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网球教学与训练中的意识培养

2017-03-11付辉天津体育学院天津300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网球意识运动

□付辉(天津体育学院天津300000)

探讨网球教学与训练中的意识培养

□付辉(天津体育学院天津300000)

网球运动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特征,要求运动员在拥有良好运动技巧的同时,还需要具备全面的网球意识、冷静的心理状态、快速的临场反应能力,通过自身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才能够确保学生的网球专业能力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基于此,本文以网球意识的内涵及其组成部分为主要出发点,分析在网球教学与训练中培养学生网球意识的必要性,重点探讨网球教学与训练中的意识培养途径,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及网球爱好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网球综合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网球教学目标。

网球教学训练意识培养

前言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与良好的社会环境。网球作为体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肢体协调性的强化、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以及正确体育价值观的构建具有良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其中,网球意识是学生及运动员网球综合能力提升的基础和关键所在,通过运动员自身的运动技巧、肢体行动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如果学生或运动员能够具有良好的网球意识,则可以在网球比赛、日常运动过程中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准确的做出判断和回应,更好的发挥自身的网球技能优势。因此,在网球教学与训练中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网球意识,成为相关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网球意识的内涵及其组成部分

网球意识是学生、网球爱好者、运动员在实践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能够在遵循网球运动规律的基础之上对个体的网球运动行为进行有效调控,以此来进一步提高个体的网球运动综合能力。从本质上来说,网球意识是个体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个体在认知不断深入、能力逐步强化的过程之中对客观情况所做出的反射性行为。网球比赛具有攻防兼收、变幻莫测、战况复杂、突发快速的综合性特征,这就要求网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能够根据赛场情况进行及时调控,以便保证自身行动、战略战术、思维等方面的融会贯通。

网球意识是个体主观意识形态的重要标志,在个体的思维模式之中由多个内容组成,以此来为网球运动员所服务,更好的提高自身的运动综合素质。第一,科学意识,运动员在网球运动专业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要精准掌握网球运动的客观规律,保证自身的行为活动、心理意识符合网球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运动员专业理论能力的不断强化来进一步导致自身的网球运动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融合;第二,运动意识,从盯球、移步、击球等方面来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借助运动员运动意识的不断增强来对行为活动进行有效指导,以便保证自身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第三,辩证意识,在球场上来球的路径发生变化,运动员的打球动作也随之在变幻,但是对于同类型的来球动作来说则是越固定越好;第四,战略战术意识,在实际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要及时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战略战术,通过战略意识的融入来更好的指导网球运动环节,以便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在网球教学与训练中培养学生网球意识的必要性

在网球教学与训练中培养学生网球意识,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网球运动的深入理解,对学生运动意识的强化、综合技能的提升、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在网球教学与训练中培养学生网球意识,符合当前网球运动发展形势的客观要求。网球作为我国体育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强化,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对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就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网球现状相比来说,我国网球发展过程中仍旧存在部分问题制约和影响其水平的根本性提升,群众基础相对薄弱,网球运动项目的普及方式不合理,尚未覆盖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同时,我国网球教育者及训练者的综合素养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学生的网球运动意识和锻炼意识不足,进一步导致我国网球进程发展缓慢。面对此种状况,网球教学者要注重对学生网球的有效培养,保证学生将自身的思想意识更好的落实和践行在实际的网球运动之中。正如某些研究人员所说,网球比赛的输赢是“60%的意识+40%的体力和技巧”。

另一方面,在网球教学与训练中培养学生网球意识,是促进我国网球运动事业长足发展的重要举措。在“阳光体育”的背景形势之下,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了房子的封闭空间来到阳光之下进行体育运动。而网球运动方式也可以为当前人民群众提供一种全新的运动方式,在体育锻炼、项目开展、活动实施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实现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两方面的双重发展。现阶段,网球运动之所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得到大范围的推广,这与其自身的娱乐性、健康性、影响性等方面的特征有着紧密联系。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框架之下,人与人可以通过网球这一运动形式实现双方沟通交流的重要目的,以此来满足现阶段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提升的客观需要。借助这种内在驱动力,可以进一步促使我国网球事业得到全新发展,对我国网球综合能力的提升、体育竞争力的增强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3、网球教学与训练中的意识培养途径

3.1、行为与意识相互统一

要注重学生网球技能行为与自身思想意识之间的有机统一,通过这种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网球综合能力,从而为网球教学与训练中学生自身意识的有效培养奠定基础。在网球训练过程中,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网球运动的状态之中,将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网球运动环节,对来球、击球等内容进行细致的观察,实现两者的融会贯通。即在网球运动开展过程中如果学生已经感觉到网球的球拍与自身的手臂连在一起,而不再是两个独立的体系时,则说明行动与意识达到了融合状态。对此,教师在网球技巧讲解过程中,要对运动要领、技术要点、动作细节进行着重讲解,在此基础之上为学生分析如此运动的原因,以便学生在训练或者比赛过程中能够熟练掌握各项运动技巧,更好地提高自身在跑位、移动等方面的运动水平。

3.2、设置目标,激发动机

教育者或训练者要以网球运动为基础,对教学目标及训练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行之有效的策略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网球训练动机,从而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的网球运动水平。目标的设置可以使得学生心甘情愿的接受训练过程中的艰辛,并且在伤痛情况发生时可以保持乐观向上的思想态度,迎面困哪,勇往直前。对此,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球运动目标,保证目标的行之有效、真实清晰、客观现实,为学生网球行为活动的规范化发展做出科学引导,实现目标方向与行动方向之间的一致性。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启发作用,针对不同学生所采取的教学方案也不尽相同,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我有一个清晰客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制定近期可以实现的短期目标,并通过短期目标的完成逐步朝着长期目标的方向前进。比如,在训练中将自己正手击球的成功率由此前的50%提升到60%,借助这种目标设置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网球运动的自信心。

3.3、增强对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

要增强对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促使学生积极转变自身的网球学习理念,实现学生网球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要逐步提高学生对来球的预判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增强自我的反应速度,以便在网球比赛进行中可以根据赛场的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预判,通过思想意识的传动对学生的网球行动进行有效的调控与支配,提升临场反应能力。对此,教师在网球教学过程中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良,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保证教学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目标性,能够对学生互动意识的形成起到良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同时,教育者要构建情境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加强对网球专业技能的有效了解,以便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网球训练质量。此外,这种互动式情境体验的教学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创新能力和思维意识。

3.4、注重意识品质的深入强化

应注重对学生意识品质的不断强化,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运动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意识,通过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高效提升来促使其一种饱满向上的心态进入赛场之中,将自身的网球技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甚至存在超常发挥的良好现象。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训练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在生本教学思想的指导基础之上为学生安排相应的文化理论课程学习,让学生明确网球运动的规律、本质内涵、战术方法、应用技能等,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深学生对网球文化知识的深入理解,如课后练习、随堂测验等。与此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加强其他领域文化内容的相应学习,如运动心理学、裁判法等,以便提高学生运动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有效训练,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通过学生战术的不断学习能够促使其强化自身的网球运动意识,借助认知训练、一支训练、心理调整训练等方式可以使得学生的心理素质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为学生网球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

3.5、加强对学生战术意识和能力的强化训练

应加强对学生战术意识和能力的强化训练,巩固学生基本的网球能力、运动技巧,并且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勤加练习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战术,以便在网球竞赛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网球基础战术的科学训练,逐步提高学生战术基础的掌握能力和运用水平,其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个人战术、集体战术。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掌握更为全面科学的网球战术意识,根据赛场的客观形势及时调整自身的网球战术,借助自身网球意识的指导来实现学生网球综合技能淋漓尽致的发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展针对性的战术专项训练,对学生的战术能力进行相应培养,保证各项教学方案的有的放矢。此外,教师应通过团体训练的有效强化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战术综合能力,充分抓住网球比赛的互动性特点,为学生创设与网球比赛相对应的教学环节,以便提高学生的预判能力、应对能力,加快学生网球意识的培养进程。

4、总结

综上所述,网球意识来源于学生的实践训练、比赛活动之中,对此,在网球教学和日常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网球意识的科学培养,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案、训练细化、实践活动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网球意识。

[1]杨川.浅谈业余网球锻炼者网球意识的培养[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02).

[2]裴成禹.当前我国高校网球教学中的意识培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28).

[3]姚强.在高校网球教学中培养学生互动意识的途径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04).

[4]吴俊.我国高校网球专项学生裁判意识现状及培养路径分析[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5]李科.网球运动对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分析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6,(30).

[6]周孝水.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网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6,(04).

G845

A

1006-8902-(2017)-05-HG

猜你喜欢

网球意识运动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不正经运动范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