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2017-03-11王发
王 发
(山西省阳高县职业技术学校,山西大同 037000)
前言
求异思维、求同思维、创新思维这三种思维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孙志是一位著名的语文教学专家,他指出,求异思想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和模式,需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从多个角度和方面进行思考,充分发挥发散思维,扩大发散思维。
1 分析求异思维的含义
事实上,对于求异思维的定义并没有标准的答案。因为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一般来说,寻求求异思维方式与传统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在培养求异思维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超越传统思维的框架,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求异思维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如果说求异思维的想法相当于某些想法,它并不是很严谨。因为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而创新思维,除了寻求差异外,还有相同的部分。然而,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求异思维更注重思维方式,不局限于常规思维,打破思维的局限,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寻找最好的答案。
2 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寻求求异思维教学模式并不普遍,大多数教师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方法,标准化的教学模式比较普遍,尤其是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高考的压力,教师与学生更加习惯应试教育。同时,大多数学生在长期填鸭式教学模式中,导致其思维方式比较固定,僵化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扼杀在摇篮中。学生通常比较依赖教师,跟着教师的教学步骤来学习,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与发展,从而导致求异思维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难以得到广泛运用。例如,在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将高考试题作为教学的重点,在教学的时候,通常会按照考试要求对诗词进行简单拆分,或者将类似于借景抒情等优美的诗词让学生背下来,在考试的时候直接套用。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会让学生逐渐失去思考能力,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不高。
3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求异思维的优化措施
3.1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高中的语文课堂上,其实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的常规课堂模式。例如,课前预习问题,课堂让学生讨论和回答。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总是希望学生自己回答预置的答案,并不断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标准化的答案。最后,所有的学生的大致思维都在一个方向上。但是,大多数人忽视的一个问题是,课堂不是一个简单的输入和输出过程,而且这种预定义的模式没有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在高中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并不容易。它要求教师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而不是按照教师预定的路径采取某种形式。学生需要学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解决它们,这是教学的真正目的。而在求异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只是在培养求异思想的指导作用。关键是学生,因为只有学生才是课堂的主题。
3.2 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求异思维进行教学,实际上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在求异思维能力培养的时候,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可以对课堂进行精心设计,教师可以借助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结合课程内容为学生设计出各种教学场景,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确保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同时,可以借助这些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体会与感悟,主动思考,并获取自身的理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进行《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对课文特点进行分析,深入探究各个人物的鲜明性格特点,以便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人物进行模仿,并播放红楼梦等影视剧,让学生对屏幕中扮演的人物进行分析,并让学生大胆展示自身对个别形象的理解与看法。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散思维了解课文中各个人物的具体形象与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的能力。
3.3 设计的教案一定要精益求精
没有准备工作,任何未完成的任务都无法完成。教学职业具有特殊性,在教学计划设计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从学生的扩散思维模式出发,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设计。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打破思维定势,从多个角度考虑同一个问题,得到不同的回答。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该通过进行不同的思维接触,指出考试要求和教学大纲中的要点和难点,来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思维。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必须改进教学计划的设计。
3.4 合理提问,正确引导学生思考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是课堂的主体,主要为学生提供知识的讲解,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通常是死记硬背,一味的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思维无法扩散,形成一种固定模式,缺乏创新意识。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运用求异思维,需要在课堂上巧妙设置问题,可以借助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知识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知识的兴趣,从而活跃教学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对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对其进行表扬,以便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
3.5 营造课堂气氛的轻松愉悦
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前提。如果一个老师处于领先地位,而学生只是随大流,那么学生怎样才能开放思想,创造新的思想呢?因此,在高中语文课上,老师应该从高台上走下来,融入学生。学生和老师应该平等和尊重。在课堂上,学生和老师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事实上,课堂是一个不断碰撞的思想交融过程。因此,在培养学生不同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师生沟通。只有双向互动和探究,学生才能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考的大门。
3.6 拓展思维方式,进行发散思维
传统的思维模式是对学生创新的最大阻力。一般来说,当我们面对一个新问题时,会无意识地运用自己的思维和理论来分析这个问题。然而,有时传统的方法并不奏效。例如,我们大家都知晓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在思考过程中,我们必须打破原有的思维框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这也是思考的焦点。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应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方式,转变思维方式,打破传统的陈规定型观念,不断创新,培养学生求异的思维方式。
4 结束语
学生对求异思维应用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培养求异思维,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不断改变教学方法。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得到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晏明.浅谈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3(02):112
[2]宫新宽.刍议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
[3]刘艳清.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课外语文. 2016(05)
[4]顾小兰.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途径分析[J].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4(12)
[5]文玲莉.在求异思维引领下优化高中语文教学[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7(29)
[6]李倩.浅析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课外语文. 2016(12)
[7]王晓亭.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求异思维运用探讨[J]. 语文建设.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