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
——教师的人格魅力
2017-03-11沈娟
沈 娟
(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中学,江苏昆山 215300)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学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任何章程和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说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中的作用。没有教师给学生以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品格中,真正教育是不可能的。”工作的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思考:究竟怎样的教师才是一个优秀的教师?看到了教育家乌申斯基的话,我才明白:具有良好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成为优秀的教师。
1 人格魅力是无形资源
不知什么时候起,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育祖国花朵辛勤“园丁”。教师教学的对象比较特殊,是心理生理还未发育成熟的人。因此,教师的专业素养、道德观念、行为举止、性格品行、心理特点、兴趣爱好,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职业和人生道路的选择。《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上师范的第一天起,教授就让我们铭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的引领作用显得至关重要。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著名的《四块糖》的故事,陶行知在任校长时,有一次在校园里偶然看到王友同学用小石块砸别人,便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谈话,放学后,王友来到校长室准备挨骂。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奖给你,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来,而我却迟到了”。王友犹豫间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又是奖给你的,因为我教训你不要砸人时,你马上不砸了。”王友吃惊地瞪大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给王友:“我调查过了,你用小石块砸那个同学,是因为他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同学。”王友立即感动地流着泪说自己不该砸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为你正确认识自己错误,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
相信这四块糖震撼了王友同学幼小的心灵,相信陶行知校长的人格魅力影响了王友同学的一生,受益无穷!
2 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其道德修养的一种外在表现,它能反应出一个教师专业素质、道德情感、性格心理。那么,怎样才能深受学生的爱戴,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呢?
2.1 诚信宽容
诚实守信,这是教师为人处世的基本品德。“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以宣传科学、传播真理、教书育人为己任的,因此教师自己必须尊重科学、大公无私、诚实守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应注重诚信,“人不信不立”,特别是答应学生的事,一定要做到,只要一次承诺不兑现,学生就会再也不相信,认为老师是个不诚信的人,会产生强烈的反感,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会大打折扣,对老师所授的课程也会降低兴趣。做班主任,几乎每时每刻都与学生接触,特别要注意言行一致。学生冬天早起有困难,我就言出必行,每天早早的到教室门口等学生进教室,慢慢地,学生没有一个迟到,整个冬天早自习整整齐齐、书声琅琅,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宽容,要求教师宽大有度量,与人为善,宽于待人,则受人尊重,具有魅力。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异议,应本着宽容大度的心态去对待,再加以正确的引导。伏尔泰说:“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要捍卫你讲话的权利。”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高中时的语文教师彭老师,她上课会提很多问题,大部分问题要求我们小组讨论并推荐代表回答,往往讨论的结果多种多样,她从不要求我们最后的答案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她的口头禅是:“你可以保留你的意见,我认为你的答案也是可以的。”她的这句话给了我们很大的动力,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前进。
教师的宽容还体现在对基础较差的、上课调皮捣蛋的学生问题上,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影响其他同学听课,当教师教育时,出言顶撞,并且理直气壮,如果教师一时气盛,那后果不堪设想,这时极需要教师的宽容,平心静气,循循善诱,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2.2 学识渊博
爱因斯坦说过;“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无德无才的教师是绝对不可能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敬的”。可见,渊博的学识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有才华的教师会使学生产生崇拜感,上课游刃有余,旁征博引,吸引学生听课,对学科产生兴趣。教师渊博的学问如源头活水,总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滋养。教师除了精通专业学科之外,还需要了解其它学科,知识面要广,如在讲解哲学“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可结合数学中的三角之和为180°,在平面和三维的正误来讲解,这样学生更易理解。如讲解“规律的客观性”时,结合牛顿的一生,分析其一生的成就,并指出牛顿是一个基督教徒,所以在晚年也有一些思想上的唯心错误,学生会比较感兴趣也增加知识。
教师在扎实的文化科学的基础上,对学科中的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善于对知识进行整合,提纲挈领,帮助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且自主学习、会学习,找到学习的方法,这将使学生一生受益无穷。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还必须时时关注时事热点,特别是与教学有关的“两会”、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热点,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高考与经济热点紧密联系在一起,2017年江苏高考,共享经济为背景出了探究题,题目新颖独特,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把经济热点与课文内容相结合进行讲授。今年十九大刚刚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都与我们的政治书本息息相关,接下来也是明年高考的重点,需要政治老师牢牢把握,研究出题方向,做好充足的准备。
2.3 敬业奉献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师的敬业奉献的最好诠释。教师要以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不为名利所动,做一个纯粹的教书人。身边不乏别这样的教师,早7点晚10点,特别是小高考期间,一天从早到晚8节课,不是在上课就是在改作业,晚上到家自己的孩子作业也管不上,抓紧休息,因为第二天又有8节课等着上。还要教师生病动小手术一天也没休息,因为大家课都很多,没人代课,这些敬业的精神让人敬佩,也感染了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革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教书是一种愉快的事业,你越教就会越爱自己的事业。当你看到你教出来的学生一批批走向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时,你会多么高兴啊!”是啊,这样的感觉只有教师能够体味!
2.4 谈吐幽默
都说政治课是一门比较枯燥、无味的学科,学生上课会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而一个妙语连珠,幽默风趣。记得有一次在其他学校上公开课,可能因为听课老师较多,学生有些拘谨,课堂气氛显得冷冷清清,于是我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很友善地把“牛俊”叫做“牛顿”,全班哈哈大笑,氛围一下子轻松起来,课就顺顺利利地上完了。
2.5 开拓创新
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教育如果不改革创新已无法适应历史的变革,跟不上历史的脚步,教育是一项特殊的劳动,它的对象是鲜活的生命,80后有80后的性格,90后有90后的特点,00后也在茁壮成长,教师只有不拘泥于教条,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特征、特点,适时转变教育技巧、方法,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相信教师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用睿智去点亮学生智慧的火花,最终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明天一道亮丽的风景!
[1]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刘方涛.教学与管理.2011(03)
[2]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周晓瑜.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