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运筹学》与物流管理专业其他课程之间联系及其教学思考—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2017-03-11王晓蜀陈昌兵
王晓蜀,陈昌兵
(石河子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物流运筹学》与物流管理专业其他课程之间联系及其教学思考—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王晓蜀,陈昌兵
(石河子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从教学角度分析了《物流运筹学》与物流管理专业其他专业必修课程内容之间的融合与联系,进而分析了物流管理专业相关课程时序安排和课程内容安排,认为高校教师不应过于专注于主讲课程,而应从多种不同视角考虑教学中的问题。
物流运筹学;物流管理;课程联系
1 引言
运筹学作为物流优化的工具,从一开始就与物流学相互融合,交叉发展,随着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物流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高等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的开设,为培养学生能够将运筹学的基本理论与思想应用于物流活动的能力,《物流运筹学》课程应运而生。《物流运筹学》是物流管理专业重要的基础理论课,通过该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运筹学的基本理论、算法和思想,针对实际问题进行优化建模,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物流问题的能力。从实践角度来看,运筹学可以解决包括物流问题在内的诸多问题的规划与决策问题。本文旨在讨论《物流运筹学》课程教学,主要从教学角度分析作为方法类课程的《物流运筹学》与物流管理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与联系。
2 《物流运筹学》教学特点与内容
《物流运筹学》课程实质是用运筹学的方法解决物流问题,教学中所采用的理论与运筹学无异,只是结合的案例多为物流问题。在讲授上与一般的运筹学的差异之一是少讲深奥难懂的理论、定理的推导与论证,而着重解决实际的物流问题。因此,石河子大学《物流运筹学》48个课时中包含了16个上机实验课,主要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对求解结果做出解释和说明,培养学生定量计算与上机能力,以及进行辅助决策的能力。
运筹学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规划论,主要包括线性规划、单纯形法、对偶理论、运输与指派问题、整数规划、目标规划等内容;第二部分为运筹学专题,主要包括图与网络模型、存储论、排队论和对策论等内容;第三部分为决策理论,主要包括不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效用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等内容。但囿于课时量的限制及文理兼收的学生理论背景特点,石河子大学《物流运筹学》课程主要讲授规划论,而运筹学专题作为选讲内容,决策理论中重点讲授应用较为普遍的层次分析法。
3 《物流运筹学》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
3.1 《物流运筹学》与《运营管理》之间的联系
运筹学的英文是Operations Research,生产与运作管理也常常被称之为运营管理,而运营管理的英文为Operations Management。二者的英文名称有相同词汇,因此,国外教科书常常要求学生注意避免将二者混淆。但在我国,学生很少会将运筹学与运营管理联系在一起,更不会混淆。但不可否认的是,两门课程之间的确有许多联系。
石河子大学《物流运筹学》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运营管理》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运营管理》课程选用的是国内知名教材—陈荣秋与马士华主编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第四版),教材第三篇第九章和第十章分别讲解了制造业作业计划和服务业作业计划,其中制造业作业计划中的流水车间排列问题可以用运筹学中的分支定界法求解,单件作业计划问题可以用运筹学整数规划中的匈牙利法求解。而服务业作业计划可以用运筹学中的排队论加以解决。此外,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设计内容中的生产与服务设施的选址问题(教材第二篇第四章),可以通过线性规划加以解决,而教材第七章独立需求库存控制与运筹学中的存储论相通相融。可见,这两门课程之间有交叉,有重复,只是《物流运筹学》课程着重从方法角度解决物流问题,从而把具有相似特征的问题聚在一起讲解求解思想与算法,而《运营管理》是在解决生产运作的某一类问题时,用到了运筹学方法。
3.2 《物流运筹学》与《仓储与配送管理》之间的联系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既包括了仓储管理理论又包括了配送管理理论,虽然仓储管理中可能要用到运筹学,但课程的章节安排上没有直接联系,但配送管理理论中的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的决策无疑需要《物流运筹学》中的层次分析法或规划化方法来解决。配送管理理论当中还涉及到配送运输成本最小化的问题,这部分内容与《物流运筹学》中的运输问题不谋而合,用表上作业法求解。但部分教材只讲解了用表上作业法中的最小元素法求解运输问题,却未涉及用闭回路法判别所选方案是否最优,毕竟这不适合作为配送管理教材所深入讨论的话题。可见,若学生或教师没有运筹学的理论背景,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只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配送运输路线的优化问题是配送管理理论中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对这一问题可以用《物流运筹学》中的图与网络理论中的最短路问题求解。
3.3 《物流运筹学》与《采购与库存管理》之间的联系
《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介绍了采购与库存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采购与库存管理的前沿问题,其中的供应商选择问题是一个决策问题,仍然可以用《物流运筹学》中的层次分析法解决,事实上在《物流运筹学》课程讲授中,给学生讲层次分析法时,正是结合供应商选择来展开的;库存管理当中的库存控制,既与《物流运筹学》有重复,与其他课程也有重复。
4 从《物流运筹学》视角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安排与教学启示
4.1 从《物流运筹学》视角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安排
物流管理专业在石河子大学已有十一年的发展历程,经过多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在课程安排的先后顺序上已经比较成熟。首先在大一开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有了这些数学基础,然后在大二第一学期即开设《物流运筹学》,随后再开设《运营管理》、《采购与库存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等专业必修课。
由于各门专业课程都是在围绕如何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这一相同主题展开,因此不同课程内容之间难免会有重复或交叉。正如前文所述,《物流运筹学》与多门课程之间在内容上会有重复,那么如何处理这些交叉内容呢?本文认为《物流运筹学》作为在前期开设的课程,应在课时允许的范围内不宜过多考虑内容重复问题,而后续课程则需要根据知识点的重要程度以及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灵活把握。例如《物流运筹学》中的存储论与《运营管理》中的独立需求库存理论、与《采购与库存管理》中的库存控制理论有重复,对此,应在《物流运筹学》中进行讲授,而在《运营管理》课程中不讲授,因为《运营管理》本身课时量有限,而课程本身因涉及到生产运营的各个方面而内容繁杂,但在《采购与库存管理》当中,应放到企业库存管理系统当中详细讲解,以提高学生对库存管理理论的全面、系统性的认识与理解。
4.2 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启示
专业课程教师不宜过分专注主讲课程(AABB课程)的讲授。从专业化和分工的角度来看,高校教师专注于自己的主讲课程无疑能够有效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但必须认识到的一个现实情况是我国目前很多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而来,石河子大学作为一个西部边疆的高校,虽然一直力图引进一些具有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背景的博士教师,但收效甚微。因此,很多教师的本专业也并不是物流管理。鉴于该现实背景,如果教师只专注于自己的那几门课,可能无法很好地把握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而如果能主讲多门专业课程将促使教师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进而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物流系统的整体认识。
此外,物流管理学科是一门与信息科学、工程学联系较为紧密的新兴学科,单纯地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是一个很难的转型过程。从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来看,高校应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专业素养。
Association between Logistics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Other Course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In the Case of Shihezi University
Wang Xiaoshu,Chen Changbing
(School of Economics&Management,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 832000,China)
In this paper,from a pedagogical angle,we analyzed the integration and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Logistics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other compulsory courses of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then further explored the scheduling and content of the relevant courses of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and argued that university 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their main courses,but instead try to approach the issues encountered in the course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logistics operations research;logistics management;courseassociation
G642.0
A
1005-152X(2017)07-0186-03
10.3969/j.issn.1005-152X.2017.07.039
2017-05-06
王晓蜀,女,管理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