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政府政务服务改革新路径探析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融”
2017-03-11张学本任川
张学本 任川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管理纵横
我国地方政府政务服务改革新路径探析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融”
张学本 任川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近年来,我国创新使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政府治理工作线上线下融合,使电子政务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地方政府电子政务服务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体系不完善、服务能力不高、政务信息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亟须完善法律法规、创新管理机制,提升网络监管水平、培养公众参与意识,增强服务能力、深化政务改革,整合信息、统一数据标准,从而推动地方政府政务服务改革从“互联网+”向“互联网融”方向转变。
“互联网+”;电子政务;政务服务;“互联网融”
当前,我国进入“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以此为基础的大数据变革正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互联网提供新的动力支持。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来“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的发展目标。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积极融入互联网,在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形成政府与群众良性互动的新常态,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全体人民。
一、“互联网‘融’政务服务”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1.“互联网+”的基本内涵
目前,学术界广大学者对于“互联网+”的基本内涵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一部分学者是把“互联网+”看作传统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创新运用,认为它是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网络与传统领域的融合,从而整合各方面资源,拓展业务范围、开创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结构性改革。另一部分学者认为“互联网+”是一种带有神秘感的全新事物,是把网络的创新成果与社会各个发展领域深度融合,产生化学反应、放大效应。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正式使用“互联网+”这一概念,而该概念主要提出者之一是腾讯集团CEO马化腾,他简明扼要地把“互联网+”解释为“连接一切、万物互联”,认为它是一种新的生产生活状态。
2.“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基本内涵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政府为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在电子政务方面实行可行性措施、进行针对性调整、完善制度性机制。任何时代的政府,都会履行不同数量和质量的服务职能,文明社会之初的政府所提供的服务仅仅是维护人们的基本人身安全和社会秩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革,政府提供政务服务的内容不断增加,逐渐出现户籍登记服务、财产登记服务、公共卫生医疗、劳动社会保障服务等服务内容。在遵循政务服务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互联网+政务服务”在服务内容上进行拓展和调整,包括政府服务数据开放,对原有服务内容进行拓展,服务范围更为进一步扩大。
3.“互联网‘融’政务服务”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是与人民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目前,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突破7亿,微信用户和微博用户也已有6亿之多,每天产生的信息多达300亿条,新媒体的规模如此庞大,足以促使政府部门及时准确地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基本要求是“互联网+”,而对于政府政务服务提出的要求则是“互联网融”,借助互联网的良好平台更进一步融入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互联网融”政务服务就是政府与群众从“你是你、我是我”的原初状态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应然状态的渐进过程。只有达到“融”的境界,政府才能真正成为现代化服务型政府,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二、地方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现状
1.政策环境逐步优化,发展方向日益清晰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当前我国深化政务领域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2015年5月至今,国务院先后出台多项重要文件,为地方政府的政务服务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实施意见和要求,各项政策措施不断推向深入,地方政府政务领域改革的政策环境逐步优化。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积极发挥大数据技术的比较优势,加快推进“互联网+”技术发展,创新地方政府服务模式,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使人民群众有机会进入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地方实践有序展开,政民关系更加密切
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充分利用良好的大数据技术基础设施,推动政务服务总体领域融合,服务效率明显提升。例如,作为试点的浙江省率先开展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重点的政务服务改革。四张清单即行政权力清单、政府责任清单、企业投资清单、财政资金管理清单,一张网即全省政务服务网。在政民联系方面,地方政府牢牢抓住大数据技术的重要作用,运用前端的“互联网+”技术,提高政务服务能力,加强政务信息公开,促进政民交流,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3.服务理念持续升级,服务模式不断规范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整合作用,为地方政府政务服务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率,进而转变政府服务理念。政务服务资源逐步数据化,促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政务服务方式不断拓宽,推动政务服务多元化;政务服务模式日益完善,引导政务服务规范化;大数据技术不断成熟,促进政务服务态度主动化。
4.数据技术创新发展,前瞻思维日趋丰富
地方政府逐渐形成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服务的理念,努力满足群众的创新需求,各个部门基本实现利用部门在线网络平台提供政务服务。大数据技术有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有效帮助政府进行资源整合和开发,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打造高效政府政务服务平台。地方政府在利用“互联网+”技术方面把握住更加前瞻的思维方向,下一步计划深入发掘政务服务手段,开发大数据关键技术,实现创新融合发展。
三、地方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地政府部门按照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积极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但是在政务服务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法律法规有待健全,建构环境存在阻碍
2015年,我国互联网普及率高达50.3%,半数中国人接入互联网,而网络信息丢失及泄露等问题也不断显现。究其原因,我国信息安全立法体系建构缓慢,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现行法律难以起到有效的震慑、约束和惩戒作用。尽管在“互联网+”时代,地方政府部门也不愿对现有制度体系进行全面改革,导致“互联网+政务服务”缺乏法律依据,政府部门在是否提供政务服务方面具有很大自由,部分地方政府不考虑本地发展实际情况,只是单纯引进其他地区成功经验。
2.监管体系亟须完善,地域发展存在差异
现阶段地方政府对行政审批事项监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职权边界不清晰,越位现象时常出现,网上受理、办理、监管的“一站式”政务服务未能有效提供。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分割现象严重,政务资源系统存在异构问题,各部门之间资源整合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电子政务服务发展存在明显地域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建设基本稳步发展,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政务基础设施条件和技术水平相对一般,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的全面推进。
3.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信息管理缺乏规范
一是地方政府部门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服务流程依然繁杂,政务信息公开力度不足,困扰广大群众的“办事难,多跑腿”现象仍然存在,政府信息化管理没有发挥理想作用,信息管理缺乏专业规范,政务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二是受传统管制思维的影响,地方政府对信息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够,各级政府部门的信息管理孤立发展,信息管理领域难以协调运转,工作人员政务服务技能缺失,互联网技术与政务服务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结合。
4.政务信息碎片分布,数据标准未能统一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技术手段的运用使政府政务服务趋向扁平化,然而相关资源整合机制调整不够及时,传统的政务服务管理模式并未改善,形成大量政务服务信息碎片,为“互联网+政务服务”资源整合造成障碍。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各部门的大数据系统中,大量公共服务资源因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而无法共享,形成一个个“数据孤岛”。有些地方政府部门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并不是为了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只是为了改善办公自动化水平,难以形成信息资源共享的理想网络办公环境。
四、地方政府政务服务向“互联网融”方向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积极完善法律法规,大力创新管理机制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环境日益复杂,我国政府亟须加强政务信息安全法制建设。首先,加快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建设,不断修订和完善现行法律法规,逐渐形成与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相协调的法律体系;其次,普及互联网信息安全常识,培养群众自我信息保护意识,加快研发安全数据技术,加强网络信息安全防御。地方政府要全面深化改革,结合我国建立权责清单制度的具体要求,系统梳理本级政府政务服务清单,修订现有管理制度,大力创新管理体制。
2.提升网络监管水平,培养公众参与意识
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服务的热情有待进一步激发,公共服务供给依然由政府主导。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实现地方政府与群众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逐渐从公众需求角度考虑提供公共服务供给,优化政府部门政务服务模式,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实现互联网技术与政务服务的融合;其次,进一步提升网络监管水平,加强互联网信息安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互联网信息安全违法行为,净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络环境。
3.增强政务服务能力,深化政务管理改革
在“互联网+”时代,运用互联网手段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透明的政务服务成为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强化信息公开意识,拓宽信息公开渠道,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监督,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其次,要增强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政务服务能力,大力开展政府服务培训,普及互联网服务专业知识;最后,深化政务服务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地方政府组织结构,推进大部制改革,明确部门权责,加强部门交流,建设现代化服务型政府。
4.整合政务服务信息,统一信息数据标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首先要优化地方政府通讯网络,构建统一的政府政务服务网络平台,促进互联网技术与政务服务的融合;其次,要积极整合政府互联网数据资源,优化地方政府信息资源配置,建立统一的电子信息数据系统,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最后,要加强政府应用信息系统的开发,打造多元应用信息系统,促进政府应用信息系统推广。
〔1〕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6-03-18.
〔2〕刘金婷.“互联网+”内涵浅议〔J〕.中国科技术语,2015,(3):61-64.
〔3〕马化腾.“互联网+”:一个新的众创空间〔N〕.新华日报,2015-05-06.
〔4〕后向东.“互联网+政务”:内涵、形势与任务〔J〕.中国行政管理,2016,(6):6-10.
〔5〕本刊编辑部.互联网:重在运用、融入和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16,(5):1.
〔6〕张育雄.“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现状及服务模式浅析〔J〕.现代电信科技,2016,(4):56-60.
〔7〕张薇.“互联网+”时代政府信息化管理转型研究〔J〕.黑河学刊,2016,(1):12-14.
〔8〕高巍.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政府信息化管理转型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9):152-153.
(责任编辑 煜旸)
D035.1
A
1672-5646(2017)02-0011-03
张学本(1966-),男,辽宁本溪人,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研究;任川(1993-),男,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