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当代汉语句法学成果引入语文课堂
——以《我愿意是急流》为例
2017-03-11吴晨曦
吴晨曦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江苏扬州 225000)
1 语文知识“乱象”
任何语文教学都不能脱离具体的语文知识。但是在语文教育领域,“语文知识”却一直没有清晰的范围。教师的语文课堂实际是 “个体的教师任凭自己的语文个人知识在从事教学,学生在学的,完全是由不同语文教师随意择取或任意制造的不同东西”(王荣生,2015)。语文课堂实际教了什么,往往是语文教师在上课之前根据教参和习题揣摩出来的。又因为每位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一样,导致最终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语文课堂总是充斥着五花八门的“语文知识”。
与包罗万象的语文知识相比,语文教师却仿佛对语言学知识“心存芥蒂”。可以说,与语文课程最为息息相关的学科之一就是语言学。可现实是,当代语言学的诸多研究成果往往被束之高阁。很多已经在语言学界获得共识的语言学知识都被语文教师无情地挡在了门外。实事求是地讲,语文教师不可能在语文课堂上系统地对句法知识进行讲解。因为系统的现代汉语知识并不是学生在语文课一般应该了解的知识。更何况教师所面对的这些学生尚未成年,在接受性方面有很大局限。语文知识分为语感(潜在知识)与语识(显性知识)。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的语感好不好往往体现在有无能力对句法意义和词语意义进行精细化的分析。这里只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很多学生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句俗语理解为工作了三天接着休息了两天。但事实上这句俗语应该理解为工作了一天接着休息了两天。因为在这句俗语当中,“三天打鱼”是典型的话题成分。而话题在句子中表示的是语境中已知的部分,是句子其余部分的陈述对象。那么晒网的两天当然包含在打鱼的两天当中。
2 运用句法学知识分析诗歌
这里我们以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为例。现在通行教材中所选用的翻译版本,均是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裴多菲诗选》中孙用的翻译版本。平时语文教师在教学这首诗歌的时候都是着重在朗读上面。但是细读之下可以发现,这首诗歌其实更适合“分析地读”。《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歌的主要特点反映在诗篇的形式上面。全篇都是由“我愿意……只要……”这一种句式构成的。也就是说,孙用选择了汉语中的条件句对这首外国诗歌进行了翻译。条件句学生并不陌生,像“如果”“只有”“只要”这些连词所连接都是条件句。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只要”在诗歌当中具有的意义,那么对整首诗歌的理解也就有了依据。
首先我们让学生看这样的两组句子:
a.我们只要打个电话通知他,他就可以把东西送来。
b.我们只有打个电话通知他,他才能把东西送来。
c.只要你出面,事态就可以平息。
d.只有你出面,事态才可以平息。
学生根据字面意义的分析和语言经验的感受能够得出以下结论:“只要”连接的不是唯一条件,而“只有”连接的是唯一条件。用句法学的术语来讲,“只要”表示的是充分条件,“只有”表示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都是逻辑学当中的术语,所谓的充分条件就是指足以产生后面结果的条件,但同时充分条件又不具备排他性。比如在a句中,“我们打个电话”和“他可以把东西送过来”之间是有紧密的因果关系的。但产生“他可以把东西送过来”这一结果的条件不一定是打电话,写封信、带个话也能够产生同样的结果。回到课文《我愿意是急流》当中,“只要”后面所连接的均是“我的爱人”的各种形象,比如小鱼、小鸟、常春藤。通过对“只要”的分析,我们能得出结论:“我的爱人”就是“我”付出的全部理由。而且“我的爱人”不必以“我”所期望的形象出现,她是自由的,甚至是随意的。只要是“她”,就会有“我”。
在学生理解“只要”表示充分条件的基础之上,再让学生看这样几个句子:
a.只要你不打我呀,我会帮妈妈干活。
b.如果你不打我呀,我会帮妈妈干活。
c.这两天,只要有材料,就马上给您做手术。
d.这两天,如果有材料,就马上给您做手术。
学生通过句子之间的对比能够分析出来,“只要”后面提出的条件是一种最低的条件或一种最基本的条件。而“如果”后面的分句表达的是一种假设,它往往隐含着一种相反的意思。b句隐含有“你要是打我,我就不干活”的意思。d句隐含有“没有材料,就没办法做手术”的意思。而“只要”后面的分句提出的只是一个最低条件,而不是更高更多的要求。“你”不打“我”“我”就去干活,不需要给饭吃、给衣服穿等等。这就涉及到了“只要”所表达的强烈的感情色彩。当我们再次回到诗歌当中的时候,想必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对课文带有一种全新的眼光。对于诗人来说所爱的人是她自己的样子居然就是诗人最低要求,而所爱的人无论是哪一种样子都足以令诗人心甘情愿地呼喊出“我愿意!亲爱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的自由!”
3 培养学生成为解读者
说得极端一点,诗歌当中的所有句子都是修辞的。因为诗句中的大部分项目所反映的都不是日常生活的范畴。以《我愿意是急流》为例,一个人不可能真的变成急流或树林,而所爱的人也不会是小鱼或者小鸟。但是无论诗歌当中的意向多么繁复,诗歌中的句式或者说诗歌中的逻辑总能为我们提供诗歌理解当中最坚实的依据。而这样的分析,不仅能带领学生领略诗歌建筑上美,更能带领学生幽深的诗歌意境。
整体感知在语文教学当中固然非常重要,但也不能忽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文学是建构在基本的句子之上的。对文学意味的理解,首先是对句子意味的理解。对句子的分析往往是对文学分析的前提条件。否则师生难免都会望文生义,流于脱离文本的随意想象。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完全依赖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语感,那么一旦遇到凭借学生语感解决不了的问题,语文教学就容易变成“套模板”。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更多地尝试将学生培养成为解读者,而不仅仅将学生培养成为鉴赏者。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解读者,学生不仅要有能力还原大语境,还要学会在小语境当中找到坚实的分析依据。在学生努力还原小语境的过程当中,就需要语文教师积极主动地将当代的语言学成果带进课堂,帮助学生扩充语言知识、锻炼学生提升思维水平。如果不扎扎实实地在词汇、句法、篇章和话语上面下功夫,学生语感的培养也好、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也好,都只不过是语文教师一厢情愿地在为学生搭建空中楼阁。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3]杨树森.“只要”和“只有”表示什么条件——《现代汉语八百词》两处释义析疑[J].语文建设,1994(12):9-10.
[4]郭春贵.“只要”与“如果”用法的异同[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4):5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