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及策略探究
2017-03-11徐漫玲
徐漫玲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铜川 727031)
一个大学生要想在当前社会上立足并获得持久性的发展,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高职院校要对此加以重视,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一个高素质人才。
1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1.1 忧郁、恐惧的心理
由于计划生育的影响,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这些学生从小在父母和爷爷奶奶的溺爱中长大,有着较强的依赖性,独立应对困难、适应能力以及生活能力相对而言比较差,而且大多数学生存在“玻璃心”,即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此外,合作能力也比较差,自我意识强,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以自己为中心。虽然心底里渴望得到同学以及老师的关心和理解,希望能够和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但是在交际方面却缺乏技巧,经常陷入到困惑之中。低成果与高期望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差距,让学生的心理也因此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时间一长,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自信以及胆小的学生就很容易形成忧郁症、交际恐惧症等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
1.2 焦躁、沮丧的心理
焦躁和沮丧的心理在高职院校学生当中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问题,造成学生这类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社会的求职压力。由于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也呈现出逐日递增的趋势。很多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求职的时候常常陷入到“求职无门”的窘境当中,而综合素质相对来说还要低一些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更是产生无限的担忧。加上有些高职学生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的职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所以焦躁不安,正是因为无法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所以迷茫、担忧,产生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1.3 偏激、悲观的心理
近年来,大学生跳楼事件越来越频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偏激心理和悲观心理。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生理上逐渐开始成熟,与异性交往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但是由于很多学生心理还不够完全成熟,加上缺乏经验,对于那些出现与异性交往过程中的问题往往不能有效解决,甚至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处理,导致与异性交往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最后产生偏激化的心理,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甚至因此造成悲剧。
2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2.1 个体因素的影响
高职院校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都是自身原因导致的,很多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不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心理承受能力差,抵抗外力能力弱,容易产生一些悲观、沮丧或者焦躁的情绪,这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一般来说,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个体因素主要有心理素质、人格、先天神经系统、自身健康状况以及遗传等。
2.2 学校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对学生而言,学校和家庭一直以来都是他们接触最多的两个场所,学校的环境和家庭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今高职院校校园中涌入很多不良的思潮和风气,尤其是一些网络文化的充斥,这些虚拟化、庸俗化、表面化的不健康校园文化,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加上有些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期望过低,或者对孩子期望过高,希望孩子以后能够成龙成风,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3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绝大多数都来源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譬如最近几十年,教育改革力度越来越大,社会经济制度变革,高校在不断扩张,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加上家庭、社会、朋友、恋人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很多学生因此产生了心理问题。
3 消除以及预防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策略
3.1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各个方面都有待完善,而且大多数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手足无措,人际交往能力差,在感情方面也不知道如何有效处理问题,因此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学校要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在课程设置上,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其成为一门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行普及,或者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渗透到专业教育中,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自我完善、自我了解以及自我认识的能力。与此同时,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和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职业规划、恋爱交友、就业压力、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考试焦虑、学习焦虑等敏感、焦点问题可以以专题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校园橱窗、校园灯箱、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等载体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行普及和宣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维护身心健康。
3.2 积极建立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由于家庭背景、性格特点、成长环境、性别等各个方面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是不尽相同。所以,学校要采取科学的方式,全面筛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这是一种效果非常显著的方式。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高职院校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系统,配合观察、调查等方法,对学生心理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尤其是对于刚刚入学的高职学生,学校要对这些学生的心理进行全面的调查,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将其分为异常心理问题的学生、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和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再对这些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跟踪、干预和教育,一步步引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发展,防止出现一些意外的事故。
3.3 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还没有发育成熟,很多心理问题他们自己是很难及时发现的,即使发现了通常也不知道采取什么措施去解决。因此,学校要在此基础上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配备兼职心理咨询师和专职心理咨询师,鼓励学校的学生积极向这些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让这些心理咨询师负责去辅导和诊断来访的学生,帮助学生及时消除心理问题。与此同时,每个班级可以设置一个信息员,在这个基础上开创心理援助通道。除此之外,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干预、教育和诊断一体化的工作机制,让心理干预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能够切实有效解决心理问题,对于特殊的诊断对象要加以重视,确保工作机制面向学校全体学生,以此化解矛盾危机。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4 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出高发的状态,从某个程度上说,这是一种危险,但同时也是一种难得的机遇。学校要积极改变教学观念,抓住这个机遇,加强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1]孔令艳.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分析及改进探讨[J].科教导刊,2012(6):67-68.
[2]汪淑霞.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不良的产生原因分析及对策[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39-40.
[3]陈运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S2):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