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兴化古桥及古寺庙文化的调查研究

2017-03-11顾菁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8期
关键词:板桥古桥寺庙

顾菁华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江苏兴化 225700)

很多人都知道兴化有座“古板桥”,因为她与“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联系在一起。《兴化县志》记:“古板桥,东门外邑人郑进士燮居此。今易板为砖。”兴化位于江苏中部平原,地势低,平均海拔仅2.4米,人称“锅底洼”,但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历史上称“无舟不行”,板桥先生创作的《板桥道情》“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清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真实反映了兴化岛垛成片,荒滩荻草随处可见的里下河地势地貌特点。在二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建筑了很多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不同背景的桥,已经形成了丰富的、而且富有特色的“桥文化”。“桥文化”是兴化地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许慎《说文解字》曰:“桥,水梁也,从木,乔声。”“梁,水桥也,从木水,刃声。”段玉裁的注释把两者连在一起:“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各种各样的古桥在镶嵌在碧水蓝天之中,沐水乡的风,浴水乡的雨,啜水乡之神气,吸水乡之灵性,仿佛一首首凝固的诗,从现实的这一头写到了历史的那一头。桥上走的人多了,故事也就多了,对于当时的人来说,那仅仅是为了交通方便,但对后人来说,是历史。时间长了,年轮多了,积淀厚了,蓦然回首,就变成了无法拒绝的“桥文化”。

众多的桥曾经是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命脉,但由于历史变迁,沧海桑田,绝大多数的桥已不复存在,部分仅能从史料中查到和民间零散的传说,不完整更不系统。为了重拾这一十分宝贵的地方历史文化,板桥初中组织学生开展兴化古桥文化系列调查活动。笔者作为指导老师与学生一起顶烈日、冒风雨,从查史料到专访专家学者,从城区到农村,从走街串巷访问到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勘察,收获了许多珍贵的信息。

南宋和明初 “内外环水为濠”上砖木结构的古板桥,枕河而居的竹巷人家老郑家世世代代居住于此。郑板桥生出后,其父郑之本取名郑燮,板桥长大了因与板桥为邻则自取“板桥”为号,还亲手镌刻“古板桥”石碑,后来人们竟以号代名了。可见这座朴实的“古板桥”寄托了郑板桥无数的情愫和念想。

桥、亭、坊、庙浑然一体的八字桥,位于兴化古城区中心,连接东西,是最繁忙的桥,此桥为本地为数不多的砖石结构,始建于宋代。因神秘的“桥下有座庙,庙下有座桥”传说和与“道教仙人”吕纯阳的一段传奇故事而广泛流传。

“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红桥”一座宋朝砖石结构的“镇妖”桥,施耐庵笔下虚拟的“白龙庙英雄小聚义”、“宋公明神聚蓼儿洼”、“黑旋风斗浪里白跳”等故事情节就发生在此处。

上真庙桥建于明朝,此桥并无特别之处,只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派刘基(字伯温)用“九牛二虎一只鸡”到里下河治理洪水期间,有一段传说而名声大噪,妇孺皆知。

“春风闲步日初明,溪上烟云总入情。万派鸭头新涨涌,一弓雁齿小桥平。满堤红雪桃花落,两岸薰风柳絮轻。安得珊瑚枝七尺,六鳌钓后海波清。”好一幅美妙的水乡“清明上河图”!

一座坚固的石桥 “万盛桥”出现在清代的荻垛庄上。《民国续修兴化县志》卷十三记载:董万盛(1777—1841)是当地人,他用自己的全部积蓄购买了石料,又亲自参与施工,终于在他49岁那年建成了这座石桥。

研究过程中发现,兴化的古桥和古寺庙之间既独立又不可分割,形成了古桥和古寺庙既独立又统一的文化。

兴化城区在两宋就形成了城内、城外人家枕河而居,水、桥、庙是兴化最显著的文化景观。

古桥和古寺庙的分布出现了“七桥对七庙”、“桥内有个庙,庙内有个桥”、“桥上有个庙,桥下有个庙”和“三步两个庙”的奇特现象。临近寺庙的桥常以庙得名,如龙珠桥、上真庙桥、万寿宫桥、东岳庙桥、城隍庙桥等等。

临近街巷也因寺庙得名,龙珠巷、茶庵巷、上真庙巷、韩公祠巷、天妃宫巷、东寺南巷、如来庵巷、火神观巷、小关帝庙巷、圆通庵巷、浪静庵巷、三清观巷等。

板桥初中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平台,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充分挖掘和整合各种资源,让学生走出校园开展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源自生活的素材,激发出了创作灵感,创作了诗、歌、词、赋、文章和书画等许多作品。

“古老的拱桥,在早春迷蒙的烟雨中,好似饱经沧桑的老人,伫立在迷蒙、深邃、春寒料峭的里下河上。麻石板铺砌的桥面,一行行深刻着岁月的年轮,带着沧桑岁月的厚重,穿越历史从宋朝而来。”

“还将旧态作娇痴,也要数番怜惜忆当时”,叹当时正值年少,劫数朦胧,情素明媚,隐于诗文中。多次回眸,却忘了那娇嗔嬉闹已是“旧态”,即便如此,那花月年华也值得这“数番怜惜”。

“我站在曾经古板桥遗址上,感叹逝者如斯,不知能否再听到他心底一往情深的忧伤……”

“白驹跃荏苒,情深延暮夕,不逾十足相思苦,情深不寿哭板桥!”

“微风拂过桥头,我行走在历史的深处,手中牵着记忆的丝线,来到这古老的桥边。丝线不断的下滑,脱落。但惟有面前这桥头的流水,长鸣于岁月的山涧。”“望苍茫尘世,人影幢幢,步伐匆匆,忆往昔岁月恬淡从容,而如今人们却迷失在灯红酒绿之中,沉醉于宴饮笙歌之所,把您的教诲早抛之脑后,我悲从中来,只欲飘然而去那圣贤之地——文庙(又称孔庙)。”

“回首再望文庙遗址,它安然矗立,仿佛六百年间的一切磨难都与它无关,它只是一个徘徊于时光深处的旅人。风吹过耳边。愿重拾记忆,重拾华夏文化,重振炎黄雄风!”

“敕封护国寺,它始建于唐扩建于宋,现在位于兴化市戴南镇中。门额中有这三个字是唐太宗李世民亲笔所题;而“敕封”两字则是康熙帝南巡时题的,冠于“护国寺”的名前。

走过山门殿,在弥勒殿前有一块青石上面有一个微微凹陷的洞,周围有两条裂缝,很是引人注目。民间传说,在唐朝开国之初,太宗李世民带领一班御林军来到黄海之滨,不料却撞上想夺唐朝江山的冤家对头盖苏文。武艺高强的他杀散了兵将,又射中了唐王的坐骑,唐王落荒而逃。多日后逃到了一个荒村——七星庄(现在属戴南),钻到了路边的一个小庙中,就跪在这块石头上对神像祷告:“孤王今日落难,求菩萨显灵,若救得我李世民,他日一定重修庙宇,再塑金身”。刹时果然天昏地暗,日色无光。待盖苏文走后又恢复了原样,顷刻间阳光灿烂,唐王临行前虔诚地在菩萨前的拜石上深深一拜,走了。

那轰然下跪的一声,从历史的隧道中隐隐传来,叩击着我们的心灵。而谁又会想到中华帝国千古一帝的唐大宗会到过这样一个破庙,在这的佛像前下跪呢?护国寺——中国历史的一个拐点!”

学生作品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

由此可见,兴化古桥、古寺庙文化调查活动,重拾的不仅仅是兴化古桥、古寺庙文化记忆,还培养了学生家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了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应该就是板桥师生共同追寻“核心素养”的践行吧!

这,就是我们板桥人的“根”!

[1]詹兆华.兴化地理[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2]李一栋.万物生长[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板桥古桥寺庙
古桥古韵 灵动灵渠
板桥情(外一首)
走古桥,做古桥,感受古桥文化魅力
金元明时期北京地区古桥研究概述
“松竹”图里话板桥
板桥河
从管理寺庙到监督寺庙*——民国时期宗教立法观念的转变
板桥村扶贫精准在哪里?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思考
当代佛教寺庙规划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