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体育历史研究之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

2017-03-11张剑平顾薇张剑宇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0云南开放大学云南昆明650599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张剑平顾薇张剑宇(、.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0;.云南开放大学云南昆明650599)

我国体育历史研究之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

□张剑平1顾薇2张剑宇3(1、2.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201;3.云南开放大学云南昆明650599)

体育历史研究包含体育运动起源、体育项目兴起过程、体育历史的继承与弘扬以及体育文化的传播等几个方面,体育文化作为联系体育历史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纽带,具有十分重要的内容和作用。本文采用文献法、资料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给相关体育历史研究的部门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体育历史民族体育文化传承

1、全球化视野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世界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传统的体育文化既有中华民族文化的“个性”,也具有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文化一样的“共性”,同时,我国的体育文化还具有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体育文化涵盖了体育学、数学、物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内容,涉及到了历史、休闲、竞技、健身、养生、休闲等人们生活的方法面面。因此,可以说体育文化是与现代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政治、文化都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人类自身内、外在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都有很大的差别和不同。诚然,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文化的研究才更有价值和意义。全球化视野下我国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主要遵循以下几条:

1.1、抓住机遇,固守民族优秀体育文化遗产

由于当前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带动了社会的发展也在瞬息万变,文化的产生、交流、传播和发展更是如此,各种新型、流行文化的传播和大肆发展给我国传统的体育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作用,这也给我国优秀体育文化遗产的继承工作带来了阻碍。为了避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出现丢失,为了保持我国各民族体育文化的独特性,为了丰富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我们有必要、有责任、有义务坚守我国的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这也是我国当代体育文化研究、体育史学研究、体育项目的开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当然,固守民族优秀体育文化并不是“固步自封”,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出击”,敢于与西方体育文化“正面交锋”才是更好地保护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正确之举。

1.2、挖掘优秀体育文化精华,完善体育教育功能

众所周知,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而发挥文化的教育功能也是一种稳定的、安全的、具有传承意义的保护行为。因此,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的体育文化,我们有必要更好地挖掘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将其投入在当代的各大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中。这么做,能够使我国的广大青少年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中华的传统体育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文化素养等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3、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促进全民体育计划实施

在挖掘传统体育文化中优秀成分的基础上,促进当前全民健身、全民体育计划的实施也是十分重要的,毕竟,文化知识、理论存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指导实践。从另一方面来说,促进全民体育计划的实施也是发挥体育文化教育功能的表现。全民体育计划的实施,可以整体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利于提高民众文化素质、利于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了整体的社会生产力。此外,全民体育计划使每个人都能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使每个人都真正接触到了体育文化,这对于我国体育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也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

2、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模式探究

顾名思义,“传承模式”即是指对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方式、手段、途径和方法。除了上文提高的体育文化的教育途径,传承模式还包括语言、文字、社会行为、器物传承、图像、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等方面的传承。这些传承方法互相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模式。调查发现,当前我国体育文化的传承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信息传承

信息传承包括了语言、文字、图像等直接的信息传递方式和音乐、舞蹈、服饰、肢体动作等间接的信息传递两种。这种传承模式大多通过教育的方法进行继承,这种传承模式的准确率高、受众范围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文化传承模式。值得一提的是,近现代以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计算机、网络等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体育文化信息传播模式传播的速度,拓宽了传播途径,使得信息传承这一文化传播模式也越来越成为文化传承模式的主导方式。

2.2、器物传承

严格意义上,器物传承也属于信息传承的范围。器物传承包括各种体育器材、工具、体育运动服饰等,器物的功能和用途携带着体育的文化,将其传给后人,至此,器物有了归属、体育文化也得到了传承。器物传承模式最能体现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特别是体现各个民族的体育特色,通过观赏、分析、研究体育器物,可以显而易见地了解器物的产地、来源以及器物背后所代表的特定的体育文化。

2.3、社会行为传承

社会行为的传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上;二是各民族的传统节日的体育活动中。社会行为是一种“肢体语言”,而体育运动也是一种社会运动,因此,可以说社会行为就是原始的体育运动。其中,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受到各历史时期社会制度、道德、法律等的约束,人们日常的饮食起居、劳动作业等直接地影响到了后代;节日里的体育活动更加体现的是各民族的特色,这与民族的生活地域、行为习惯、地域气候、地形、地貌等有关。

2.4、社会组织制度传承

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制度的传承模式在我国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最典型的的原始社会时期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就是最大的社会组织;到了封建社会,封建的大家长制度也影响到了体育文化的传承。封建家族制度的特点是长幼有序、长者为尊,这种传承模式导致父亲的知识可以直接地传递给儿子,儿子传递给孙子,其中,如果儿子并没有特别喜欢体育文化,或者在传承途中发生丢失等,孙子这一辈就出现了文化断层,不能再进行体育文化的传承。显而易见,这种传承模式具有一定的优点,就是文化传承的集中性;缺点也十分明显,就是不能“择优传承”,即不能选择更合适的人进行文化的传授和学习。

3、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

3.1、我国体育文化传承危机的风险来源

第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市场的冲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相当大的转变,即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了市场经济,加之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脚步越来越快,经济的变迁也带动了包括文化在内的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改变。经济全球化对体育文化市场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的发展速度过快,人们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文化方面的继承、学习、弘扬,这就极易造成体育文化传承的断层,容易造成文化流失;二是,西方现代体育思想、体育文化理念等传入国内,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的学习、研究,进而抢占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人才。总之,这些都带来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危机。

第二,网络文化的排挤与影响。当前,上网已经成为全民流行的行为和人们日常生活必备的技能之一,网络文化的发展也繁荣起来。但是,由于网络隐蔽性、流传速度快等特点,网上一些不良信息、错误体育知识、错误体育文化等也飞速地传播起来,这也给人们正常继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等带来了冲击和阻碍。

3.2、我国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中文化保护的危机

第一,传统体育文化生存的危机。调查显示,当前世界范围内各国均以现代体育为理念,以西方竞技体育为发展方向,这些都是民族传统的体育运动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民族体育文化的内涵逐渐淡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化传承过程中的文化保护危机。

第二,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困难。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困难多见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由于历史上我国多民族的居住特征是“大杂居,小聚居”,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区交通更加便利,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居住更加融合,因此,原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项目等也“后继无人”,连带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也开始消亡。

第三,缺乏创新的体育文化传承活动。虽然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体育文化内容也丰富多彩,但是尤其在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不重视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甚至开始出现“人才断层”,而与之对比明显的韩国跆拳道、日本柔道等项目发展趋势十分乐观。显而易见,韩、日两个国家正是对传统的改造、创新,迎合了当代大众的口味,才使其民族的体育文化发扬光大。同理,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的民族体育文化遗产,我们有必要在进行文化传承使对文花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

4、关于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危机的应对

为了保证我国体育历史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实现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顺利传承,我们有必要采取措施应对当前民族体育文化传承方面的危机。

4.1、完善体育文化传承保护法律机制

众所周知,法律是保护文化继承、弘扬、发展的有力武器,在保护传统体育文化方面设定的法律越完善,人们继承文化更加顺利,也更容易实现传统文化的繁荣。完善法律保障机制涉及到知识产权、著作权方面的保护问题,此外,相关部门还要完善立法,保证法律各环节的实施,努力做到依法保护文化,形成全民的文化保护意识。

4.2、寻求创新,实现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超越

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力量之源,文化创新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上的,文化的创新还是检验当代人继承传统文化、学习流行文化、对正确与错误文化的判断的标准之一。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也是如此,只有保持文化的创新性,体育文化才能更加科学化、更加通俗化、更加大众化,体育文化才能保持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4.3、促进体育文化传承体制改革

对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除了要做到以上几点外,还要注意文化传承体制的改革。因为时代在不断地更新、变化着,文化传承方式、体制也要时时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文化传承体制改革要求紧密配合市场资源的变化,充分利用当前网络等传播媒介,吸取西方等发达国家文化传承的优秀经验,发展有自身特色的体育文化事业,提高国家“体育文化”软实力,进而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规范化发展。

[1]隋红.西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走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8(05).

[2]娄章胜,袁校卫,王振杰.体育全球化视野下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J].体育学刊,2008,12.

[3]王智慧.图腾崇拜与宗教信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精神力量[J].体育与科学,2012,11.

[4]赖福芬,刘敏.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对推动体育经济产业发展的研究[J].前沿,2012(02).

[5]袁校卫,邵信波,何清.风险社会语境下民族体育文化的现代风险与传承危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04).

[6]卢伟芬,邢志杰.文化认同语境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超越[J].体育与科学,2012(05).

[7]董亮.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四川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问题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2.

[8]古维秋,涂传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0.

[9]由哲,商伟,范婧婧.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传承策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02).

[10]白晋湘.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11]朱忠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G85

A

1006-8902-(2017)-05-ZQ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体育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2016体育年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