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市井琐碎到文化大观的通途
——试论林语堂《辉煌的北京》中的跨文化视角

2017-03-11

文化学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林语堂跨文化北京

郑 静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北京 100011)

【文学评论】

从市井琐碎到文化大观的通途
——试论林语堂《辉煌的北京》中的跨文化视角

郑 静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北京 100011)

林语堂是中西方交流中最出色的文化大使之一,他终身致力于中华文化的转播,对西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辉煌的北京》是林语堂唯一的一部地方史著作,生动而具象地传达了北京深厚的文化精神,是文本传播文化的成功典范。本文从林语堂的文化哲学思想出发,分析《辉煌的北京》中的文化表达语汇。

跨文化交流;林语堂;地方志;北京

一、林语堂的文化观

林语堂所处的年代正值20世纪初的中国,彼时外忧内患,国力衰弱。中国这个承载着悠久文化,拥有辉煌文明的古老大国,危如累卵,国人或妄自菲薄,全盘西化,或故步自封,狂热复古,中西方文化交流闭塞。如何认识自己的文化?又如何将中华文化表达给西方世界?这些问题都拷问着当时无数的文人学者。

林语堂在省视本族文化中采取了平实而真切的视角,从平常的生活中品味到文化的真谛,将其放在跨文化的背景中加以评价,以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寻求文化的通感。他认为只有扎根于本民族的生活中才能真正认识本民族的文化,这种生活的经历具有普世的意义。其在《吾国与吾民》的开场闲话中坦陈自己的跨文化交流思想,那就是“要搜索一般的人生意义”,要从异邦的礼仪中追寻“谦德”、从奇异的服饰下探查“女性与母型”,要从不同文化窘异的表征下探寻人类相同的精神体验和情感,只有在一个文化中经历这些情感方能“真确地认识一个民族,差异处盖只在社会行为之形式而已,这是一切健全的国际批评之基点。”[1]他认为跨文化的传播不能着手于文化表面形式的差异,而要深入生活的共同感受与体验,尽管文化的表达形式各不相同,但人类生活中共同的感受,却是跨文化交流沟通的基石,这种情感就是各文化的通感。因此,只有透过表面形式的差异去探寻文化的通感才能触摸到文化的精髓,唯有这样,文化才变得亲切而真实,无论是跨域时间的长河还是地域的阻隔都是鲜活的,让人感同身受。林语堂的这一文化观在《辉煌的北京》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从感官着手文化

《辉煌的北京》是林语堂唯一的一部地方史著作,本书的完整标题为《辉煌的北京:中国在七个世纪里的景观》,从标题中就可窥见林语堂选择北京作为主体的原因。北京在中国近七个世纪里都是文化中心城市,城市意义举足轻重,甚至可称之为中国文化的符号,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当人们提到中国时必定会想到天安门、长城等景象。此外,北京不仅是林语堂个人国学修养成长积淀的地方,也是他向西方世界转播中国文化的着眼点。

但面对这样一个文化名城、历史重地,应该选取怎样的视野,怎样的态度。同期的著作或描述某一时期的北京,或北京的某一方面,或在北京的经历,或对北京的情感,但都不能与北京本身等量齐观,而《辉煌的北京》则是一部可丈量北京整个文化意义的大作,这不可不谓壮观,不可不谓史无前例!然而这样的巨著没有在开篇就历数北京的丰功伟绩,英雄人物,或是罗列奇闻轶事。而是以对气候的描述开篇。为什么?气候似乎是与文化历史最不相干的因素,但这是林语堂个人的视角,是他初入北京的体验,是对这个城市的第一感受。林语堂用这个视角不是要将我们带回历史,而是要将我们带入生活中的北京,一个真实可触的地方,它不仅仅在历史书中存在,更是我们居住生活的地方,如世界上其他任何城市一样,文化的隔阂在此时荡然无存,文化与历史就这样变得亲切,仿佛就在我们身边从没有远去。

文化与历史就是我们的生活,正是这样的天空、阳光,这样的四季景致孕育着、塑造着文化。林语堂将这种文化体验放到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中探讨,获得了文化共识,文化通感,他在文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比,如精湛的人体雕像诞生在地中海旁阳光明媚的希腊,而不是寒冷的挪威;印度的酷暑促成了在树荫下冥想的觉者;法国的思想家们在露天咖啡馆里高谈阔论也是得益于温暖的气候;而英国人则要用丰盛的早餐和下午茶来抵御寒冷和大雾,甚至英国英语开口小而舌头直的特点也与他们围着厚厚的围巾御寒有关系,这一连串的对比诙谐幽默,贴近生活而真切动人。这时人们不再纠结这些论断是否经得起人类学、社会学、生物学的证实,这一切在人类的情感共识中并不重要。在北京湛蓝广阔的天空下,巍峨壮丽的古代宫殿与烈日骄阳交相辉映,人们只想赞叹这就是北京;北风呼啸的夜晚,宁静的胡同里不时传来货郎的叫卖声,热气腾腾的元宵就在门口,人们必然笃信这就是北京的味道;这里的风光雨露孕育了这里的一切,这就是北京的生活,也是北京的文化。人们嫣然一笑,在内心默许,如英国的红茶,法国的咖啡,希腊的神像,原本只是人类生活的一种样式。

对于北京的辉煌,作者同样从视觉的第一感受开篇:“北京之成为中国的都城,相当于诺曼第人征服英格兰的时代。它不仅是对古老辉煌的记忆,还是建设它的人们丰功伟绩的一个活生生的见证。几英里长的灰色城墙,上面有很多堡垒和垛口,给人以雄浑古远的感觉——似乎有些不合时宜。除了东京的皇宫、世界上再没有其他宫殿会如此引人注目,并唤起人们对东方古老荣耀和权力的幻想。当从天津来的火车驶近京城、斜下里向着城墙行进时,便有连绵不断的城堡、炮塔、壕堑,以及八十英尺高的门楼从眼前飞快掠过,景象之壮丽令人难以忘怀,惊异不已。北京,似乎是个永不衰老的城市。当此时刻,所有西方文明的记忆都似乎从脑海中消失了,只有古代的梦化作真实的北京,在眼前迤逦展现。”北京的魅力并非仅仅青史留名,而是在视觉的冲击下,在不同文化的交汇中熠熠生辉。同样只有身处其中,活生生地见证才能给人以震撼的力量。而接下来的所有描述尽管纵横数百年,但都给人以亲历者的感受。

三、从生活琐碎到文化大观

林语堂对北京人生活的描述是从胡同开始,以胡同的建筑形式——曲折的小巷、婉约的门脸儿与内藏乾坤的深宅、门口的照壁,引出中国人内敛的性格,幽静孤芳的家居理念。从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开始,进而深入到北京人恬淡的生活方式与中庸的人生哲学,再深入到文化艺术风格。林语堂为我们提供的文化表达途径正是从市井生活中体会到的文化精神,让文化与我们如此亲近,如血脉联系,生生不息,无论是国界、语言还是时空的阻隔都无法将我们与他割裂。所以林语堂在《辉煌的北京》中对市井生活的描述很自然地便过度到对人生哲学的剖析,书中描写在高大的宫墙外,花两毛钱在茶园来一碗小面,敏捷而练达的伙计服务周到,辉煌与简朴,庄严与悠闲在这座城市奇妙共存,北京人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处庙堂之高而小天下,也没有在朝代更迭、沧桑变化中老气横秋,这种平常简单的快乐,透着宁静恬淡的气质,这正是中国文学、艺术追求的至高境界。因此北京生活不仅是北京的魅力,中国文化的魅力,更与各国文化魅力的实质相通。林语堂抓住了文化的精神,无论话题多么庞大,他始终能举重若轻,因为文化原本并不高远,而是源于市井,存于生活。

林语堂还进一步阐述了北京人的生活态度与文化艺术的共生关系,他描写道:“这种极难诉诸文字的精神正是老北京的精神。这种精神创造了伟大的艺术,而且以一种令人费解的方式解释了北京人的轻松愉快。艺术当然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艺术家却以一种超然、自足,甚至是一种近乎放任的态度来对待它。伟大的艺术家坚持认为‘古朴’是真正艺术的基石。艺术题材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体现……齐白石就总是选择。……他对这些低等生命的专注格外引人注目。现代西方艺术家试图剖析描绘急剧分崩离析的宇宙那种惴惴不安的努力在这里根本看不见。这也许能说明北京那古老的文化为什么能一直保存着思想与情感的清纯。这在文明世界是不多见的。”[2]这种取材于生活琐细的艺术正是文化的特点,也正是生活哲学与人生哲学的具体表达,这种超然与真实的生活态度,正是儒家中庸与道家放达的完美结合,也正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四、人生哲学的文化表达

林语堂这种在文化中寻求普世价值的文化交流策略,这种从生活中体味文化的视角,来源于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许多学者都从林语堂的文学作品入手分析了他的文化哲学观(谢友祥[3]、顾嘉祖[4]、默崎[5]、卞建华[6]、高巍[7]、罗玉枝[8])。谢友祥[9]通过分析林语堂对《论语》及对陶渊明的评论,指出了林语堂秉持的“近情”精神。所谓“近情”是指保有人的趣味,与陈朱理学的“灭人伦”相对立,林语堂认为儒家精神是入世的哲学,是做有趣的仁者。他认为孔子就是一个近情的人,具有常人的本性和情感,往往率尔而发,不自抑,不矫饰,比如: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不觉由衷赞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林语堂认为《论语》是孔子对门人燕居闲谈的话,是老实话、率真话、幽默自得的话,甚至是开玩笑的话,人情味十足。笔者认为《辉煌的北京》也同样反映了林语堂“近情”的哲学观。他对北京生活的描述及对北京文化的诠释无不反映出其对生活的热爱。他以人最本质的体验与感受去解读文化与历史,正因为他知道在文化差异的表象下,永恒不变的乃是人性、人情。

林语堂的这一文化观为《辉煌的北京》定下了写作基调,使《辉煌的北京》成为了一部从北京人生活状况、行为方式、生活态度着手,反应中国精神文化风貌的著作。这部从生活窥见文化,以当下追忆过往的别样史诗十分亲切,正如北京城本身一样。林语堂记叙许多西方人来到北京后就决定定居于此,北京如此吸引各方来客,不正是因为她是一个有生活味,有人情味的城市吗?林语堂形容“北京就像一个老妇人,教会人们如何舒心的生活。”[10]

同时,林语堂亦儒亦道的精神品质也深深影响着他的文化传播观。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互相容纳、互相补充,谢友祥认为林语堂对陶渊明的评论充分反映了他的这一哲学思想。[11]林语堂评价陶渊明在道家的玩世主义和儒家积极用世之间保持了平衡:他既远离了尘世的徒然匆忙,又未沦为彻底逃避现实人生,反而成为了一个真正爱好人生者的模范。这种“亦儒亦道”的人生哲学也正是林语堂对北京文化精神的体悟,他笔下的北京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物质表征,他这样描述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和其他地方一样,这里也有残暴不仁的工头,斤斤计较的商人,卑鄙下流的政客,但总体上北方人的生活态度是朴实谦虚的。他们的基本需求简单无几,只过一种朴素和谐的生活,……床能安寝食足果腹而已,再有点零花钱就心满意足。不必大富大贵,养成好吃懒做的恶习,当然也不能忍饥挨饿,缺衣少食,这是一种传统的中产阶级理想,对于拼搏总持调侃的态度,但真要大展宏图时又不受其羁绊,这种精神极难述诸文字,这就是老北京的精神。”[12]这种精神正是道家出世与儒家入世观的结合,与林语堂个人的精神追求相契合,所以林语堂坦言道:“作为中国东南沿海土生土长的福建人,我却从不太欣赏江南人的阴柔与慵懒,尽管江南也有灿烂的文化,而我却十分敬仰北方人的淳厚……北方人基本上还是大地的儿女,强悍、豪爽,没有受多大的腐蚀。”[13]这种精神也正是中国文化中最亲切的一面,使我们达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20世纪30年代,尽管西方世界已经在科技的发展中迎来了相对现代化的城市生活,而北京仍然以她特殊的文化气质让人着迷,她以宽广的胸怀,洞悉人生的睿智包容着历史的过往,亲切而真挚,平静而超然地笑对来往的人群。所以,北京永远也不会消失,因为她触动了人们最柔软的内心,这就是北京精神,她创造了过去的辉煌,也必将迎来未来的辉煌。

五、结语

林语堂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大使,他的文本已经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必读范本,他在文化交流中以人性为基本点,寻找世界文化沟通、对话的普世价值,在跨文化的交流中获得了文化的通感,赢得了西方社会的广泛赞誉,时至今日仍有借鉴意义,同时也为我们审视自己的文化提供了一面镜子。

[1]林语堂.林语堂全集(第20卷)[M].黄嘉德,译.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1.

[2]林语堂.辉煌的北京:中国在七个世纪里的景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8-45.

[3][9][11]谢友祥.林语堂的文化批判和文化选择[J].文学评论,2001,(3):75-78.

[4]顾嘉祖,徐劲.文学文本中的跨文化交际原则评析[J].外国语,1998,(1):67-71.

[5]默崎.论跨文化写作中的林语堂小说[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30-133.

[6]卞建华.对林语堂“文化变译”的再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47-50.

[7]高巍.文化差异现象在汉译英中的处理—兼评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J].外国语文,2001,(5):69-72.

[8]罗玉枝,季玲玲,王敏.论林语堂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85-89.

[10][13]林语堂.林语堂全集(第25卷)[M].赵沛林,张钧,陈亚珂,等译.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1.20-75.

[12]林语堂.林语堂全集(第20卷)[M].赵沛林,张钧,陈亚珂,等译.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30.

【责任编辑:周 丹】

I206.6

A

1673-7725(2017)07-0061-04

2017-05-12

郑静(1975-),女,重庆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林语堂跨文化北京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北京,北京
探访林语堂故里
纸与墨,传奇人
——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有感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