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素养提升的思考
2017-03-11康彦龙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610000
康彦龙(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610000)
民族声乐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素养提升的思考
康彦龙(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610000)
民族声乐的发展一直以来就是我国音乐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关注对象。我国的音乐教学中已经开展了民族音乐教学的内容,且民族音乐的发展也离不开个性化以及鲜明的特色。在目前的教学中,如何提高民族声乐的教学质量,提升文化渗透强度以及学生的文化素养,是促进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一个关键,作者对民族声乐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素养提升进行了相关思考和探索。
文化渗透;民族声乐;文化素养;教学;思考
一、民族声乐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1.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我国国际经济交流,也使得我国群众对音乐的思考逐渐向着西方发展。近些年,人们对民族声乐的认识不断深入,使得对西方音乐思维具有了一定的改正,只是还不具有太大的影响。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还需要加强民族声乐教学方式的改变,提升文化渗透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找到民族声乐的本位特色。首先,民族声乐的教学中,应提高学生对文化渗透的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和感受,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声乐的魅力1。其次,重视民族音乐教学的时代性以及民族性特征,提高对西方音乐论调的剥离力度,提高民族音乐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促进民族音乐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丰富其爱国情怀
民族声乐教学是发展民族音乐的重要方式,是普及和传承我国民族音乐以及文化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中,高校对民族音乐的教学力度最强,因此高校教师的声乐教学观念是影响学生对民族声乐认知的重要因素。那么,在高校的民族声乐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加强学生对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甄别,提高学生对民族声乐的正确认识。但是,在我国目前的高校教学中,声乐的教学明显偏向于西方声乐文化,这导致学生对我国声乐文化的认识十分薄弱,学生的音乐观念中也是以西方声乐文化为主体,这明显影响了我国民族声乐文化的发展。基于此,民族声乐的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减少学生对西方声乐认识的依赖性,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并丰富其爱国情怀,也促进我国民族声乐的长期发展与传承2。
3.提升学生对民族声乐文化的欣赏能力
民族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是促进民族不断进步的主要动力。无论以什么形式存在的民族文化,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广泛的传承,民族文化的延续也势必会变成空谈。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文化之一,应当受到人们高度的重视和传承。但是,由于人们的文化功底不足,使得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热忱降低,从而倾向于学习西方文化。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渗透,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为声乐教学做支撑,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和了解中感受民族声乐的文化魅力以及艺术魅力,增强对民族声乐的欣赏情趣。为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慢慢探究音乐背后的民族文化,通过“细嚼慢咽”的方式领悟民族文化,培养文化素养。
二、民族声乐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素养提升的不足
1.民族声乐教学进行文化渗透的广度不足
由于民族与地区的差异,学生的民族文化综合素养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发展以及区域文化因素的影响。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得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人们对于西方文化的追求也十分热切,但是对于本土文化的认知却逐渐淡薄3。在西方音乐艺术的长期影响下,许多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也开始追求西方的文化特色和艺术审美标准,导致我国民族声乐文化在声乐教学的渗透广度十分狭隘,影响我国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民族声乐教学进行文化渗透的深度不足
在当前的民主声乐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对乐理知识的传授以及唱法技巧的培养和提升,没有提高学生对去曲目作者的认知和了解,学生仅从演唱技巧方面来认识民族声乐,表现得较为肤浅,无法对作品的深远意义以及影响进行了解。这样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在说唱中显得十分单薄,没有较丰富的情感表达,作品所具备的民族文化也无法得到较好的传承。这种现象的存在,也将目前的民族声乐教学中,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理解与渗透的浅显被昭显,这种人为的方式将作品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加以阻断,使得传统文化的深度无法得到传承。
三、民族声乐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素养提升的策略思考
1.增加与民族声乐相关的民族文化素材
民族文化的学习与渗透,是增强学生认识民族音乐,增强民族音乐给学生带来的感染力的重要方式,所以,在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增加相关的民族文化素材的介绍和学习。在当前的高校教学中,民族声乐的教学课程多为民歌、说唱、戏曲以及中国音乐发展历史和作品分析等理论教学,其教学时间也只有几周到几个月,且考核方式也十分松懈,很难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重视4。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还需要增加民族声乐的教学内容,延长民族声乐课程的教学时间,通过长期、持续的教学和探索,让民族音乐与学生的声乐学习如影随形,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族声乐的魅力所在。
2.明确民族声乐的审美标准
与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民族艺术形式相比,我国的民族声乐在审美方面具有很大的独特之处。正因如此,这也要求民族声乐学习者应具备较好的民族声乐认知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良好的民族声乐审美标准和观念。首先,重视个体主观情感的审美。对于民族声乐的教学,不仅需要重视对理论知识以及说唱技巧的传授,更应该对曲目相应的背景、内涵以及所包含的情感进行相应的讲述,引领学生对民族音乐进行深入认识,培养民族声乐综合素养。然后,坚持民族音乐的“字正腔圆”的审美标准。民族声乐的教学,还需要遵守汉语发音特点,使得歌词具有较高的清晰度,采取“先说后唱”的方式,使得民族音乐的穿透力得到大幅提升,并广泛传授。其次,遵循民族声乐说唱的个性特征。民族声乐并非十分古板或固定,应遵循并发挥民族音乐中的个性特征5。总而言之,民族声乐的教学,还需要根植于我国土壤,使其审美标准也与西方声乐存在较大的差异。
3.加强传统技法和文化关联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民族音乐的发展过程中,衍生的戏曲种类繁多,且戏曲的演唱技法更是民族声乐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自新中国正式成立以来,广大的声乐工作者为传统音乐体系的传承和延续创新了民族唱法理论以及技巧,虽然这些理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声乐文化的影响,但是却与我国民族声乐精髓密切相关6。所以,在开展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理论与技法的结合,还需要加强传统技法和文化的关联建设,从中发展民族音乐的文化。此外,西方声乐在唱法上也没有与民族声乐的唱法完全分离,两者还具有较多的共性和相同特点,所以民族声乐的教学应汲取西方音乐的优良部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唱法甄别方式,调整正确的学习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综合素养。
四、结语
自我国改革开放开始,人们对民族声乐的欣赏以及发展变得十分热切,这不但可以从团体的声乐演唱中明显突出,还在不同地区、民族的音乐艺术发展中得到很大的重视,且不断有民族歌曲登上音乐舞台,增加了人们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也从中受到强烈的感染。例如侗族大歌以及内蒙古民歌均纷纷在各类舞台上呈现。民族音乐在当今时代的发展,体现了我国民族声乐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累积,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精神。民族音乐已经逐渐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被涉及,只是对于其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力度以及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层面还具有一定的不足,还需要加强民族音乐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促进我国民族声乐的蓬勃发展。
注释:
1.那宇. 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问题探析[J]. 音乐生活,2017,01:80-81.
2.阚学燕. 论民族声乐教学对美声唱法的融合[J]. 艺术评鉴,2017,01:93-95.
3.应秀文. 试析民族声乐教学的民族化、现代化、科学化[J]. 艺术评鉴,2017,09:103-105.
4.叶军. 民族声乐艺术教学情境创设策略[J]. 大众文艺,2017,08:264-265.
5.张艾娟,王耀华. 高职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J]. 艺术评鉴,2017,12:79-80.
6.马丹. 民族声乐教学的实践与理念分析[J]. 黄河之声,2015,(2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