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琴艺术中的养生韵律赏析

2017-03-11昭闻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梅花三弄五音病防治

昭闻

(陕西省长安古琴艺术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61)

“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早已揭示了古琴艺术并非面向大众的表演艺术,古人也向来将古琴艺术与“养生”、“修德”联系在一起,“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韬心也”也证明了这一认知,这也是古琴艺术多被称为“琴学”的原因。

1 古琴艺术中的养生韵律

1.1 古琴与养生的关系

不同于常见乐器,古琴的音量相对较小,这就使得弹琴之人必须置身安静环境,其情绪也必须趋于平和状态。试想,在忙碌的工作、日常应酬结束后,抽出时间在安静的环境中静静的弹奏或欣赏琴曲,人生便犹如获得了一处不受尘世污染的净土,古琴艺术的养生、养心自然得以因此实现。“古筝悦耳,古琴悦心”一说自古有之,本文认为这种说法的出现是由于古筝更多用于高朋满座时的表演,而古琴则更多用于养生、修身。

在古琴弹奏中,明末的徐上瀛曾提出过古琴演奏“调气”说,这一学说将古琴演奏的关键总结为调节气息、练习指法两部分,由此可见古琴演奏并不仅仅属于手上的功夫,其与养生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事实上,古琴演奏以右手拇指桡侧近弹琴以甲处穿弦为主,稍上近关节处为辅,两处均为手太阴肺经过之地,接近指甲的地方则正好放在少商穴,可见古琴弹奏对于发热、咽喉肿痛、肺经病变等症的治疗能够带来较为积极影响[1]。

1.2 古琴五音与养生

声音的产生与人的精神活动联系紧密,《乐记》的记载也证明了这一点,而对于本文研究的古琴来说,古琴演奏与人的情志之间关系由此得到了证明,古琴艺术养生的能力可见一斑。思想意识和感觉在中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古琴艺术所具备的“大音希声”意境则使得听者能够在琴声的引导下逐渐与自然元气相融合,在气的升降、出入、动静和聚散过程中,琴音的顺畅气血、调畅情志功能也将得以实现。结合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难发现,古琴不仅仅具备传统文化中提到的通神明、辨吉凶等外向型功能,其本身同时也具备着修身养性的内向型功能,而由于古琴五弦出五音,这就使得五音具备着不同的精神效应,如宫音和平雄厚、庄重宽大,而徴音婉愉流利,雅而柔顺,五音对五脏的理论也来源于此。

作为知名度较高的古琴曲,《梅花三弄》往往会带给听者舒服、享受之感,这是由于《梅花三弄》属于古琴曲中的“宫”调式,结合五音对五脏理论中提及的宫音入脾,本文认为古琴曲《梅花三弄》能够对人的消化系统带来较为积极影响,而考虑到现代社会各领域竞争激烈使得很多人的饮食不规律,“宫”调式的古琴曲《梅花三弄》能够带给人轻松之感也就顺理成章[2]。

1.3 五音的养生作用

为了更直观展示古琴与养生之间的联系,本文总结了古琴各个调式的养生作用,由于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五脏中的脾、肺、肝、心、肾,因此五音的具体养生作用如下所示。

1.3.1 宫

“宫”调式与人的脾脏相通,中医认为其五行属土,如四季中的长夏,主脾胃消化,由于土能生金,这就使得脾气旺盛可实现肺气的调节。因此,“宫”调式如“土”般宽厚结实的琴曲风格能够较好促进脾胃运动和消化,人的身体健康也将由此得到保障。

1.3.2 商

“商”调式与人的肺脏相通,中医认为其五行属金,如四季中的秋天,主肺气平和通畅,由于“商”调式声音悲凉哀怨,其宣发肃降功能可有效推动肺脏调节气机作用的发挥。中医认为肺气的充沛能够保证人毛孔的正常开合,机体抗病能力提升也能够由此得到保障,“商”调式养生作用可见一斑。

1.3.3 角

“角”调式与人的肝脏相通,中医认为其五行属木,主导怒气,这就使得“角”调式可用于解郁制怒。在“角”调式影响下,肝气调达、气机疏泄均可得以实现,肝气虚弱、肝气实盛等症状也将由此得以缓解。

1.3.4 徵

“徵”调式与人的心脏相通,中医认为其五行属火,可促进心脉节律,由于 “徵”调式的声音较为高亢、轻松、欢快,其振奋心阳的作用能够有效加快人体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人的情志低沉、心情郁闷将由此实现较好调节[3]。

1.3.5 羽

“羽”调式与人的肾脏相通,中医认为其五行属水,似冬天之景物,主万物闭藏。由于“羽”调式的韵律具备收涩契机作用,其能够发挥增强肾脏藏精、纳气功能的作用,健脑益智、抗衰老功能也可由此实现。

2 古琴艺术的养生路径

2.1 “应时而变”

结合中医涉及的 “十二时辰对应身体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四时阴阳变化规律”、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的“天人相应”不难发现,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古琴艺术的养生作用,结合时辰、时令弹奏或欣赏古琴艺术极为重要,同时个人的作息时间也必须被纳入考量之中。如申时膀胱经当令,“羽”调式古琴曲目较为适合阴虚质人群,《白雪》、《梅花三弄》属于其中代表;而酉时肾经当令,阴虚质人群应选择“商”调式古琴曲目,《平沙落雁》、《秋风词》属于其中代表;戌时心包经当令,“徵”调式、“角”调式古琴曲目较为适合气郁质人群,《渔樵问答》、《玉楼春晓》、《酒狂》属于其中代表。 总的来说,古琴艺术的养生必须做到“应时而变”,现场聆听演奏、自行演奏、播放古琴曲均可较好用于古琴养生。

2.2 未病防治

虽然古琴艺术具备较为优秀的养生作用,其韵律在引导气血感应运动、调节人体阴阳方面也有着较为出色的表现,但人们不应过度重视古琴的养生作用,也不可产生古琴艺术可代替药物治疗的认知,因此本文建议古琴艺术应更多应用于未病防治而非治病救人。古琴艺术法于阴阳、形神并养,但围绕其开展的养生必须结合中医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只有最大化发挥古琴的调和作用、选择科学而恰当的措施,古琴艺术养生的未病防治能力才能够实现最大化发挥。

中医认为心、肺、大肠、三焦等经络在手指尖部起始交接,古琴弹奏在“灵活变化”、“拨弦自然”、“用力不觉”中,弹奏者的五脏经络疏通自然得以实现。传统武术中的站桩能够通过稳定身体下半部分充实肝肾之气,由此达成的上虚下实状态能够较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而在古琴的弹奏中,虽然弹奏古琴的坐姿与武术站桩相差极大,但二者却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正襟危坐、自然从容、松肩顺腕、凝神虚灵、两腿自然放松、微微含胸拔背的过程中,弹奏者能够进入“沉静”状态并由此实现内在气息调整、气血“平和”,其养生目的也将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总的来说,古琴艺术养生本身可以视作中医养生分支,无论是欣赏古琴实现的“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还是弹奏古琴实现的“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均能够最终实现“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古琴艺术也将最终保证听者、弹奏者在平和的形态中真正体悟到养生的真谛。

3 结语

综上所述,古琴艺术中的养生韵律能够较好满足现代人的养生需求。而在此基础上,研究涉及的古琴与养生的关系、古琴五音与养生、五音的养生作用、“应时而变”、未病防治等内容,则证明了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因此,在相关领域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本文内容能够发挥一定参考作用。

[1]卢嘉佳.聆听古琴中的养生韵律[J].中医健康养生,2017(9):44-45.

[2]张军,梁艺歌.浅谈古琴音律中五音“宫、商、角、徵、羽”与养生的关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6(41):150-151.

[3]邵天泽.玉律潜符一古琴.融汇养生大文化[J].商品与质量,2012(7):126-127.

猜你喜欢

梅花三弄五音病防治
魏泽怀
“五音戏+”的全生态传承
继齐韵往昔,以今声开来——思考自五音戏主奏乐器的演变、本体及延伸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禽病防治把握“宜”“忌”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夏季到 奶牛肢蹄病防治要跟上
基于微信订阅号的耳鸣管理理念在影响中医五音治疗耳鸣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梅花三弄 一壶好茶
从“润腔”看霍俊萍五音戏演唱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