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职业化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17-03-11樊东宁
樊东宁
(衡水学院,河北衡水 053000)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中国语言文学类中一个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毕业生就业范围广泛,长期以来为众多的高校所推崇,无论是文科类还是综合类大学都开设了该专业。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媒介传播方式的巨变,就业观念的革新,社会上对该专业的质疑声也是越来越大,很多学生在参加工作后越发觉得自己所学知识“派不上用场”。同时随着地方本科院校逐渐增多,新建本科院校中的传统专业无论是招生还是就业方面遇到了很大的阻碍。以上事实都在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顾念,立足社会需要,注重社会岗位对人才标准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社会岗位的认知以及适应能力,培养社会行业竞争意识,构建合理有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职业化教育是当代高等教育的本质内容
职业化教育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必然产生巨大的职业岗位空间,新行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更重要的是依靠人才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1]。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教育的先导性和超前性必然要求产生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职业化教育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成为新时代的教育类型。
1.1 职业化教育是注重人性培养的教育
职业化教育并非是一种“技术化”教育。职业化的多样性和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职业化教育既要注重人们社会化过程中的一般知识和一般技能的传播与培养,同时又要注意到每一个社会化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注重个体的个性特征的发展,依据每个人的兴趣、心理特质、身体的特质而进行特殊知识与特殊能力的传授。职业化教育不是针对少数人的行为,而应该是所有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职业化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学校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和全过程贯穿教育各阶段的系统工程;职业化教育关注的是教育对象以何种价值取向选择人生道路。
1.2 职业化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涵
综合来看,我国高等院校从办学类型上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目前的定位是立足于应用型院校。应用型大学的定位可以表述为:“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强化实践实训教学,重视应用研究,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技术能力,为机关、企事业等基层单位管理服务的应用型人才”[2]。重应用,强实践成为应用型院校重要的教学改革方向,而职业化教育的一个特点就是强化实践教学,学生在学校就读期间就应该获得从事某种工作或者岗位的职业素养或者能力,这里的能力包括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综合素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2 汉语言文学专业职业化教育人才培养的构建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素质:听说读写能力、文字处理能力、社会交际能力、文学素养能力,根据这几个标准来确定该专业职业化教育的发展模式。
2.1 依据自身条件,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很多地方类院校是由原来的专科学校、高职院校转变而来,转型后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仍然是过去传统的方案模式,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还是以研究型院校的培养模式为标杆,但是这并不适用于这批院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办学师资都不能很好的实现预订的培养方案,作为地方类院校应该立足本地,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将重点转向为地方社会的发展,着重研究当地基础教育条件和现实情况,为中小学校培养合格并且能适应艰苦环境的教育工作者,还能够充分了解本地政治经济文化特色,能够相应的企事业单位任职的人才。如此定位,可以保证清晰的培养目标、丰富学校办学层次。以师范类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来讲,必须要对当地的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有详细的了解,了解当地中小学的办学能力,准确的掌握当地中学教育缺乏什么样的人才,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把中小学教学和学生的专业素养结合起来,练习将自己的所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原有知识相联系的能力,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学生职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学生专业学习和专业能力、素质的培养搭建平台。
2.2 以核心能力为主线,建构合理的课程体系
首先,对专业课进行整合。很多培养方案将专业课细分为专业基础和专业必修,可以把两者整合为专业课程,这样可以优化课程设置。在实际教学中,专业课门数大概在12门左右,知识体系庞杂,在授课时还有知识重复之嫌。首先要整合每门专业课程内容,每门课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要找准教学核心内容,考虑到选修课的配合设置,文学史类的教学改变历史阶段的梳理,改为专题式教学;其次调整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比例,注意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匹配,强化实践性课程的分量。强化师范类课程的地位,适时提前开设学期,例如语文教法基础课程提前到第三学期开设,让学生提前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所了解;再次精选选修课程,突出校本以及地方特色。在设计课程时杜绝原来“因人设课”的情况,以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为准则,每门课的课时不必太多,但内容要丰富多样,尽量向学生传授最前沿的知识。
其次,强化应用课程。笔者在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时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方向课调整为高级文秘、文化传媒、教师教育三个模块,在三个模块里都增加了专业技能的训练,按照学校统一部署,以实践教学项目的方式展开。在原有的教学计划中,我们的应用性课程相对来说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现代“读”、“写”、“说”,围绕这三个方面,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在专业基础课中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并且以项目制形式体现在集中实践平台里,另外在对接岗位课程模块里,围绕三大能力开设课程,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所以在新版培养方案里,我们在教师教育方向之下,除了基本的教学技能之外,还注重学生教学指导能力的开发,设置写作指导、文言文指导等中小学语文课程中涉及到的版块内容。
2.3 根据人才培养新规格,调整考核方式,改革教学计划
应对职业化教育的要求,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单单时表现在课程设置上,考核方式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也需要大幅度的调整。
第一,在考核方式上,注重学分制改革,但又不能唯学分制,作为西方的一种高效管理制度,学分制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如果监管不到位,就会容易造成自主学习无人监管,学生选修课程也是避难就易,无法真正保证学习效果,所以学分绩点是一个重要的保证措施,当然还要加以严格的监管工作,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结合起来,可以适当鼓励学生进行创业,有成果的可以抵学分,也可以转入相关的专业进行学习,也可以办理休学创新创业,
二是综合素质学分多样化管理,综合测评往往都是由团委部门统计分配,可以适当给教学部门一些可控学分,任课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进行文艺创作和论文的发表,发表后可以抵用学分,这样可以激励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进行创作实践。
三是,强化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根据教师专业标准,形成专业见习、教育实习、综合实践平台的教学实践体系。在二年级开设专业见习,专业见习形式可以多样化。同时要注意考核环节,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所以在综合实践课程组里,实践项目围绕专业课程进行设计,拟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言表达技能训练、写作采风、民间文化采风等实践项目。
四是重视毕业论文及毕业作品环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工作需要高度重视,这一环节是充分显现该专业素质的部分,所以毕业论文写作课程有必要开设,同时毕业论文工作可以提前到大三下学期进行,师生互选,并且规定实践课题的数量,必要时可以指派课题研究,根据具体可提要求可以进行合作式研究,毕业论文不仅局限在理论现象类研究,适当增加报告类内容,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2.4 构建新型实践教学模式
第一,加大实践课程比例,注重实践内容的设置,做到真题真做,强化考核环节。实践课的开设旨在提高学生将来的从业能力,围绕前文述及的三个模块,我们应该在实践环节、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增设应用文写作实训、文秘实习、民俗文化采风实习。在课程组织方面,原来的实践课都是在课程内部消化,单门课的任课教师组织,所以会出现实践课仅在课堂完成的糊弄现象,新型实践教学强调课程必须在课堂外完成,组织学生去到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的建立需要学生和学校两个主体进行,以学校为主搭建基地平台,实践指导老师要具备沟通协调和活动组织能力,不能只仅限于布置任务,不参与活动,所以实践教学的监管和管理要到位。
第二,加大对地方基础教育的研究与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平台。笔者所在地为河北衡水,衡水中学教育走在全国前列,很多外地考察团前来学习经验,作为衡水唯一一所大学本科院校,我们更有责任对衡水的基础教育进行研究,服务地方教育事业。组织学生进行专业见习,在大三上半学期我们就开始组织学生们进行教育见习,让学生初步走进教师的行业,了解行业特点,顺应行业需要,在大四上半学期再去集中实习,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实习。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我国高校教育的传统专业,一直承担着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任务,在新时代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加强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的变革是对社会人才需求的重要保证,职业化教育不单单是职业能力的教育,也是职业素养的体现,我们要立足自身办学定位,明确培养方向,做好地方人才需求的保障工作。
[1]陆卡娅.浅析高校职业化教育[J].高教论坛,2006(08).
[2]孔繁敏.应用型大学:普通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方向[N].光明日报, 2005-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