式的灵活性等方面都彰显了这一时期谏风之盛,武则天时期的王方庆就把以直谏敢言著称,也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征的谏文编成《魏文郑公谏录》,玄宗朝的吴兢则本着“望纾天鉴,择善而行,引而申之,触类而长”[3]的目的编撰了《贞观政要》,足见唐太宗纳谏风范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
唐太宗为人所称道的善于纳谏的明君风范的形成,首先在于其纳谏行为出于真心而非求虚名。据《唐会要》载:“贞观中,每日仗退,太宗与宰臣商量参议政事,即令起居郎一人执简记录。由是贞观注记政事,称为毕备”。没有虚己求谏的真心诚意,唐太宗是做不到几十年如一日地让这些起居官跟从记载一举一动来具体约束或者说无声规劝自己的,做不到对经常冒犯自己天尊的大臣们保持难得的克制与敬意。贞观四年(630),唐太宗一时兴起要建洛阳乾阳殿。给事中张玄素直谏说这样会获得同桀、纣一样的下场,唐太宗冷静思考后不怒反喜而重赏了他与下令缓建。一次因气头上唐太宗要判处一名伪造资历的人死刑被大理寺少卿戴胄坚决否决,唐太宗虽然觉得有些下不了台,但是事后却盛赞这位大臣秉公功令。至于以“犯颜直谏”著称的大臣魏征先后让太宗接受二百多次攻讦规劝,其中经常与唐太宗廷争强谏,一度言辞激烈到引起唐太宗要“杀却此田舍汉”的念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连中牟县丞皇甫德参,这样一个不在品级之列的小吏也胆敢上书问罪太宗说:“即日徭役,似不下隋时。怀、洛以东凋残,人不堪命,而田猎犹数,骄逸之也”(《贞观政要·杜谗佞》)云云,不要说有九五之尊之称的封建帝王极少人能接受这种尖锐的批评,就是平头百姓对别人的横加指责能够保持冷静克制态度的也需要很高的思想涵养。
其次,与其开创的运转有效的谏议制度有关。唐太宗时期的谏官设置与前朝的一个很大变化是,变徒有虚名的虚事谏议为确保尽责的职事谏议。散骑常侍是秦汉以来居“位之侍极,宰臣次列”的最高谏官,但由于这个职务往往带有兼职履责的特点而带来“散骑常侍掌规谏,不典事”的尸位素餐的多年痼疾问题。对此,唐太宗在贞观17年将散骑常侍改为职事中,在对这一官位的职责与义务进行明确化的同时,对其履行职责的权力也进行了制度上的保证,从而使散骑常侍成为朝廷进谏队伍的重要力量。同时,对给事中这个门下省重职部分地履行谏议职责予以确认,保证其能够很好地负责审议封驳诏敕奏章,有异议可直接批驳还诏敕等等。对谏议大夫这个专职谏官也进行了赋能授权,把这个原来只负责言事的清议官职变为具有参政议政的官职,太宗时期“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得闻政事,有所开说,太宗必虚己以纳之”(《贞观政要·求谏第四》)。客观地讲,对于周围臣下的谏劝太宗有时候也非常地不快与抵触,但是在多数情况下他最终还是虚心接受了。
此外,唐太宗还用多种办法调动史官及侍从顾问等兼职谏议群体进行谏议的积极性,例如,唐太宗常设了侍从顾问群体。“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诏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贞观政要·政体》)五品以上的京官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更宿中书内省,目的是让高层“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显而易见具有纳谏的性质。“时太宗既平寇乱,留意儒学,乃于宫城西起文学馆,以待四方文士。……诸学士并给珍膳,分为三番,更直宿于阁下,每军国务静,参谒归休,即便引见,讨论坟籍,商量前载,预入馆者,时所倾慕,谓之‘登瀛洲'”(《旧唐书》卷七十六)。与社会名流与饱学之士议论古今当然意在总结历史上的政事得失,《新唐书》则直接说唐太宗与左右大臣来往这些文学馆是“每暇日,访以政事”,也就是来这里求谏纳谏。
“国家开直言之道,故进封事者极多”(《贞观政要·直言谏诤附》)。除了以上具有官方背景的体制内进谏群体外,在谏官群体(从尚书到县丞)之外还有非正式的体制外进谏群体。例如,在皇帝的后宫以长孙皇后为代表的进谏群体,史书上记载这位“性仁孝俭素”的皇后曾谏杀魏征、谏杀马夫、谏用其兄为宰相等谏事,唐太宗事后对之评价说:“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贞观政要·议征伐》)。司马光对此评论道:“(长孙皇后)常与上从容商略古事,因而献替,裨益弘多。”(《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四)。徐昭容也是历史上因谏留名的后宫才人之一,他曾在贞观22年上奏太宗长篇谏文以阻止东征,虽然太宗最终没有采纳其谏告,但是“善其言”。
唐太宗这些广开言路与从善如流的努力与“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的做法,对我们落实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春节前夕提出的“中国共产党要容得下尖锐批评”与进行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的改革号召,对于我们发扬民主作风听取党内外意见与集思广益,不断发展协商民主与通过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不无借鉴价值。
[1]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北京:三联书店,1997.
[2]参见佚名.唐代“天可汗”制度兴衰:诸蕃推举的世界盟主[OL]. http://www.qpgu.com/news/201605/236416.html.
[3]青子衿.简论唐太宗的人学思想[J].文史杂志,2012(5).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17.3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农民发展的权利诉求与制度贡献研究”(11CKS018)、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我省城镇化在实现经济社会转型中的民生改善效应综合性实证研究”(15A63003),2016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
刘歆立,河南农业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政治思想史与农民权利研究。
K242
A
2017-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