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札记三则
2017-03-11张远林
张远林
业务札记三则
张远林
“带响”新闻与特写之别
“带响”新闻与特写,是国际流行的最能体现广播特点的两种体裁。它们都是传播某一真实的新闻信息,同样采录的是真人真事、真音响。所不同的是后者更侧重于人和事的细腻描写,尤其是在实况音响细节的处理上,更注重音调和声色的喧染,有时甚至调动特技手段变速混响等,使声音产生特殊的效果。武汉广播电视台资深记者张清廉采制的一些录音报道,有的就富于特写的韵味。其在采制火车司机、全国劳模黄义臣事迹的报道中,火车转弯安全行驶时,由快渐慢再快的过程细节,都用火车行驶过程中不同的实况音响和现场适当的解说,生动逼真地再现出来,令人印象深刻。
关于“带响”新闻与特写的区别,在一次北京国际广播特写讲习会上,来自西德的作家布朗有个形象的比喻:“有一幢大楼,夜晚没有灯火,新闻记者拿着手电筒进去,到处照一下,就可以写个新闻报道;而特写作家手里拿的是蜡烛,它对一个方面,或一个角落,认认真真专心细致地看,然后写出来的就是特写。”
与会的上海台记者蒋孙万则说:“对于广播,新闻报道是平面的,1十1=2;特写是立体的,原来的实况音响经过剪接等技术处理,产生了新的作用,1十1=3,区别的关键就在于细腻的描绘和音响实况的妙用。”
这“两点的区别”,在布朗的作品《欧洲的钟声》中,充分显示出来。《钟声》的主题是“反战”,因为钟和枪炮的制作主要原料是铜和锡。二战时,希特勒下令搜刮德国教堂的大钟4万7千口。布朗在描绘这件事时,写道:
“德国战争机器,那穿戴战盔铁甲的巨人,缓慢地行进在欧洲……”
他在解说文字的描述中,衬上变速的群钟声音,缓慢而深沉,给人一种压抑、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随着钟声嘎然而止,播音员说:
“战争结束时,欧洲犹如墓地般寂静,总共8万口钟失踪……
【突出一孤独小钟在寂静中发出的哀鸣声:“叮!叮!……混播:
“教堂钟楼上只挂着一口钟,最小的钟,正在消逝的钟……”
随之是孤独、凄厉的钟声,十分刺耳,使人感到孤单,凄凉。
这里的实况音响,不是或缺的背景衬音,而是整个特写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能直接揭示主题,大大增强了特写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它与细腻的描绘融于一体,如红花绿叶,相得一彰,堪称是一篇广播特写的杰作。
特写的“音画式”
特写的“音画式”,是指运用各种富有表现力的音响,利用立体声的方向感和移动感,加上适当的特技手法,组成一幅幅画面,而中间少用,甚至不用解说词。西德作者绍德的作品《上午八点十五分 第三手术室全髋位复位》,堪称是一篇罕见的“音画式”特写。
那么,在家庭沟通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够改善这种状况呢?首先,我们要对沟通有正确的认识:沟通的目的不是说服,更不是控制,而是让双方达成共识,建立认同,从而让关系的链接进一步加深。这既是沟通的定义,也是沟通的原则。
这篇表现西德一种新的外科手术的作品,通篇除了人物讲话和手术实况外,没有任何解说词。它通过病员讲话和医务人员对病情口述的剪接来划分段落,并运用多声道录音和混响处理,说明病员全身麻醉后,从清醒到失去知觉的情景。这段声音的处理相当精妙。
据介绍,录音师把病员麻醉前后的说话全部录下来,等麻药开始发生作用,病员说话含糊了。他们再把这些含糊的话,重新作多声道录音,然后逐道减衰,即把“输话”分解处理,使它能清晰地出现声音缓慢衰减现象,再通过混响装置,使那声音仿佛飘荡起来,渐渐逸去。然后,出现均匀的呼吸声,正常的心率音……说明病人已昏迷过去,于是手术开始了。
作者如此处理音响,把特写的“音画式”发挥到了极至。不过,也引起争议。丹麦作家彼得认为,老是展现实况音响,作者的感受不能直接表达,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他主张音响和文字解说并重。
笔者曾参与采制过一篇录音通讯,报道我省长途客运司机、全国节油能手刘传斌运用“综合调整法”等开车节油的事迹,其中,最能揭示主题的部分,就采用了类似彼得的主张:
【出汽车爬坡实况】
记者:“前面是个长长的陡坡……”混入换挡后马达轰呜声、喇叭声,刘介绍声:“我就要开始冲坡了,超车了……”
播音员:现在,汽车正行使在长阳山区的一条坡道上。刘传斌一边注意安全行驶,一边向我们介绍用“综合调整方法”(磨好分电盘上的铂金等略)开车的效果……
【突出快速超车声】
记者:“已经超过第二辆了……”刘:“如果前面有(车),我还可以超。我现在车子就象走平路一样……他们的车子已经被甩到后面好远了……好,这个坡我已经冲上来了!”
细节描写之妙笔
“他跛着那条木制的假腿,一瘸一拐地走向摆着文件的覆盖绿呢的桌子。他沉重地拄着拐杖,很费力地坐下来。当他签字时,靠在桌边的手杖歪倒了,打在这艘战舰的甲板上……”
这段文字,见于1985年《中国记者》转载的1949年9月3日《纽约先驱论坛报》的消息《东京湾宁静的和平》,是报道时任日本外务大臣重光葵头天,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无条件投降文件上签字时的细节描写。它恰到好处地把一个昔日嚣张、不可一世、狂妄至极的战争罪犯失败后的狼狈像,维妙维肖地刻画了出来,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二战结束时,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的主题——和平终于到来。正因其作者比格阿特的这一“妙笔”,在众多同一事件的报道中“鹤立鸡群”,一举夺得当年度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细节描写的典范。
比格阿特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其“独具慧眼”和“点石成金”的富有感染力的细节,它“像一股无形的力量,撼人心魄;犹如‘神指’,拨人心弦(艾丰等《记者的素养与技巧》。”
20世纪60年代,中央台播送新华社记者穆青等采写的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非常感人,其中,反映他抱病工作的细节描写,令人记忆犹新:他整天用手顶住肝痛部位,时久日常把他坐的藤椅靠把上戳了个窟窿。就是这个细节,形象地反映了焦裕禄鞠躬尽瘁的崇高品质。
“有时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穆青在《关于新闻改革的一点设想》中,说:“当然,细节不经过深入的采访,不到生活的第一线是抓不到的。”
此话印证了“不入虎穴,焉得虎仔”的古训,并成为记者采写好新闻的一条“玉律”。武汉广播电视台记者杨修元获省好新闻奖的作品《老中医姚旭堂》,就是深入“虎穴”,得到“虎仔”的。请看其中描写姚老运用“点穴疗法”,解除病人痛苦的细节:
……只见屋里挤满了求医者,鹤发童颜的姚老正为一位妇女治病。他两手左右开弓,十个指头在病人身上不停地点弹、点按和捏、掐、揉、开,只几分钟就治疗完毕。接受治疗的病妇站起来,高兴地说:“九年前,我脖子上长了三个鸡蛋大的甲状腺瘤,医院动员做手术,我怕担风险,几个月前,找到姚老医师接受点穴治疗,如今三个瘤子都不见了,脖子活动自如啦!”
好一个“神指点穴,妙笔生花”的新闻细节!
(作者原系武汉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
责任编辑 叶宝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