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的数学作业如何进行有效设计

2017-03-11孙国栋

辽宁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小棒新课程数学知识

◎孙国栋

新课程下的数学作业如何进行有效设计

◎孙国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还强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征和知识的难易程度,科学有效地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作业。把数学作业设计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

一、设计的作业要具有操作性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正体现了数学这门学科的操作性。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能增加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如在学习了“角的认识”之后,可以利用直尺、三角尺画任意大小的角,还可以用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这时,对所形成的图形可动手指一指它的顶点及两条边,进一步体会从顶点出发,两条边所夹的部分就是角。还可以让学生动手用两根小棒和橡皮泥制作活动角,并发现角的大小与小棒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与两根小棒张开的程度有关系,两根小棒张开越大,角就越大。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会发现,原来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数学真好玩,也真轻松。

二、设计的作业要具有应用性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学生的经验为起点,在学生熟悉的环境中创设适合学生学习实践的情境,这些也正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所必需的过程。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好玩是他们的天性,因此要注意选择好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同时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

如在学习了“分一分”的知识后,我建议学生把自己的零食分给家人,但是有个条件,每人分到的数量要同样多,把分法写下来。第二天汇报时,学生很有成就感,发自内心的对我说:老师,我准备今天回家给家人瓜子吃,明天带同样多的瓜子给你吃,好吗?听到这样的话,我相信学生肯定懂得平均分的真正含义了。

三、设计的作业要具有趣味性

作业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作业的趣味性。为了唤起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业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和枯燥乏味,要让作业充满生机,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如学生已经认识了人民币,在学习完乘法知识后,我让学生和家长在一起做买铅笔、作业本、橡皮的游戏,而且标上价钱,铅笔5角一支,本子1元一本,橡皮8角一块,这些都是学习用品,学生每天都要用到,有时候还要自己去买,做这样的游戏,既用到了数学知识,也增加了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时,学习才会有效,也只有当他们投身到知识中去发现新规律、新方法时,学习才会充满乐趣。为了让学生体会学习乐趣,我把一些作业设计成“玩”。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感受学和玩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四、设计的作业要具有观察性

根据低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转移的特点,在新的内容前后我安排了学生感兴趣的观察作业。观察是思维的窗户,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了解事物的本质规律。

如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茶壶图”的情境图,指导学生自己体验,改变观察方位,感受观察到的形状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好的家庭作业的设计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学效果自然提高。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迁移。

(作者单位:营口市老边区金彦学校)

(责任编辑:杨强)

猜你喜欢

小棒新课程数学知识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巧移小棒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