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专业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建设

2017-03-11何党婵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馆藏文献学科

何党婵

(东莞市莞城图书馆,广东东莞 523000)

当前,中国的图书馆建设日新月异,图书馆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发展和提升。在此过程中,专业图书馆也面临快速发展的良机。在这样一个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的大环境下,专业图书馆应该如何合理配置馆藏文献资源,如何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以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提供更高质量的图书文献资源服务,就成为专业图书馆必须要面对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1 专业图书馆的特征

专业图书馆是指由各种机构、政府部门、学会、协会、行业、博物(美术)馆、商业公司或其他组织支持、组织、建设、管理和运营的图书馆,主要任务是立足本行业本机构,面向相关领域和行业,提供基于学科领域和专业领域的专业文献资源保障,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学科化信息服务和情报研究服务,并开展本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与一般图书馆相比较,专业图书馆的主要特征有:

1.1 馆藏文献专业化

专业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表现之一是突出专业。根据其馆的功能定位和性质要求,专业馆一般只入藏某一个学科、主题、行业或领域的图书、期刊、文献资料等信息资源。故此,该专业的馆藏资料,无论数量和质量,不仅全面,还较一般综合图书馆更加精深广博,能够真实、全面、深入反映某一领域或专业的发展。

1.2 服务对象特定化

限于专业知识结构的限定,专业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即读者群,大多为某一专业、领域或行业的人群,包括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一般从业者,当然也包括为数不少喜好这一行业的爱好者。

1.3 服务水平个性化

基于图书馆功能定位、馆藏特色和特定的服务对象群体,专业图书馆可以针对专业、学科的发展和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对文献资源进行深层次的编辑、整理和加工乃至定制化服务,为读者提供针对性强、参考价值高的信息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水平。

2 专业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特征

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保障。专业图书馆只有拥有专业性、系统性、研究性、前瞻性的特色图书文献资源,尽量拥有更多本专业领域的相关图书文献资源,才能为读者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2.1 专业性

专业图书馆区别于一般图书馆的核心即其在长期的办馆建设中,根据自身功能定位和读者服务群体,逐步积累形成较稳定的、持续发展的、系统性、有序化的专业性馆藏文献资源,其馆藏资源在量和质上必须超出一般图书馆的水平,能较完整反映本专业或学科发展研究面貌,能够快速便捷地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甚至定制化的信息服务。

2.2 系统性

专业图书馆应就本专业学科领域范围内系统、连续、完整采集和积累图书文献信息资源,不要隔断,更不能支离破碎,尤其是重点文献资源更要完整,以求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有效性。

2.3 研究性

因为是专业图书馆,馆藏资源集中体现在学科专业的建设上,应不仅仅限于专业知识的普及层面的一般读物,更要全面深入该领域的、供读者学习、参考、研究的精深的学术文献资源,尤其是具有导向性的文献资源,通过研究性的馆藏建设,形成办馆自身优势,带动图书馆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2.4 特色性

专业图书馆在长期的发展实践过程中,根据自身功能定位和读者需要,慢慢会形成自身组织、管理、服务的特点,在馆藏上,也必然会有自身与众不同的烙印和差异性 ,形成自身馆藏资源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专”的独特的竞争优势和难以替代的能力,逐步丰富独具一格的馆藏文献资源,才能不断吸引专业读者,体现专业图书馆的服务优势,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2.5 前瞻性

知识的发展永无止境。故此,专业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与该专业的发展动态、研究成果和服务需求、读者群体变化等息息相关,紧跟学科前沿、热点问题和最新研究发展成果,获取本学科的发展动态,促使专业图书馆不断从改专业的最新发展中汲取养分,不断更新,不断调整,不断创新,保持在专业研究上的前瞻性、延展性和导引性,从而不断促进专业图书馆和专业领域、读者群体之间的良好互动,不断发展,保持专业图书馆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3 专业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策略

根据专业图书馆的功能定位,专业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必须从学科或专业发展需要出发,紧密结合专业的前沿研究方向和读者需求,有计划、系统性收集、增置有关学科和相关专业的国内外文献,最大限度满足专业人员对于文献资源的需求。要达到以上目标,则需要做到:

3.1 图书馆员专业化

术业有专攻。人是专业图书馆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专业图书馆必须有专业馆员。专业图书馆员应该具备某一专业较高的学历和个人素质,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和一定的外文,精通电脑,熟悉和了解学科发展和未来方向,并善于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善于从瀚如烟海的各类信息源中搜集、整理、提炼、归纳和加工特定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图书馆员,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才能承担起专业馆藏的建设任务,同时为读者提供准确且周到的文献资源服务。

同时,专业图书馆也要以人为本,营造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环境和氛围,为优秀人才搭建展示平台,激励、调动和凝聚人才的积极性,提升专业人才的工作效能,提升图书馆竞争力。

3.2 馆藏渠道全方位化

专业图书馆馆藏的特点是专业性强,相当一部分书籍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其馆藏文献的来源也较一般公共图书馆更为复杂。种类有图书、期刊、报纸、论文资料、内部交流资料、学术会议记录、有关学者或学术机构等公开出版或内部发行的文献资料,载体除一般纸质文献外,也包括电子文献资源和网络资源。

因此,专业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渠道更要全面、专业,主要建设渠道有:通过或委托正规、专业的图书采购渠道订购;专业学者、机构或团体交流、推荐、交换、捐赠等;相关会议、研讨会、交流会及展览会现场索取或赠阅的文献资源。

3.3 读者服务智能化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成为现实。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联互通,已经成为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数字化图书馆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专业图书馆应长远规划、具体设计,依据实际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集中馆藏优势和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具有本馆特色的数字资源,并实现共享化,实现更为广博的读者服务,更好的实现图书馆和读者的良性互动,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覆盖面,扩大读者服务群体,最终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鉴于专业图书馆读者群体的需求,专业图书馆应通过长期了解、统计、分析、跟踪读者需求和文献借阅使用情况,建立、扩充、更新专业发展、馆藏资源和读者需求等图书馆服务信息档案,最终形成读者信息大数据库,以此来调整和增补、更新馆藏文献资源,对具体读者进行具体的需求分析,为读者提供困难和需求解决方案,由此形成“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使图书馆服务更具针对性、时效性、智能性,提高服务的满意度。

4 结论

目前,专业图书馆的馆藏体系建设已经初步形成。在新时代下,要根据自身定位和学科发展情况,依托新技术,瞄准读者需求和馆藏性质,加快培养专业馆员建设工作,加大数字图书馆等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及时完善、增补、丰富馆藏文献资源,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文献资源需求,在提高图书馆的竞争力的同时,促进本地区专业学科发展。

[1]朱卫英、奚澄中:《网络环境下专业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2年第5期;

[2]赵东:《试论专业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图书情报工作》第52卷第3期,2008年3月;

猜你喜欢

馆藏文献学科
馆藏
【学科新书导览】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超学科”来啦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