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该不该帮助小王老师?
2017-03-11马志国
如果不顾对方的感受,不讲究说话方式,居高临下,对方就好像在接受你的施舍,心中必然怀着自卑和屈辱,必然承受着心理压力,也就不愿意接受任何帮助。
心理案例:难道我们帮助他错了吗?
小王是我们办公室年龄最小的老师,两年前刚从一个山区小学调到我们学校。虽然我们同在一个办公室,一起上下班,但小王似乎不太合群。本就不太爱说笑的他,最近更像个哑巴似的,整天心事重重的样子。
这天,我们几个老师合计后决定由我去弄清楚小王到底怎么了。星期天,我邀请小王喝酒,也许是头一次坐在一起喝酒,小王有些拘谨,随着一杯杯酒落肚,小王的话开始多了起来。“我明白你们都想知道我怎么了,是吧?那我现在就告诉你。”小王眯着眼叹了口气说,“我妻子原本在县酒厂上班,但去年下岗了,没找到新的工作,只好在家照顾孩子。屋漏偏逢连阴雨,我爹娘前些日子又病了。一家五口全靠我一个人的工资,实在是难啊!自从调到这里和你们一个办公室,我就从没参加过一次集体活动,从不跟你们搭帮。其实我心里何尝不想,可我真的拿不出那个钱,我心里有愧啊……”
自从这次喝酒之后,小王的心情渐渐好了些,在办公室里偶尔也凑堆说个笑话。但小王酒后道出的家中困难却始终困扰着大家。这一天,趁小王上课,我们几个老师商量后,每人拿出半个月的工资准备捐给小王,想让他尽快渡过难关。我请了假,悄悄把钱送到了小王的家里。心想,小王有了这笔钱,生活上一定会轻松些。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我们却发现又变回了前几天心事重重的老样子!我很困惑,难道我们帮助他错了吗?
心理把脉:没有考虑对方的内心感受
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回想起了很多年前的一段往事。
那天,一个学生来看我,聊天中得知他刚刚和父母分家。我想起自己分家时的艰难。于是,临别时,我拿出一百块钱递给他,那时候,教师工资高的也不过一两百块。但是,学生说什么也没有收下我的钱。对我诚心诚意的帮助,为什么学生不肯接受?
后来,一则故事让我明白了当时的唐突。
一天,一位事业有成的商人走在街上,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迎面而来,顿时产生怜悯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将十元钱塞到卖铅笔人手中,然后就走开了。走了没几步,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连忙返回来,从卖铅笔人手中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了取笔,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郑重地说:“您和我一样,都是商人。”一年之后,在一个商贾云集、热烈隆重的社交场合,一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推销商再次遇到那位商人,不无感激地自我介绍道:“您可能早已忘记我了,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您就是那位重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的人。我以前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您亲口对我说,我和您一样都是商人!”
同样是帮助人,区别在哪里?区别在于是不是考虑了对方的内心感受。
生活中,有很多人需要帮助。但是,并非所有在你看来需要帮助的人,都会接受你的帮助。这是为什么?原因很多,但有一条是最重要的:如果不顾对方的感受,不讲究说话方式,居高临下,对方就好像在接受你的施舍,心中必然怀着自卑和屈辱,必然承受着心理压力,也就不愿意接受任何帮助。
孟子曾说:“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就是这样,助人必须要考虑对方的感受。
案例中的小王老师,因为家境不好已经感到很有压力。同事们唐突的帮助,让他感到自卑,更增添了内心的忧虑。
心理处方:要保护心灵更要启迪心灵
助人行为中施助者需要考虑受助者的感受,应该对受助者平等相待,维护受助者的尊严。处于受助者地位的人,心理比一般人更敏感。因此,施助者在帮助人的时候,应该不事张扬,应该淡化“我在帮助你”这种意识。谁都难免需要别人的帮助,但受助者更需要的是平等和尊重。关键的一点是: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给予受助者心灵的保护,给予受助者心灵的启迪,才是助人的根本。
因此,对于小王老师大家应该采取恰当的方法,考虑适当的形式。比如:小王老师的妻子下岗了,同事们可以发挥大家的力量,帮助小王老师的妻子找一份新工作;同事们以暂借方式集资相助,也会让人心理压力小一些。助人不是为了让自己的心过得去,而是要将心比心地替对方着想,先让对方的心过得去。
另外,就受助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敢于接受帮助。谁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接受别人的帮助不是耻辱,不用羞惭,不必感到压力。甚至,可以说必要的时候敢于接受别人的帮助,也是人生的智慧和慈悲。因为你的受助,成全了别人的善念;因为别人的善念,助长了你的爱心;因为你的爱心,送给了别人的温暖。因为如此循环往复传递开来的过程,人间真情才温暖了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