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引领机制研究
2017-03-11傅峙
傅 峙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质量管理处,安徽合肥 230011)
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引领机制研究
——以安徽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傅 峙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质量管理处,安徽合肥 230011)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不仅是校企合作的桥梁,也是推动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对促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起到全方位引领作用。
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引领;机制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已成为我国职业院校师生展现技术、技能和技巧,显露真活、细活和绝活,开展互动、切磋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对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学校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大赛,秉承“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以赛促学”的理念,充分发挥技能大赛的风向标、助推器、度量衡和试金石的作用,促进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1 以赛促改,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重视技能大赛的引领作用,通过大赛引领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1.1 以赛促改,校企合作更加紧密
技能大赛为校企双方提供了深化合作的平台,使企业更加了解学校的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校企双方找到了长期深入合作的切入点。学校以技能大赛为契机,一方面,每个参赛项目都企业合作,企业对参赛项目进行赞助或冠名大赛,参赛选手可以在企业实际岗位进行体验和训练,同时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和专家予与指导;另一方面,通过双方在技能大赛的合作,学校更加了解企业技能人才需求,了解企业的生产设备,企业也了解学校的人才培养情况,促进双方进一步合作,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如在电子设计大赛项目中邀请38所单位高级工程师指导学生赛前训练;在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大赛项目中邀请安徽金陵大饭店餐饮总监对学生进行赛前指导;合肥卉清公司为学校举办的化工设备拆装大赛中提供比赛设备。学校同时吸收企业优秀文化元素,营造企业文化的氛围,使学生在职前了解企业文化并具有一定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为适应企业需求奠定基础。
1.2 以赛促改,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
学校通过技能大赛与企业的合作,从高职教育实际出发,紧扣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个核心,以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为依据、以职业岗位的真实工作为基础,形成了“校企融合、项目带动、双轮职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学校各院(系)部也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构建了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建筑工程学院的“工厂教学+顶岗实习”培养模式;机械工程学院的“工学融合+顶岗实习”培养模式;机电工程学院的“双轮实训+顶岗实习”培养模式;环境化工学院的“课证融合+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纺织服装学院的“双轮职训+能力渐进”培养模式等。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与部分企业如科大讯飞、黄山大厦集团等企业实现了以“订单培养”为主要形式的校企深度合作。
1.3 以赛促改,课程内容体系更加适应实际
技能大赛紧跟科技发展,具有前瞻性,注重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学校通过对竞赛内容的研究,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改革,整合课程,舍弃陈旧、重叠的内容和难懂的推理知识,引入新技术、新标准、新内容、新工艺,将实训课程纳入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并将实训课时数增至总课时的50%以上;课程内容更多体现职业岗位生产特性、管理特性、工艺特性和创新特性,如《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把“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技能竞赛的要求体现在教学内容中,使知识和技能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电气自动化专业(楼宇智能化方向)以技能大赛中出现的项目试题、训练任务、设备为载体,进行课程开发和课程整合,开发出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现专业技能应用的实训课程;以英语口语竞赛项目为标准对公共英语和外语类课程教学进行了课堂教学内容优化,使得教学内容更加适应岗位需求。
1.4 以赛促改,教学模式不断优化
将大赛实施的现场训练、现场示范教学,进行总结推广到日常教学中,使更多的学生受益。部分专业课程采取“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师生双方共同在一体化教室进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教学任务,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每学期有50多门课程, 70多个班级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还灵活运用实物教学、仿真教学、项目导向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示范模拟训练教学等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改革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
2 以赛促建,完善软硬件条件建设
2.1 以赛促建,构建三级竞赛机制
学校建立了校级、省级、国家“三级”技能竞赛机制,出台了《教学竞赛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最大程度调动了学生参赛积极性。各院(系)部积极组织校级技能大赛,如机电工程学院的维修电工技能大赛,信息工程系的网页设计大赛、软件设计大赛,化学工程系的化学检验工大赛、化学分析工大赛,经贸系的营销策划大赛,纺织服装系的服装设计大赛,管理系的餐饮服务技能大赛、导游服务技能大赛等,其中一些大赛项目与省级、国家级竞赛项目相衔接,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的选手必须经过选拔。学校还积极参加行业企业组织的各类大赛,以掌握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和需求。通过校级、省级和国家级三级竞赛机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以赛促建,推动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和行业企业举办的各类技能大赛,并承担了省级职业技能大赛的部分项目,以此推动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企业相关职业岗位的新技术和新要求,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二是以大赛为平台,教师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通力合作,促进了专业教学团队创新能力和协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形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和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等9个省级教学团队;三是大赛训练期间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大赛指导教师,同时围绕参赛项目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培训学习,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强化了师资队伍建设。
2.3 以赛促建,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技能竞赛使用了行业最先进的生产技术,运用了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其场地和设备本身具备很强的教学示范作用。学校将技能大赛训练条件建设与实训基地建设结合起来,依靠实训基地支持技能大赛。根据教学需要和大赛需要,学校新建、改建和扩建实训室,更新实验实训设备,不断提高实训条件建设与管理水平。近三年,学校在技能大赛的设备投入上超过600万元,改善了相关专业的实训条件。
3 以赛促学,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一是通过举办、承办、参加各级各类大赛,让学生都有参赛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竞赛环境;二是通过技能大赛使得参赛学生在职业技能、学习能力、团队合作、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锻炼,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并引导其他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近年来学校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表明,参加过大赛的学生更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4 以赛促转,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动能和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升级,“中国制造”不断走向“中国智造”,作为产业发展风向标的技能大赛,在赛项设置都始终紧密联系业界实际、产业趋势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结合国赛、省赛新设立的项目,如3D打印、工业模具、工业机器人等新兴赛项,建立了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教学内容的机制;更加注重专业内涵建设,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已成为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特色鲜明、代表安徽高职教育发展水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地方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经过多年发展,在轻纺、服装、化工、材料等相关企业中,学院毕业生业已成为中坚力量,如在海螺集团、华茂集团、中盐红四方等大型国企中有近三分之一的管理和技术骨干毕业于我院。2014年9月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王学军来校考察调研,对我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水平、人才培养以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给予高度评价。
随着“十二五”建设圆满收官,“十三五”规划开启,学院积极谋划,在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在安徽省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全面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结合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充分发挥技能大赛提升教育理念的载体作用,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服务。
〔1〕支卫兵,张江南,陈 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力促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N〕.中国教育报,2015-12-09 (10).
1008-3723(2017)05-039-03
10.3969/j.issn 1008-3723.2017.05.017
2017-06-19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度质量工程项目;2016年度校级教科研专题研究项目(azy2016zt08).
傅峙(1984-),男,安徽肥东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质量管理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高等教育.
G642.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