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的战略战术思想评析
2017-03-11郭一辉
郭一辉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海淀 100091)
贾诩的战略战术思想评析
郭一辉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海淀 100091)
贾诩是三国时期曹魏集团的重要人物,他神机妙算、通晓权变。在群雄逐鹿、尔虞我诈的三国时期中,贾诩凭借着自己高超的识人技巧和应变能力,不仅成功在乱世立足,更是位列三公,并以高寿善终,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真正的大赢家。而贾诩的这些能力归根到底都与他个人性格和高超的战略战术思想有莫大的关系。本文就从贾诩的个人性格与战略战术思想入手,对他的“成功之道”加以分析。
贾诩;权变思想;间接路线;功利主义
贾诩是三国时期曹魏集团的重要人物,名列曹操“四大谋士”之一。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很高,陈寿在《三国志》中将其与曹魏的股肱之臣荀彧荀攸叔侄合列一传,可见其地位之重。然而与一直辅佐曹魏政权的颍川望族荀彧荀攸不同,贾诩出身西北乱世,一生侍奉多主,飘摇不定。而又正是他在乱世中的纵横捭阖,使得其能够在董卓入京时风光无限,又能在李傕郭汜之乱中独善其身;作为曹魏政权的敌人能够数败曹操,又能在投降曹操后得到曹魏政权的重用,官拜太尉,位列三公,这不得不说是贾诩鬼谋神算的充分体现。《三国志》称他“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1〕,这与其严密的思想体系和宏观的战略思维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一、贾诩的战略思想
(一)战略的前瞻性
贾诩的“算无遗策”首先体现在其前瞻的战略观,也即孙子所说的“庙算”。即通过对现有局势的把握,对于未来将要发生的战略走向进行清晰地预见。战略作为一种整体性、长远性、根本性的规划和谋划,可以说没有了前瞻,也就没有了战略〔2〕。在曹操和袁绍争霸北方之时,贾诩审时度势,前瞻性地指出兵力和地位仍处弱势的曹操必定取代袁绍成为中原霸主,从而劝张绣归顺曹操,历史证明他的选择是极为正确的。后曹操与袁绍对峙官渡,曹操粮草不济萌生退兵之意时,贾诩以“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的论断力劝曹操,不仅如愿地增强了曹操取胜的信心,更体现出贾诩对袁绍之后用人失察和在决战之时优柔寡断的洞见。可以说,在重大的选择和决定上,贾诩的战略前瞻性都清晰地预见了历史的走向,带来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当曹操要立继承人的时候,贾诩又审时度势,认为曹植虽有诗赋之才,但曹操必在犹豫之后重新认清魏国的局势,将王位传给拥有政治才能的长子曹丕,于是力挺曹丕继位。历史证明他再一次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而这次的战略前瞻也使他真正得到了曹氏家族的信任,从而为其位列三公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间接路线与逆向思维的使用
李德·哈特在其经典名作《战略论:间接路线》中对间接路线这一概念进行了具体阐述:“从历史上看来,除非路线具有足够的间接性,否则在战争中就很难产生效果。此种间接性虽常是物质性的,但却一定是心理的。从战略方面来说,最远和最弯曲的路线,常常也就是一条真正的‘捷径’〔3〕”。总结贾诩的战略思想尤其是具体战术思想中可以发现,使贾诩“算无遗策”、通晓权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对间接路线的熟练使用。建安十六年,马超、韩遂领西凉之兵造反,由于西凉兵强马壮、战斗力惊人,再加上马超武艺高强,曹军不敌,节节败退。此时,贾诩不从战事的角度献策,而是给曹操提出了反间之策挑拨二人关系,从而使马韩联军不战而败,退居凉州。这不得不说是间接路线的一个完美的体现。
逆向思维则是间接路线思想的辩证化体现,贾诩之所以能辅佐张绣以微弱的兵力大胜曹操,这不仅在于他能通权识变抓住机会,更在于他能通过认清曹操的战术套路,用逆向的思维取得胜利。而在大胜曹操后,贾诩继续采用逆向思维,趁着胜利投降曹操。这更是一种逆转性反向思维的体现,也使得张绣在投奔曹操后受到了极大的礼遇,而为张绣提供破曹之策的贾诩本人也为以后任职曹营提供很大的政治优势,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二、贾诩的战术思想及其本质
(一)权变思想的运用
在战略思想上贾诩体现出了其非凡的前瞻性思维,而在具体的战术实践上,贾诩的审时度势则体现在对权变思想的运用。建安三年曹军南征张绣获胜后,张绣不甘失败,决计率兵追击。贾诩劝阻说:“不可追也,追必败。”张绣不听,强行追击,结果被曹兵再次击败,逃回大营。此时贾诩却对张绣说:“促更追之,更战必胜。”张绣疑问:“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贾诩说:“兵势有变,亟往必利。”张绣听从了贾诩的建议,聚集散兵,再行追击,最终击溃曹操部队。在转瞬之间情势就会发生完全逆转的情形下,贾诩能够精准的把握住当时的情势状况,做出最为精准的判断,从而使得每次选择都能取得最为积极的成效。
贾诩的权变思想不仅是其战略战术的主要体现,更是他个人性格和所处的环境所致。贾诩虽然是运筹帷幄的智谋之士,但是在其内心中仍然有敢拼好斗的性格,这与其西凉出身和生逢乱世有很大的关系。凉州地处西北,受外族影响,无论本族外族,都彪悍好斗,当地士族也多逞军功。东汉末年,凉州势力大大崛起,一方面马腾韩遂与羌族联合,割据一方,另一方面作为西凉的军阀代表,董卓更是带虎狼之师进军中原,倾覆国政。贾诩出身武威,自然秉承西凉性格,也对西凉人较为亲近,所以在董卓等西凉人的拉拢下也身怀西凉军的知遇之恩。西凉的性格和西凉军的特点不仅使其拥有非凡的胆量和勇气实施冒险的谋略,更使其受胡风影响而不治儒学,从而形成重谋轻德,更虽然他之后投奔曹操,投身中原士族,但是其智计中依然透露出西凉人“稳准狠”的性格。
贾诩在出谋划策时魄力无限、运筹帷幄之外的另一面,是在乱世之中的泰然自若以及个人生活中的深居简出。虽然贾诩的之谋并非功利主义而多为权变之策,但是他还是明白自身 “策谋深长,惧见猜疑”〔4〕的处境,于是多采取明哲保身、韬晦示下之策。《三国策》中记载他“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对于凉州出身的贾诩而言,这个举动实属不易,然而这并不代表贾诩重老庄黄老之学,而也是自身权变之谋的一个体现,如果李傕郭汜乃励精图治之明主,贾诩必定会在朝堂大显光芒,而非步步谨慎以自保为重。若如此,其在历史上的评价也许又会是另一种状况,而他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纷争中凭借不争而脱颖而出,位列三公,也更凸显出其出神入化的权变才能。
(二)战术思想的核心:洞察人性
不同于战略的宏观性以及对各领域的统筹性,战术作为微观层面上的方式方法的考量,更注重对战术对象尤其是人的了解与考量。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可见在战术的运用中,洞察人性是战术如何权变运用的核心。战场的形势变化诡谲,而形势的变量除客观的天气地理因素外,更主要在于关键人物的指挥风格和思想路径,洞察关键人物的人性,即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其思想的脉络和其最有可能采取的战术行动,料敌先机,根据其可能的战术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就能够时时处于优势。现如今,战术思想不再局限于军事层面,也体现在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之中。然而洞察人性这一核心在战术领域的扩大中作用更加突出,它能够使决策者在权变中时时居于主动,使得无论在军事还是其它领域,都能够“百战不殆”。
贾诩之所以能在如此纷繁复杂的政治格局和人际斗争中通晓战略大局、取得战术先机,也正是与其对人性人心的认识和把握有关。关于贾诩洞察人心的故事也有很多。汉灵帝光和二年,贾诩在离职返乡路上被反叛的氐人抓住。同伴都十分害怕,而贾诩却冷静地对其首领说:“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5〕”。太尉段熲久为边将,威震西土,而贾诩急中生智,借段熲威名以震慑对方。氐人果然不敢杀害,还将他礼送处境,而同伴数十人则全部被活埋。贾诩不仅没有被匪徒吓到,而且能在困境之时冷静地分析氐人的心理,并找到他们的弱点,反而吓到了匪徒,安然离开困境。这不仅体现出其实施冒险谋略的非凡胆量,更体现出他非凡的识人能力。后贾诩从华阴段煨处转投宛城张绣,很多人对此不理解,而贾诩说:“煨性多疑,有忌诩意,礼虽厚,不可恃,久将为所图。我去必喜,又望吾结大援于外,必厚吾妻子。绣无谋主,亦愿得诩,则家与身必俱全矣〔6〕”。结果也果然如贾诩所料。
三、贾诩的个人评价:权变之谋与功利主义
《三国志》对贾诩的谋略评价为“权以济事,咸此类也”。总结贾诩一生的重大计策后,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识人与权变的大师,但总结他的计策可以发现,无论是谎称太尉段熲后人,使自己保命而同伴数十人全部遇害,还是怂恿李傕郭汜反攻长安,致使烽烟再起、民不聊生,亦或是在胜战后劝张绣忍夺婶之辱投降曹操,却在张绣受到曹丕羞辱而自杀时,未出一言相救等等,都体现出其只为个人立世和自我保护而不顾他人死活的功利主义思想,尤其是怂恿李傕郭汜反攻长安,致使烽烟再起、民不聊生的举动,更是广受世人诟病,使他落下一句话害死百万人的 “三国第一毒士”之名。许多学者对此大为不齿,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就将其与品格高尚的荀攸相较指出:“攸、诩之为人,其犹夜光之与蒸烛乎”〔7〕,后世的学者也多认为贾诩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而置原则、道义于不顾。为了个体生存的需求可以将一切社会道德约束、政治名节等抛掷一边〔8〕,笔者认为这种思想是有失偏颇的。
从上节所争论的几件事情看,贾诩的思想固然有以自我为中心之嫌,但也并非损人利己,而是出于对当时形势的理性分析和判断,给自己以及自己的主公做出了最合理的分析,指出了最好的选择,而由于其自身所遇之主多不能长久,而他的权变之谋却总能保证自己能够在遇到的窘境下脱身,所以在学者看来就有为己而妨人之嫌。而当我们仔细考量贾诩身处的环境和其计策的后续安排时可以发现,这些“功利”之举实属无奈,而后面的很多事情,则并非贾诩所能控制。如果说这之中唯一具有一些功利性,则就是为了活命。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道德仁义已经无法维系人心,要想在乱世中立足,就必须通晓时变,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正如我们所知,权变的目的就是在变动的局面中谋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这种利益最大化与功利主义该如何划分,则是对贾诩其人评价的公允度所在。时代背景与功利主义本就是一对辩证。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利益最大化与功利主义的结合点也会有所不同,尤其是在战火不断、道德沦丧的时期,稍有差池便身首异处,那一时期的道义思想在生命面前苍白无力。在这种丛林法则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盛行的非正常时期,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就发挥着极为特殊也是最有效的作用,人们首先追求生存与安全,然后才会考虑名誉地位。贾诩生逢乱世、又出身动荡的西凉之地,若非权变之策则少年便死于匪徒之手,观其前半生,明知李郭暴行而佐之反攻长安、明知张绣无能而弃段煨投之,皆因为了生存和安全考虑,并不求随之遂英雄之志。此时势也,不亦悲乎?
四、结语
总结贾诩的战略与战术思想可以发现,贯彻这一套思想体系的核心在于非凡的洞穿人心与通晓权变的能力。在群雄纷争、英雄辈出的时代,把握住人的思想情感是一切行动的关键,认清人的性格特点无疑是提前把握住其发展与战略走向,这保证了战略的前瞻性,也保证自身能在事态变化之前就提前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合理的方案,保证“算无遗策”。贾诩正是凭借着这四点战略思想和核心精神,才能保证其在乱世之中独善其身,并以高寿善终。
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给予贾诩很高的评价,且将之与荀彧荀攸合传,而非与当时风评较差的郭嘉程昱并传,可见在距离三国乱世较近的陈寿眼里,贾诩的权变并非阴鸷之举,而是身处乱世中为自保而进行的一种正常行为,只不过由于贾诩“算无遗策”,而使之功利之举更觉明显罢了。贾诩本身就是一个双面的人物,其战略和战术思想值得我们研究学习,然其考虑自身利益而置原则道义于不顾的行为虽在当时无可厚非但对于身处和谐社会的我们而言,则必须敬而远之。试想贾诩如若生逢盛世,必能尽其所能而成栋梁之才,生不逢时,可悲可叹。而我们生在太平年代,则应先修道德,再习战略战术。若舍本逐末先效贾诩之权变,不亦悲乎?
〔1〕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 1999:249.
〔2〕金一南.关于战略前瞻的思索〔J〕.学习时报,2007-10-1.
〔3〕钮先钟.西方战略思想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60.
〔4〕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 1999:248.
〔5〕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 1999:244.
〔6〕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 1999:246-247.
〔7〕陈寿.三国志〔M〕.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249.
〔8〕李俊恒.试论贾诩在曹魏时期的历史地位〔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
E892
A
1009— 2234(2017)10—0044—03
2017— 10— 05
郭一辉(1991—),男,江苏徐州人,战略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战略哲学理论与哲学战略化。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