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分红季来临破净银行股重估
2017-03-11石运金
石运金
年报分红季来临破净银行股重估
石运金
金融股重估开启。近期招商银行、中国平安月内涨幅超过20%,机构资金快速涌入,目前估值来看招商银行PB接近1.4倍,PE(TTM)在9倍附近,而中国平安目前PB大约2倍,PE(TTM)12.8倍;招商银行目前总市值接近5800亿,中国平安总市值已经超过8000亿,大市值低估值的金融蓝筹股显然是在价值重估,并且这种重估是在中港两地的交易所同步进行的。而目前仍有一批大银行股价低于净资产,估值在7倍PE以下,且二季度银行股将进入年报分红季,分红收益率普遍超过4%,破净银行股将继续价值重估之路。
在国有资产转让的过程中,转让价格通常是不能低于净资产的,这是为了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与国有股转让有关的规定有:一是公开市场转让,除可以直接协议转让的以外,国有资产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场所公开进行,征集受让方,拟受让方为两个以上的,转让应当采用公开竞价的交易方式;二是资产评估是必经程序,这些都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目前在一级市场上,连资质不如国有大银行的各地城市商业银行股权转让价格也都高于净资产,并且一级市场的流动性相对比较差,而目前在沪深股票交易所交易的以中、农、工、建、交为代表的五大行,却在净资产下交易,二级市场流动性好相对一级市场本应有溢价的,目前却处于折价,这真是给了投资者合法低于净资产拿国有银行股的机会。
今年以来的行情,很多投资者解读为抱团取暖行情,但是本次行情与2002-2003年的熊市抱团取暖有所不同,现在面临的是整个金融体系资金充裕,但宏观经济相对迷茫,所以市场只选择从能形成共识的低风险品种上突破,共识确定一家消灭一家低估值,贵州茅台不断突破的意义也就在于此,以此估值基准,几乎所有的大蓝筹都严重低估了。尤其是低估值高分红,跌破净资产的大蓝筹股。此前的保险资金,客观上起到了价值发现的功能,也敏锐的观察到了这一现象,但因为吃相难看,被定性为妖精、害人精而导致蓝筹股重估行情短暂终止。但水往低处流,充裕的资金会向低估值的方向涌入,目前这一趋势正在强化,远没结束。
银行股接下来将迎来分红周期,且分红收益率高,比如工商银行,10派2.343元,分红收益率4.5%;建设银行10派2.78元,分红收益率4.4%;农业银行10派1.7元,分红收益率4.84%;中国银行10派1.68元,分红收益率4.42%;交通银行10派2.715元,分红收益率4.4%。可以明显看到目前大银行的分红收益率均在4.4%以上,高于同期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这将有助于大银行价值重估的延续,从目前招商银行、中国平安走势来看,压制银行股估值的资产质量问题已经逐步被市场消化,那么低估值品种价值重估更可能加速。
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对银行股目前仍是严重低配的,随着银行股的上涨,机构投资者将被动的会增加银行股配置,进而为银行股上涨推波助澜。退一步讲即使银行股估值不变,中、农、工、建、交为代表的五大行也将因净资产的不断抬升,而股价跟随净资产上涨,以目前价格来看,买入后有望获得15%以上的年化收益率,而目前市场上长期收益率能达到15%的机构投资者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