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思考
2017-03-11冯海洋
冯海洋
(永城职业学院,河南永城 476600)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全面提高高职师资队伍的综合业务素质,激发老师积累实战能力的培养、储备实践经验,打造一支高技能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只有教师素质提升了,学生才能受益,努力开创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1 当前 “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不完善
1.1.1 制度不完善
一些地方教育部门没有把培养双师型教师作为教育安排,没有把双师培训纳入教育部门的整体规划和年度培养目标。教育部门比较重视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培养,高职院校师资培训重视程度不够。
1.1.2 人事制度老化
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专职、兼职教师队伍,但由于一些部门人事制度限制着专业人才的合理调动,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一些专业教师流不出,一部分优秀的职业技能专业人才进不来,限制了高职院校的发展。
1.1.3 缺乏培训机构
高职培训方式主要是:一方面是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各高职院校选派部分教师参加组织学习;另一方面是学校邀请专家讲座、学习、培训。由于缺乏监督部门,常常流于形式,无法具体落到实处,得不到保障。
1.2 双师型教师总体数量不够
1.2.1 层次结构不合理
很多高职院校发展时间比较短,专任教师数量较少,学历不够高。没有形成稳定的老、中、青梯队,企业兼职教师人才难聘,影响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质量。
1.2.2 兼职教师年龄偏大和整体素养较低
很多高职学校缺乏办学经费,聘请一些老教师,很多是退休老师,他们的总体教学水平、实践操作技能难以满足需要,教学质量得不到上升。
1.2.3 双师型教师综合能力较低,实践能力薄弱
(1)师德水平不高。高职院校招收学生与本科相比较,由于高中学习成绩的差异性造成高考分数差别很大,学生参差不齐,学不会,听课效果差,影响学生上课、听课的情绪。
(2)专业技术水平差次不齐。很多高职院校教师是非师范院校毕业,从学校来到学校去,没有经过正规的培养来进行教学,导致教师所接受的专业技术培训差别较大,还有来自企业或行业的兼职教师动手能力强但理论教学较低,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不能有效进行对接。
(3)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据调查,高职院校一部分教师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能够接受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授课过程中缺乏创新,积极性低,课堂氛围不活跃,不能适应现代高职教学改革的新要求。
2 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目标
2.1 师德素质优化
教师应坚持思想政治素质与教学业务水平并重、教学理论与实践动手操作统一,应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提升教师爱岗敬业、与学生交流、做朋友的情感,促进教师师德素质的各个方面全面提升,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先进技能的实施者,走在新时代的前列。
2.2 现代教育理论新知识的培养
高职院校应该定期聘请高校名师、名家和企业技术岗技师来学校讲座授课,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国、省、市教学改革及相关高职学术会议、论坛等,编写高职教学学习资料,组织教师学习、探讨,有计划地安排学科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到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参观、学习、考察,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理论水平。
2.3 教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能力是高职教师的核心业务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有效体现。各个高职院校必须立足校情,定期举办各类专业教师观摩课比赛活动,增强高职教师教学相长的业务能力;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比如: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等的改革,教师集体备课定期研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法与学法的改革与创新;定期进行多媒体教学工具及相关软件应用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综合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的能力,能够在网络环境下有效地开展教学组织活动,在网络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
2.4 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现代职业教育必须要反映出“必需、够用”的原则,充分了解生产技术岗位的要求,授课过程中跟企业这些技术岗位有效对接。作为“双师型”教师,就应掌握所教专业科目的高新技术知识和本专业领域内的高新设备的操作技能。
2.5 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企业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变化,要求“双师型”教师必须善于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分析新情况,具备解决新问题,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提升个人素质,拥有良好的创新能力,甚至能够超前思维、善于思考,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创造性高职教学活动。
3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对策
3.1 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规划,加大财政资金扶持
按照高职院校培养实用性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从满足社会的需求以及企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度,各级政府应投入大量教学资金,支持学校落实政策,把双师型教师培养提到新的高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的长远目标,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认同度、满意度,提高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做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使他们放心地好好工作,学校解决好个人生活问题,无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3.2 健全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3.2.1 完善培养激励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学校结合具体校情,制定方案,促进教师学习再提高、制定政策,在教师聘请、职称晋升、业绩考核、物质奖励等办法,建立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投入。
3.2.2 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管理机制
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有效管理,教学、科研、实训等制度化、标准化。人事处应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管理机构,有领导、有组织、有评价、有奖励,激发教师的斗志。
3.3 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
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学校应组织开展政治学习和高职理念教育活动,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做到爱岗敬业、学习知识、刻苦钻研新技术、提高实践操作动手能力,组织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实践,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建立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坚持“工学结合”,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生产服务一线岗位锻炼。各教学单位组织专业教师定期到对口企业岗位参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组织教师进行企业挂职锻炼一个月或者时间更久的进行实践教学培训,切实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授课水平,向 “双师型”教师队伍看齐。
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为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讲座培训,重点进行校内新建工作室内实训设备的应用技能培训。
学校应从企业高新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学工作中去。一方面是聘请企业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学校培训后能担当学生实习指导老师。二是聘请高职称、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员,经过培训后担任专职教师来进行教学活动。
[1]李增蔚.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思路[J].职业教育技术,2012(27):59-61.
[2]陈涛.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双师”师资力量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3(31):31-33.
[3]徐元俊.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8):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