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贡篇

2017-03-11东汉

领导月读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孝廉忠信人才

[东汉]王 符

实贡篇

[东汉]王 符

国以贤兴,以谄衰;君以忠安,以佞危。此古今之常论,而时所共知也。然衰国危君,继踵不绝者,岂时无忠信正直之士哉,诚苦其道不得行耳。夫十步之间,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是故乱殷有三仁①,小卫多君子。今以大汉之广土,士民之繁庶,朝廷之清明,上下之修正,而官无善吏,位无良臣。此岂时之无贤,谅由取之乖实。夫志道者少与,逐俗者多畴,是以朋党用私,背实趋华。其贡士者,不复依其质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妄生羽毛。略计所举,岁且二百。览察其状,则德侔颜、冉,详核厥能,则鲜及中人,皆总务升官,自相推达。夫士者贵其用也,不必求备。故四友②虽美,能不相兼;三仁齐致,事不一节。高祖佐命,出自亡秦;光武得士,亦资暴莽。况太平之时,而云无士乎!

(原文据中华书局1965年版《后汉书》)

【注释】

①殷有三仁:在《论语·微子》中,孔子说微子、箕子、比干是商朝的三位仁人。

②四友:周文王以南宫括、散宜生、闳夭、太颠为四友,孔子亦以颜回、子贡、子师、子由为其四友。这里指文王四友。

【译文】

国有贤臣就兴旺,用谄谀之臣就衰败;君主有忠臣国家就安定,用佞臣国家就危险。这是古今的定论,也是大家所公认的道理。然而衰国危君,接连不断,并不是因为当时没有忠信正直的人,而是用人正道行不通的缘故。十步之内,一定有茂草;十户人家,一定有忠信之人。商朝那么乱,还有箕子、微子和比干三位仁人;卫国那么小,还有许多君子。现在大汉广大的土地上,士民多而富足,朝廷政治清明,上下又能谐和一致,但朝廷却没有好的官,在位的良臣也不多。难道此时没有贤人?想必是使用不当吧。那些愿行正道的人用得很少,同流合污的却用得很多,因此,朋党成群,互相营私,背离朴实,趋向华丽。选拔人才时,不重视其实干,衡量其才行,只是虚张声势,滥加溢美之词。每年有将近两百人得到提拔。看看他们的履历,个个品德像颜回、冉伯牛,详细考察其才能,很少达到中等人才的标准,都是只务升官、互相推举。选士本应重在才干,不必求全责备。所以文王四友虽各有长处,但不是每个人都很完美;商朝三仁同在一朝,能做的事也不一样。辅助汉高祖得天下的臣子来自亡秦;光武帝用的人才不少是从王莽那里来的。何况如今天下太平,能说没有人才吗?

【简析】

王符,字节信,东汉政论家。在王符生活的时代,士人热衷于结交权贵、获取名声,以期获得举荐的资格,但王符性格耿介,不苟同于世俗,终身不仕,并因满腔愤懑而著《潜夫论》,对东汉后期的朝堂提出了广泛而尖锐的批判。《实贡篇》即针对东汉所举孝廉贡士名实不相符的现象而发。

文中王符引经据典,通过古今对比,痛陈东汉举孝廉的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王符认为当时所举孝廉不过是徒有虚名,完全不堪任用,因此呼吁对于人才不应求全责备,也不应徒考其表,而应依照每个人的才干与能力去授予官职。而且,正所谓“千里马常有,伯乐难求”,每个时代都有很多人才,重要的是统治者要具备将这些人才选拔出来并任用之的能力,这样,通过明君和贤臣的相互配合,就能使天下太平、海晏河清。

习近平同志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也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才能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

猜你喜欢

孝廉忠信人才
人才云
浅谈儒家思想对东汉立碑之风的影响
试论西汉察举制的内容特点及对当今选拔的启示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旁观者之眼:外媒视角下的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
联墨双馨
十室之内,必有忠信
浅析汉代察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