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建设路径探析

2017-03-11

文化学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素养

王 锐

(运城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文化与教育】

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建设路径探析

王 锐

(运城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等与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的工作。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进行学生工作的核心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显著与否,则与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建设息息相关。本文主要对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辅导员职业素养建设的路径选择。

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建设路径

一、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

(一)职业知识素养

高校辅导员由于自身职业的特殊性,担负着全面培养学生的任务,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包括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系统的条件性知识、完备的实践性知识及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当代大学生群体身上所具备的特点,进而更高效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在辅导员教育教学中,要坚持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有针对性地掌握新形式下学生的工作内容。

(二)职业能力素养

辅导员除需具备丰富的知识素养,也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辅导员的职业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来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自我完善、不断地发展创新,具体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科研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等。

(三)职业心理素养

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为了更好地做好学生工作,辅导员也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具备良好的教育观、人才观,以及自我调适、疏导能力等,以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不仅要有丰厚的知识储备,还要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二、辅导员职业素养现状分析

(一)职业素养有所欠缺

辅导员职业素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但结合当前实际,不少辅导员的职业素养达不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要求,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有些辅导员对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不甚清楚,更谈不上科学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更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很难指导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很多辅导员都在超负荷地工作,其心理压力较大、职业懈怠感强,且工作效能感和幸福感偏低。因此,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有所欠缺。

(二)教育学、心理学、就业指导等相关知识欠缺

作为辅导员,在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基础上,还要成为一名“杂家”,即需要熟悉教育学、心理学、就业指导、职业生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1]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辅导员只有熟悉这些知识,才能做到帮助学生、快乐自己、助人自助,但遗憾的是,当前不少辅导员缺乏教育学、心理学、就业指导等相关知识,因此无法很好地指导、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及就业指导方面的问题。

(三)发展能力急需加强

辅导员能力分为基本能力和发展能力,基本能力包括表达能力、管理能力、交往能力,发展能力包括应变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2]其中,基本能力是辅导员工作所必备的,而发展能力则与辅导员职业发展和后续发展紧密相关,体现的是更高层次的能力,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辅导员多年来沿用相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极其陈旧乏味,不适大学生的需要。

(四)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科研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也是衡量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很多辅导员不重视科研,所以整个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都有待提高。客观地说,如果能把学生工作形成系统理论,定会有助于学生工作的具体实践,因为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因此,提高辅导员的科研水平势在必行。

三、辅导员职业素养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学校层面

1.建立严格的准入标准

对于学校来说,要建立严格的辅导员准入机制,公开、公平、公正、客观、透明地选拔辅导员,要有客观、合理、严格的标准。作为辅导员,首先,要热爱辅导员工作,关爱学生,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耐心和爱心,能把辅导员工作当成自身的事业;其次,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要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背景;最后,最好要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经历,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因此,学校应考虑辅导员的后续发展潜力,严格把控辅导员准入机制,以为学生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系统的学习和培训

辅导员在经过学校严格筛选、精心选拔后,学校还要加强对辅导员的系统培训。首先,请校内外经验丰富的学生工作者及优秀辅导员对其进行专题培训,强化辅导员对角色定位的认识,懂得辅导员不仅是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者,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摆渡人和引路人。[3]其次,多给年轻辅导员外出学习的机会,可以是省级乃至教育部组织的各类培训,以加深其对职业素养的认识,做到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最后,组织辅导员去名校观摩学习,借鉴优秀学校的经验,并结合本校学生工作的特点,摸索出一种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学生工作方法。

3.完善辅导员激励机制、评价机制

辅导员的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紧密相关,学校要激励那些在考评中优秀的、出色的辅导员。首先,学校要明确辅导员的职称评定标准,职称不同,待遇、激励和外出培训的机会也应有所区别,即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以激发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4]其次,明确辅导员评价机制,明确考核内容,将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以增强考核信度,客观全面地进行考核。最后,要注重监督机制的制约作用,听取多方意见,否则再完美的考核机制也难免会流于形式。

(二)辅导员自身建设方面

1.内化职业道德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一名卓越的辅导员要学会内化职业道德,成为学生的榜样和示范。这就要求辅导员应自觉遵守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坚定理想信仰,拓展人文素养,陶冶品德修养,依法规范言行,从而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学业上辅导学生,在行为上教导学生,在心理上疏导学生,在就业上指导学生。同时,辅导员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奉献社会。

2.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高校辅导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提高辅导员的从业能力,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客观地讲,当前辅导员队伍普遍年轻化,因此,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很有必要。具体而言,对于刚工作的辅导员,要侧重于学习处理各项辅导员事务和突发应急事务;而工作三、五年后的辅导员,其对于辅导员工作已经基本熟悉,此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考取国家级就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以便进行学生心理和就业方面的团体辅导,同时还可以开展党团党建、其他培训等方面的工作。需要指出的是,辅导员职业周期的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点规划。

3.提高科研水平

客观而言,很多辅导员对科研工作存在盲区,忽视自身科研能力的培养,导致大多数辅导员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因此,需要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指导课题研究、开设专题讲座、组织学术沙龙、指导撰写论文等方法来提高科研能力。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阅读教育理论书籍和文章,养成积累教学经验的习惯,从他人的研究、讲座和讨论中学习新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自身教育科研能力。

总之,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教改部门、学校、辅导员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尤其是辅导员,要注重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建设,并把其内化到学生工作的深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建设,从而提升整个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1]万国权,张晶晶,苏文义.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87-188.

[2]韩冬雪.高校辅导员“服务育人”路径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8):166-167.

[3]刘健康.高校辅导员服务育人工作理念探析[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2,(4):91-93.

[4]寇汉军,李辉.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困境与思路[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4):23-26.

【责任编辑:王 崇】

G641

A

1673-7725(2017)07-0138-03

2017-05-10

本文系山西省运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Z-2016009)的研究成果。

王锐(1984-),女,山西芮城人,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辅导员职业素养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