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运用与思考
2017-03-11孙平
孙平
(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江苏无锡 214000)
高中新课标倡导教师课堂中积极使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及时对问题进行诊断,提高设问的效能。笔者在以往化学教学和理论学习中,对课堂实施激励性评价机制关注颇多。但因对课堂激励评价运用缺乏常态,故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化,逐步意识到激励性评价对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积极思维、树立学习信心有很大促进作用。故想通过笔者对激励性评价应用的认识和反思,能找到课堂教学中实施激励评价比较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艺术水平。鉴于此,本文从自身教学体验中思考课堂教学中实施激励性评价还存在哪些误区。进而结合教学实际与学习,探索化学课堂中实施激励性评价的有效途径。
1 激励性评价教学的意义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发生改变,甚至到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然而,教师很少把注意力集中在激发学生的层面上,即在课堂中实施有效激励性评价。
激励性评价又称为鼓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动作行为、物品等激励性方法,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肯定、赞扬,以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获得自信和成功体验的一种策略。激励性评价的功能主要有评价、激励和指导三种功能。激励性评价首要功能就是评价,通过评价学生发现思维中的闪光点,找到知识缺陷,从而及时调整思路形成正确合理的思维方式。其次是激励功能,教师希望通过激励性评价,鼓舞学生信心,让他们在学习思考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成功的愉悦体验,在思维“走调”时获得老师激励。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由此获得及时的教学反馈,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这不正是我们想获得的教学效果吗?再者是指导功能,通过给学生的答案做出及时评价。在这种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前,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这个时候的激励性评价会让学生在脑海里及时找到思维的正确方向,从而使学生不再停留在书本知识的表面,思考更加有深度。美国课程理论家斯塔弗比尔姆说过:“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正是说明激励性评价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导功能。
高中化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重视评价的激励和改进。激励性评价作为高中课程评价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是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所以,在化学课堂中正确运用激励性评价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2 激励性评价在化学课堂中运用的不足分析
回首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历程,从教学意识到教育实践,对于化学课堂中的激励性评价,真的做得很不到位,研究的不够专研,不够深入。
2.1 评价的语言模糊,缺乏诊断性
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因其直接、快捷等特点,成为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评价方式。以往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常用“你很棒、你真会思考”等模糊性评价语言。这些评价有一定的鼓励性,但缺乏真正的激励性。时间长了,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揣摩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动辄以“你说得很棒”之类的表扬。“棒”在什么地方?根本不知道。甚至被表扬学生都不知自己好在什么地方。其他学生也会模糊,不知道自己究竟向被表扬的同学学习什么。造成一个个精彩的课堂生成的错失。在这些评价过程中教师担当了裁判的角色,学生的回答唯有好坏之分。学生的努力付出得不到认可,致使激励性评价指导性和诊断性作用缺失。
2.2 评价的语言形式化,缺乏指导性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在教学中肯定评价的激励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但若一味变着花样去激励学生,这反而使激励性评价与真正的激励功能会越离越远,甚至是对激励性评价的一种曲解,一种背离。评价也缺少基本的思维导向,而因评价过于频繁而使学生进入审视疲态。也必然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自己能否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纯粹追求发言积极性以获取赞扬或奖励,学生以此作为自己努力的终点。长此以往,这种廉价的表扬、奖励,不但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欲望,还会失去不断改进自己学习方式的机会。笔者逐步提高激励性评价语言运用的有效性。把以前的评价语言由“很好、你很会动脑筋、你真棒”等形式化语言,改用“你发现了问题所在、你的思考很深……”这些语言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自己也在思考,学生真的从我的评价中得到激励了吗?真的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吗?真的能引发其他同学对该问题的深入思考吗?深入学生调查发现,这些评价仍然缺乏内涵深度,难以唤醒学生的深入思考。例如,在对班级部分学生做一次访谈中,一位陶同学谈到某老师的激励性评价的经历。他说,在一次课堂练习中,他先于其他同学正确完成,老师给出的评价是“问题的解决靠我们是否懂得使用大脑”。给他的影响特别深刻,这位老师让同学知道善于思考的重要性,而不是简单说声“你真了不起”等模糊语言,这样的评价就有很强的针对性、长效性和鼓励性,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注:陶同学在班级属于后进生)。
2.3 评价方式单调,缺乏多样性
化学教学的激励性评价的方式有:语言评价、动作表情评价、书面评价等。化学课堂语言讲求精炼、重点突出。教学中不必对每个问题都用评价语言,否则,又会导致激励性评价在课堂的滥用,反而使教学啰嗦臃肿。对于简单问题的评价,教师可不失时机地采用竖大拇指、鼓掌、微笑、点头等形体语言的评价方式,使激励性评价简单明了。这样的方式有时也能够抓住问题重点,抓问题的主要矛盾,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激励性教学评价时,可采取多种评价方式交互进行,提高激励性评价的效能。
2.4 评价重表扬,缺乏批判性
激励性评价注重对学生的激励作用,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在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中鲜有批评,尤其在公开课中教师在评价时,没有批评,只有表扬和肯定,哪怕学生说的不着边际,笔者还会变着花样表扬。使教学陷入课堂激励性评价的理解误区,将激励和批评放到完全对立的两边,认为激励就不应该有批评。其实,批评在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尤其对于高中生,他们已经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具备是否判断能力,对于问题认识理性大于感性。同时,他们也具有一定的挫折承受能力。反而一旦表扬过头,效果适得其反。学生会觉得你虚情假意,言不由衷。其实,学生答题时出现偏颇在所难免,应尽量客观地给他们指出对错优劣,帮助他们分析成功与不足,并指明努力的方向。特别在学习习惯问题上,要给与合理适度的批评。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要教师评价是真实客观的,是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只要注意教师评价时的批评方式方法,那么,即使是批评也能起到激励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说那些尖锐但又中肯的话不容易。善于做到这一点,就是要把教育的技巧和教育艺术融合在一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三颗糖”故事告诉我们,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使激励评价隐于无形极高的教育境界。
3 激励性评价在化学课堂中的运用的思考
通过反思总结逐步纠正不合理的评价方式中,研究如何在化学教学课堂中真正合理有效地实施激励性教学评价。
3.1 意识要到位,做法要长久
意识要到位。首先,教师尝试在教学中,在备课环节就去发现并融入激励性评价点;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会努力去寻找激励性评价的点。这样就不至于因教学内容和进度而忽略激励性评价。例如,在《高一化学必修1》“钠的性质”教学中,备课时就注意到,钠与水反应与学生对于金属与水反应的认知冲突,这时笔者课堂中设计激励性评价的点,力求对学生的思考给予及时的激励性评价,指导他们对钠的活泼性有个深刻的认识。激励性评价点也会出现在 “钠与盐溶液实验”,“钠与水反应实验”中,将这些预先纳入教学设计中。同时,努力做到对教学过程进行记载或多媒体摄像,以备后续研究。只要坚持做,教师才会形成稳固的化学课堂激励性评价意识;才会促使学生养成乐于反思习惯;才会提高敢于表达观点的信心。这样激励性评价才会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共同发展。
3.2 提高业务水平,掌控问题不确定性
教学中倘若一个教学问题抛出去,班级里每个同学必定都会有各自的想法。对每位同学的思考给出正确合理的指导性意见,就必须要有扎实的教学业务功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多听课,学习同仁有效,有创新的激励性评价语言和手段,并记录加以积累;二是多反思,多对自己或同仁的激励性评价进行研究反思,寻找最有效的激励性评价方法;三是多了解,经常深入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师激励性评价的体会与感受;四是多阅读,寻找有关激励性评价的研究文献,认真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充实提高激励性评价的理论水平。
3.3 做好教学铺垫,让学生敢于表达
在化学教学的课堂上,一个问题的提出,必须有相应教学情境的配合,否则,很难想象如何有效开展激励性评价。难道总是靠教师去一个个点?所以,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敢于“说”。记得,笔者访谈的一些同学,有不少同学说:“这个问题我没有把握,没有必要在同学前出丑”,“这问题我是有很好想法的,但是我要低调”等类似回答。这样的想法让我们的评价很可能就流于形式,演变为好同学与老师之间的你问我答。所以,应该在平时教学中进行渗透这样的教育,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教育,在课堂形成“百家争鸣”的氛围。给激励性评价创造前提,通过这样的课堂促进教师激励性评价水平的提高。
3.4 关注个体差异,鼓励个性成长
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个性的差异,因材施教。由于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要确立“差异性”的评价方式及评价标准。不将学生做简单的横向对比,而是鼓励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例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的同学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较强,而有的同学则较弱,多鼓励动手慢的同学多操作,提高实验教学最优化,让每位同学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都能得到激励。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有效实施激励性评价道路上,还需要不断重复实践—反思—再实践过程,不断积累激励性评价理论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经验、教训和可行的教学案例。让激励性评价成为指导教学,激励学生,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良好策略;让激励性评价不再是化学课堂教学的一种摆设。
[1]杨海燕.课堂教学情景中教师言语评价行为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2]马艳云.教师评语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J].教育科学研究,2006(7):47-49.
[3]胡林林,孙明霞.激励性评价在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8):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