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哲学思考
——基于人文关怀的视角
2017-03-11刘晓玉
刘晓玉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关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哲学思考
——基于人文关怀的视角
刘晓玉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本文通过梳理虚拟现实技术的含义、发展历程、特点、分析其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及其未来趋势,探究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哲学反思。从而运用这一新兴技术的社会影响和哲学反思,把握正确的认识和价值导向,用以指导和创新实践。
虚拟现实技术;人文关怀;哲学思考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它的产生和爆发,将引起新一轮的变革。可喜的是现有的研究不仅在于技术本身还关注到了它的社会影响。如何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加以关注,及时跟上科技发展的需要呢?本文主要任务在于解读虚拟现实技术的人文意蕴。
1 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的重要性
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深入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当下,虚拟现实技术(VR)将带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发展潜力。
习近平提出要加快科技创新,起到引领全面创新的作用,实现中国梦。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2015年12月习近平视察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体验虚拟技术。他指出互联网的发展是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阶段、试验阶段、虚拟现实技术快速发展和完善阶段。国际上美、德、英、韩、日等国家的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遥遥领先。我国虚拟现实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相对其他国家起步较晚,技术上有一定的差距。
2 虚拟现实技术的含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2.1 关于虚拟现实的涵义
虚拟现实是把客观上存在的或并不存在的东西,运用计算机技术,在用户眼前生成一个虚拟的环境,使人感到沉浸在虚拟环境中的一种技术。
2.2 关于虚拟现实技术飞速发展的原因
网络时代正将新媒体由神秘禁地转化为数百万人参与、自由发挥的大环境,在庞大人口分布的坚实力量及不受限制的心灵的带动下,网络时代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他们建构了一个任何想法都可以发声的场所。这种趋势助推了人们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期待和应用市场。
2.3 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很多影响
其中对人的影响而言,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发展与主体性的关系。虚拟世界的产生与主体性的减弱,主体间性随之增长。皮海兵在《内爆与重塑》中指出,将虚拟关系转化为现实关系,既拓展了人际交流的范围,也丰富了人类现实生活的内容。人们开始有越来越多的疑问、困惑和好奇。到底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带给我们什么?是虚拟现实技术好,还是现实技术好?之间是不是矛盾的?等等诸如此类的疑问和困惑,希望能够有人给与答疑解惑。这种常识性的普及在当下是必须的。
3 虚拟现实技术的人文关怀
鉴于以上的情况,对虚拟现实技术的人文关怀就提上日程来了。可以说,虚拟现实技术的人文关怀可以说是多方面的。
3.1 虚拟世界在极大程度上唤醒了人们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主体生成论中的一个基本话题:不仅是我们时代的哲学的一个基本话题,而且也是迄今为止的整个人类生成史上的一个基本话题。特别是就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发展的一般态势而言的。主体性更是西方近代以来哲学和文化的重要主题。那么,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主体性呈现出怎样的态势呢?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人们从形式上摆脱了社会自我的束缚,大胆展现出一个更为真实的自我,这一自我本身就是对现实自我的超越。所以说,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主体性呈现出乐观的态势。网络文化提高了每个人的主体地位,个人面对庞大的网络文化整体将不再是一个弱小的个体,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更加具有自觉性,他将自身的本质赋予网络,使网络文化为了个人而存在,同时将网络文化的本质内化于自身,使自身成为全面的社会主体。
虚拟现实技术发展所引起的人的因素的变化和参与,必须加以考虑。这一点在美国的Grigore C.Burdea、法国的Philippe Coiffet在《虚拟现实技术》中首次关注VR中“人的因素”。其中包括使用者表现研究、VR健康和安全问题、VR与社会。认为VR将会对职业生活、对私人生活、对公共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国内有的相关书籍在阐述虚拟现实技术的时候,往往将篇幅压缩变少,或者只字不提,似乎虚拟现实技术与VR中“人的因素”不大相关。
虚拟现实技术发展所参与的整个社会中儿童和孩子的价值观念的形成也是必须要考虑的。比如说电视。电视所传递的强烈信息,就是塑造时代世界观的极大推力。孩子们开始在新媒体情境中彼此沟通、玩乐、学习、工作及思考,自然就生成新的价值观。相比较而言的更加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所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电视的作用。
虚拟现实技术所扮演的技术,到底具有什么样的神奇力量呢?它会引起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多么大的变革呢?诸如虚拟世界的产生与生产力的变革等,芬伯格(Andrew Feenberg)在《功能和意义:技术的双重面相》中提出当今技术的功能已经拓展。他认为当今技术的功能远远超出了原始的意义。甚至可以这样说,计算机当作一种交往媒介来考虑时,计算机就是为了日常生活的逐步共享而创造的一种环境。在这种概念中,计算机不是“人的形象”,而是我们在其中活动和反过来塑造我们的领域。
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冲击
价值观一直是哲学、经济学、伦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多种人文、社会学科关注的重要课题。虚拟世界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或许更加具有评判世界对错的理性和理由。他们的确会衡量物质商品值,但不代表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比任何长辈拥有更多的知识,且更为关心社会议题;他们强烈地认为,个人隐私权及获取资讯权应该受到保障;他们不会有个人主义,相反地,他们在紧密的人际互动网络中成长茁壮,并展现出,并展现出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当然,正确的引导是必须的。
那么,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将起到怎样的冲击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七条基本方略;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结合价值观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对其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相关方面,笔者做了一些工作。如何从哲学层面上认识和把握虚拟世界的问题,小则关乎到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则关乎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青年人的发展,甚至于国家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的发展问题。有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适当增加这一主题。
3.3 虚拟现实技术背后所体现的是科技发展与人的关系问题
对科技发展与人的关系的进一步思考,是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反思的根本所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哲学基础可以化分为三个对象的比较:虚拟和真实、虚拟现实和真实现实、肯定和否定。体现了否定的辩证法的基本思想。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必须加强相应的技术文化建设,也包括虚拟现实技术的技术文化建设问题。笔者曾在《技术文化批判: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一个新的批判维度》(2012年)中提出要加强技术文化的批判和研究。
技术文化批判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论题,同时也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一个新的批判维度。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Hebert Marcuse,1898-1979)有着丰富的技术文化批判理论,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虽然技术发展水平很高,但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又存在技术文化缺失、技术文化沦为消费文化和“肯定的文化”等诸多问题。我们的追求目标应当是建立一种与肯定文化相对的社会秩序。针对技术文化批判,马尔库塞从前技术文化和后技术文化分期的角度相应地作出评论和回答,指出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可能存在这种希望,希望寄存于技术的前后两个分期之中。研究马尔库塞的技术文化批判的思想,为我们进一步解读国外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深度和广度。同时,从技术文化批判的角度进行研究,对当代我国的技术文化建设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我们人类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文化?特别是对当下的我们而言,什么样的技术文化才是我们之所需?在《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美国著名的科技哲学家凯文·凯利(Kevin Kelly)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科技观。他认为,作为整体,科技不是由线路和金属构成的一团乱麻,而是有生命力的自然形成的系统,它的起源完全可以回溯到生命的初始时期。正如生物进化呈现出无意识的趋势,科技也是如此。他把科技的发展看成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富有生命的力量来看待。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虚拟现实技术的相应的技术文化,应该是具有类似的特点吧。
4 意义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是令人鼓舞的。前景也是令人期待的。但是,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其人文关怀的研究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如何从理论层面上给予分析,在当下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科技的发展必须要有人文关怀与之伴随,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这两匹骏马需要同时并驾齐驱,人类的未来才会有阳光和幸福。为了避免如互联网的先普及后治理所带来的弊端,本文认为,作为一个崭新的光芒四射的新的科技种类,为了让它能够更好地造福人类,充分关注其 “人的因素”,让人们对虚拟现实技术的人文关怀有充分的认识,是我们人文社会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我们人文学科知识分子的使命。
关注虚拟现实技术的人文关怀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能够补充和丰富虚拟现实技术的人文关怀的内容,揭示作为新兴技术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规律,填补这一研究的空白,为后续和相关研究铺路。笔者曾在《技术资本主义的启示与CFT技术的运用—关于建立创新型国家与科技发展战略的思考》中,提出关于技术资本主义的相关看法,透过技术这一视角来分析资本主义,可以对资本主义有更准确的把握和理解。虚拟现实技术是最前沿的技术,对其加以剖析,能够促进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关于虚拟现实技术与技术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笔者打算继续深入研究。总之,虚拟现实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类似,但又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对人类的影响将更加深入骨髓。
除此之外,关注虚拟现实技术的人文关怀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无论对全国还是对各地的虚拟现实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应该看到福建省虚拟现实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自身的优势在哪里可以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借鉴台湾的虚拟产业的经验。率先在国内发展起来。有助于实现建设“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慧化”福建的目标。
[1]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张茂军.虚拟现实技术概论[J].中国基础科学,2003.
[3]陈雅茜,雷开彬.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M].科学出版社,2015.
[4]苗志宏.虚拟现实技术:基础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17)05(a)-0012-03
本文受福建省课题资助,关于马基课程教学中虚拟世界的难点问题研究(JAS151495)和马尔库塞技术资本主义思想研究及其现代思考(JBS14066)。
刘晓玉(1974-),女,辽宁大连人,博士,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科技文化和马尔库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