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绘画中工业废墟的色彩特征
2017-03-11广州美术学院510260
陈 科 (广州美术学院 510260)
论当代绘画中工业废墟的色彩特征
陈 科 (广州美术学院 510260)
工业废墟在历史沉淀之中,其色彩的张力得以彰显,使之具有强烈的视觉特征,不但成为历史标志物,而且富有极强的象征意味。色彩本身具有生命力,当代艺术家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在创作实践中,把对工业废墟的色彩体验和内心的情感转化为 “浓烈的色彩符号”。本章从分析工业废墟色彩视觉特征入手,对其中主要的方面进行归纳,联系当代绘画实例,试图阐述工业废墟在当今时代的象征意义。
工业废墟;浓烈;符号;精神;象征
一、浓烈的色彩符号
本文所提及的工业废墟,指的是工业遗址或工业废弃地,包括用于堆放工业废弃物的场地及以相关配套设施联系起来的产业历史地段。
所谓“浓烈”,顾名思义是浓重和强烈,而“符号”则代表人们共同约定的用来指称一定特征的标志物,也可以包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某种感觉显示特定象征意义的所有现象。作为绘画作品中的“浓烈的色彩符号”,不但体现为一种色 彩力度,而且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特殊的象征意义。
浓烈的色彩是浓缩后的色彩,是在一定范围内色彩达到了“稠密”或“饱满”的状态,并产生内在的色彩张力。这种张力与诸多因素相关联,甚至是肌理、光泽、色层等等,这些因素最终会导致色彩的“浓度”上升。例如,红色的船身局部被油污覆盖,呈现与其明度相当接近的灰色,由于红色纯度高,与灰色形成相应的互补视觉效应,以至于色彩的对比越发强烈,最终产生烈度。因此,“浓烈”的色彩,不只是指一种色彩属性,更是一种色彩对比强度和对比关系。浮田克躬的油画作品,还原了老工业场地色彩符号标识的特点。画面意境沉郁,色彩烈度相当高,画面带有一种英雄主义式的悲壮情怀。他常利用不同类型的纯颜色,如红色、橙色等,通过组合或压缩成为一个整体。而在北方长大的吴长富,则大胆利用浓厚的灰颜色,经过色块的层叠和遮挡处理,营造出一种灰色的“浓度”。
因此,“浓烈的色彩符号”可体现为:色彩的浓度、烈度和扩张。下文将列举图例,剖析工业废墟的色彩如何从当代绘画之中被反映出来。
1.工业废墟的色彩“浓度”。“浓”,即浓密而厚重。工业废墟里占主导地位的是低沉的颜色,是因受到重度的污染和材料的腐蚀性等,使之呈现极端的低明度(一些排放高亮度污染物的工厂除外)。即使存在亮点,也是相对而言,以重颜色占绝对优势,常布满着煤黑、炭黑、象牙黑、佩恩灰、生褐、熟褐......再者,各种颜色明度相当接近,是非而是地使这种色彩关系倾向于 “低短调”,一种沉稳、厚实,压抑、扩张的色调。如被锈红包围的“棕色地带”,多数工业废墟呈现为一种低明度值的暖灰色。而且,锈化部分面积正在扩充,形成了一种色块面积上的优势,产生了浓郁厚重的色调氛围。
另外,一些互相区分的色彩标识物,经过废墟化,明度降低了,又因各种光学、色层因素,派生了更多陌生的色相。特别是红色,最热烈的暖色,可在工业废墟里,它的“温度”处于冻结状态,这是由于材料心理等因素的叠加。因此,废墟里任何一块作为标记的工业色彩,都别具“品格”,甚至乎怪诞另类,以至我们很难用任何色标里的颜色去称呼它们。工业废墟里存在多类陌生的色相,但却被压缩在明度层次的某个色阶里,当将其统一起来时,则“浓度”上升。
唐纳德苏丹( Donald Sultan )的作品正体现了工业色彩的某种极端的倾向,画家大胆运用了一些焦黑的颜色,让最亮并耀眼的黄色透过底层而显现出来,而黄色的周围呈现紫色的倾向,是由光学产生的互补效应。
2.工业废墟的色彩“烈度”,包括色彩纯度对比和色性对比:如一些识别度高的 “色彩符号”——各类红色或黄色的标志牌、指示牌、机械编号、浮标、警示栏等,当受到污染时,局部掺杂了“肮脏”和“粉气”的颜色,反倒形成了极端的对比关系。又如白小刚的“车间系列”,在色层结构上,一些含混的灰颜色置于鲜明通透的暖色上,甚或对其进行包裹,使表层大面积的凝重、干涩、平整与底层小面积跳跃响亮的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创作中,如利用这种色层置于面积大小的对比之中,可营造一种沉实而鲜活的效果。白小刚的两幅作品,色彩由挥洒自如的笔触牵动着,大胆而平实,严整而活泼。常常底层的红色起到关键作用,带有 “刺激”的冷暖色点,通过“贯气”的笔调连成一体,把原来火光未尽的车间气氛转化为心灵上激荡的色彩符号。
3.色彩的扩张。色彩的扩张是物象构成形式与色彩共同作用的结果。无需置疑,色彩融合结构形式才得以彰显其力度。废墟的时间性构成了色块的视觉张力有其特殊一面: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线条刺激力量越微弱,简化生成的趋势就越强烈,并由简化产生了张力。这些图形和色块的废墟化,直观地体现在视觉的若干基本要素上,并集中体现在图形和色块方面:废墟化物质(铁锈、泥垢等)的面积优势化、形体的破损与瓦解、边界的消解和隐退等等。当色彩没有轮廓限制的时候,显示出了一种无拘无束、无边无涯的扩张力,彷如身临无边的宇宙。这是废墟化的结构形式和色彩结合起来所造成的张力。
由此可见,所谓色彩的“浓烈”是色彩与废墟化形式结构紧密关联的结果,是构成色调的主要因素。工业废墟的色调往往就是艺术家创作的主题,在色彩的明度、冷暖、纯度的基础上,再赋予多种调性,使色块的面积、形状、位置在作者手里如同一个棋子,可以任意摆布,并最终融入个人情感因素,使色彩格调得到升华。
二、精神力量与象征意义
康定斯基(Kandinsky) 在《艺术中的精神》一书指出了精神就是力量,明了精神力量和色彩的密切联系性,当我们随意浏览一组色彩时,有两种体验,第一是纯粹的物理印象。第二是色彩的心理效应。事实上,处在各种文化背景、各种场合下的人们,都会对色彩作出不同反应,而这种反应往往是不自觉的。然而,人们对色彩的理解与感受,是从物质升华到精神、从感知到理性的过程。对于一些当代艺术家来说,工业废墟色彩的力量好比他们内在情感的力量,正如康定斯基认为,先有人类心灵的刻意弹奏,才能见到色彩的和声,这是内在驱力原则。工业废墟“浓烈的色彩符号”,如同废墟里未燃尽的火光,点燃着当代艺术家为之而倾力创作的激情,成为他们内心深处的宗教色彩。工业废墟“浓烈的色彩”,不单只是一种色彩力量,更是精神力量的体现。画家陈明华的《红船系列》,色彩与笔触充满张狂的力量,乘风破浪的巨轮已化为一种废墟符号,夸张的红色、构图的张力感,体现出一股乘风破浪、排山倒海的力量。赵晓佳的《泰坦尼克》,由倾斜的地平线传达出的不安感,和抑郁的绿色共同营造了一种极度焦虑的情绪;构图视角宏大,像末日般的废墟,全是无边无际的动荡、挣扎与抗争的笔触。从两位画家的作品可以看出:一方面,工业废墟作为他们情感渲涩的载体,而另一方面,工业废墟已成为他们内心的情感象征符号。
精神力量和象征意义,离不开色彩的推动力量。
工业废墟的出现,人们赋予它种种象征意义:或自然界的崇高事物;或如战场、自然灾难之类的惨烈场景;或人类一个时代的终结;或劳动者 “刚强”、“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品质......
所谓“象征”,是运用一种视觉图像或符号来表达某种思想或情感,象征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并由“表象”和“意义”构成。色彩本来就具有十分强的象征意味,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懂得运用特定的色彩去标识某种事物。一切自然事物的存在皆有双重性——即内在生命和外在生命。正如人类不知不觉已经对工业废墟里面的种种元素赋予某种象征意义。比如说,屹立的吊机,它本是协助运输的工具,同时也象征劳动阶级崇高的品德和大无畏的精神;甚至于和哥德式建筑这样一些与天地相接的神圣之物联系起来。
注入色彩因素之后,其象征意义更为丰富。好比红色,不仅是最刺激的颜色,同时也是意思最不明确的颜色。红色可以象征爱与激情,也可以暗示危险;它既是繁荣,又是地狱的烈焰。因此,同样的一块红色,出现在不同场合,其意义就大为改变:在喜庆场合出现,它是好兆头的象征;而在工业废墟出现时,往往象征着危险或死亡的迫近。
时代的转变,和工业有关的色彩象征意义也随之而改变:从二十世纪初莱热等人的工业场景作品中可以看出,强烈而鲜艳的色彩,象征着一种欣欣向荣、多姿多彩的现代生活节奏,及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崇拜;而在中国五十至七十年代的工业场景作品里,一度以“红、光、亮”为主调,融入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烘托出时代的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并象征着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时至今日,往昔的“工业精神”已换上了时代的主题色彩,虽呈多元化趋势,但离不开由工业废墟浓烈的色彩所产生的精神推动力。画家梁宇创作了一系列“旧火车头”作品,风格明显带有波普艺术的影子,平涂的色块,装饰的画面效果,时尚而充满视觉冲击力。画家另一批作品,如《往日时光.旗杆》)则采用不同的象征手法,同样是平涂的背景和黄色的色块,但是,这黄色以一组光的形式注入画面中央,气氛神秘而静谧,物件孤独而肃穆。画家运用象征的手法,给看似简单的画面,注入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让人追思怀想。张新权的作品《巡逻艇》和《十里洋场》,是他的“海魂系列”其中的两张,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大胆地对废墟图像与一些视觉图像进行整合与重构。色彩单纯,多用原色进行大面积涂抹,空白大胆保留,看似随意挥洒,却注重构成因素。可以看出,新生代画家大胆借助一些工业废墟元素,用象征主义的色彩和表现主义的手法,为人类工业遗产作出有意义的铭记。
色彩的象征意义是一种历史沉淀,它和人类的情感、经历有着密切关系。只有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去理解色彩的象征意义,才能深刻地把握它的内涵,才有助于在创作中恰当地运用色彩。
在绘画的精神内涵可能被单一的符号化、图式化所取代的今天,色彩本身就是一个大课题,从色彩的情感表达作为出发点,重视色彩规律的探究和色彩语言表达,注重画面的色彩结构要素,才能够创造历久不衰的好作品。
康定斯基认为艺术家必须要学会锤炼精神。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但体现出艺术家的内在品格与精神气质,并蕴含着强有力的人文理念。工业废墟留给人类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划上不可磨灭的一笔。作为当代艺术家,应该具备一种使命感,面对这些满目苍夷的历史残骸,不能只作叹息与唏嘘,应从实际行动出发,给工业废墟注入新的生命。
三、结语
近年来,包括前卫艺术在内,当代艺术领域对工业废墟的关注热度有增无减,而本文则以架上绘画这种传统的艺术方式为出发点,从画面造型规律入手,研究艺术本体性,关注时代的精神。通过对工业废墟视觉特征所作的系统分析与研究,同时以工业废墟为题材的当代绘画作线索跟踪,归纳梳理,总结其色彩的特征所在。进而,把特征分析上升为精神层面的探讨,指出工业废墟在当今时代存在的美学价值。 诚然,工业废墟的美学价值有待我们共同发掘,本文的立足点是当代绘画,若能为对工业废墟感兴趣的同道者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与帮助,则将是本文写作的意义所在。
[1]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6.
[2]巫鸿.《废墟的故事》.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巫鸿.《时空中的美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4]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5]阿道夫•希尔德勃兰特.《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王建国.《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7]米兰特.布鲁斯-米特福特、菲利普.威尔金森:《符号与象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8]E•H•贡布里希著,李本正、范景中,译:《艺术与错觉》,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
[9]安瑟姆.基弗著,梅宁、孙周兴译:《艺术在没落中升起》,商务印书馆,2014.
[10]马尔科姆.安德鲁斯,张翔译:《风景与西方艺术》,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11]罗斯金:《线条、光线和色彩》,李正子、刘迪译、金城出版社,2013.
[12]林贤治:《火与废墟》,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